班主任应准确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定位
2018-11-24张华
张华
【关键词】 班主任;学生;心理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2—0028—01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坚韧个性,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劳动者。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交往最长、最能了解学生心理定位的人。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对于不同个性心理的学生,班主任应分类归档,因材施教,因人施法,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最优化。
一、好学上进型
传统教育中,这类学生是班主任的“样板”,是学生的“楷模”。这些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或轻描淡写一言以蔽之,或不闻不问一笑置之,久而久之,养成了这些学生的优越感,时时处处觉得高人一等,导致目空一切,绩优而德差,负面影响是班主任所谓的“一碗水端平”成了摆设,无形之中使班主任与其他学生之间产生了隔膜,使其他学生对班主任颇有微词,不仅不利于做好班级工作,更重要的是不利于班级的团结与和谐。而恰当的做法是:严中有爱,爱而不溺,恰当引导,形成健康和谐之心理。
二、聪明浮躁型
这类学生的特点是:智力一流,成绩一般,粗枝大叶,轻浮不稳。我们也知道他们聪明,但是好钢用不到刀刃上,动辄指责批评,缺少耐心。如,我班有个学生,爱好电器修理,班上的录音机在他手上拆除安装,轻车熟路,批评他时却口服心不服。但是班级电路有问题,他会主动修理,于是我因势利导,在班上表扬他,满足他的虚荣心。下课后,我和他促膝交谈,指出他的优点和缺点,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后来在班上喜欢帮助别人,成为班上的积极分子。面对这类学生正确的做法是:以表扬为主,细致耐心,去浮戒躁,形成沉稳不乱的心理。
三、顽皮捣蛋型
这类学生的特点是:活泼顽皮,好动惹事,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一般来说,这些学生被班主任称作“刺头”,也是班级中最不稳定的因素。惯常做法是批评挖苦,动辄请家长,甚至变相体罚,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反而会迫使其开发心中的“劣胆”,反其道而行之。但是,这些学生往往在其他方面天赋过人,特长突出。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热诚地去发现他们在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进步,看到优点就表扬,发现长处就扶持,有了进步就鼓励。学生们在诚挚而又恰如其分的表扬、扶持和鼓励中会逐渐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在荣誉感与成功体验中发现自我价值,激发奋进的动力。
四、内向腼腆型
这类学生的特点是:胆小怕事,不善言辞,缺乏创新,交往不广。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要在公共场合给予机会,强迫他们改变性格,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不直露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不大引人注意,这就更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用心揣摩学生的真实心理,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引导。首先,要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常在集体面前表扬他,帮助他建立自信心;其次,在生活中要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喜欢这个集体。
内向的学生在熟悉的地方比较放得开,我想这不仅与情绪有关,也与经验有关。经验丰富了,知道怎样去应付各种问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就增强了,交往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所以,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给学生提供各种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從中得到锻炼。
五、心理压抑型
这类学生的特点是:愤世嫉俗,封闭包裹,心里不正,压抑自虐。形成这些特点是由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主要的是由外部环境影响所致,诸如父母离异、家庭不睦、陋习影响、缺少关爱等等。对于这类学生,一要找准原因,悉心交谈,对症下药;二要多给爱心,发现细微,循循善诱;三要咨询心理健康医生,解开心中的“死结”;四要让学生对班主任有一种认同感,在别人那里得不到的温暖与关爱,可以在班主任的怀抱中体味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只有这样,才能驱除学生心中的阴影,做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
总之,学生性格千差万别,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找准症结,细致耐心,施爱与生,我们就会品尝到班主任工作的乐趣,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育人、改造人和完善人。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