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区教育新气象

2018-11-24蔡阳宗

甘肃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庆阳庆阳市办学

蔡阳宗

作为革命老区,地处连片特困地区的庆阳市,教育发展缓慢。近年来,庆阳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按照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思路,从最困难的地方、最薄弱的环节抓起,把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高贫困群众受教育水平作为优先,老区教育亮点频出,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气象。

创新体制机制,建办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

采取政府投资建设,北师大负责办学的校地合作模式,市政府在市区南部征地470亩,投资10.8亿元,从2016年3月到2017年8月,利用一年多时间,建成了建筑面积为19万平方米、规模为186个教学班8460个学位,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学校。庆阳附校于9月24日正式开学,招收小学一、二、三年级,初一和高一共30个班1080名学生。创新办学体制,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结合地方实际,实行“一校两制”办学模式。高中为北师大庆阳附属学校,属庆阳市人民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公办性质学校,规模为36个班1620個学位;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为北师大庆阳实验学校,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由北师大以零租金的方式租赁校舍和设施设备举办。办学规模为幼儿园24个班、小学72个班、初中48个班、高中6个班,共6840个学位。创新管理机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由北师大选派优秀校长和管理团队全权负责办学。教师由北师大负责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其中公办学校教师由市编办核定编制,实行事业编制管理,按本地相应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30%的比例享受工资待遇;民办学校教师实行合同聘任制管理,与在岗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创新育人模式,实行小班化走班制教学,建立个性化校本课程体系,力行选课制学习,提供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按照北师大“要把庆阳附校建成北师大国内第一附校”的办学定位,我们将按照“南梁精神、法治思维、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逐步实现“甘肃一流、西北领先、全国知名”的办学目标。

统筹各类资源,打造社区教育品牌

庆阳市把推进社区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着力构建多元化、普惠性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把社区教育纳入学习型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总体规划,成立了庆阳市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社区大学,建立了责任、人员、任务“三落实”的工作机制,设立了5个校外社区教育基地和3个校外学校。加大资源统筹,以财政投入为主,建成市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县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街道建成社区服务中心,村组建成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发挥市、县职教中心和开放大学的主阵地作用,利用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社区教育,促进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效益最大化。创新活动载体,举办“社区大讲堂”60多场次,举办读书沙龙32期,读书讲座42场,打造形成了庆阳人民广播电台“雅言经典”栏目、陇原读书会读书漂流活动、西峰区北大街社区的“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学习模式等一批社区教育品牌。促进资源共享,与上海虹口社区大学签定了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筹建并试运行“庆阳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网”公共服务平台。邀请上海华佑教育集团专家对我市社区大学研发开设的7个项目进行了研讨审定。目前,全市有4个项目入选全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人获得甘肃省“百姓学习之星”荣誉称号。11月份,全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现场会在庆阳举行,我市社区教育工作经验在大会上交流推广。

围绕质量提升,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积极引进国内前沿教育科研成果,建立了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庆阳监测基地,在全省率先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科学采集监测数据,通过对全市179所中小学的4622名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对719名体育、数学教师和178名校长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对16所普通高中项目学校的过程性学业评价,建立了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库。加强监测队伍建设,依托北师大专家团队,制定了庆阳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干预和指导方案,举办了3期监测能力提升培训班,培养了全市36所实验学校120名种子教师。采取课题研究、交流研讨等形式,推广扩散培训成果,形成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了全市教师专业发展。发挥监测指导作用,依托智能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对项目学校日常考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及时提供各类分层报告,为教师和学校教学工作提供智库支持和决策依据,为全市教育质量提升和推进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教育现代化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庆阳庆阳市办学
中秋节
Our Best Friend
燕昱 庆阳北石窟 油画作品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庆阳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初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
庆阳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北海道黄杨在甘肃庆阳市的引种观察及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