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018-11-24张玥

北方文学 2018年26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独立学院大学生

张玥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严重忽视了社会责任感对个人成长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本论文结合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探讨了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了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全国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面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课题研究,寻找提升其社会责任感的方法策略是我们要解决的难题。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现状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中独具特色的部分,其办学形式有民办和公办,这就导致学生在心理需求、行为习惯、独立人格和价值取向上与普通大学生有细微的差别,使得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在思想方面,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不够客观。在行为方面,重视个人价值,轻视集体和社会价值。实践应用上,重视权利的享受,轻视义务的履行。

社会责任感是体现对他人的关怀和义务的道德情感,是对社会和国家产生情感的基本认知,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熏陶。独立学院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的主要表现是自我意识淡薄,心态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是严重缺乏道德情感认知的表现。在研究方法上均采用文献法、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文献法的资料显示,普遍的大学生接受国家的应试教育,直观反映出大学生注重成绩,尚未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从社会中调查得知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参与社会实践能力较低。在对待社会责任感现状、形成原因、对策及方式差异进行了比较,部分大学生还将个人主义超越了集体主义,对社会的变化和趋势尚未了解,只是停留在教条主义,男女生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认知情况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方式偏好上,男生更偏爱通过座谈会或讲座,而女生则更喜欢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方式来促进社会责任感的提升。通过走访,反映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有近50%的学生表示很盲目,不愿意也不知如何付诸行动,对任何事漠不关心,缺乏奉献精神,损害公物,在公共场所做各种不雅的事情等等。社会大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实践活动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社会环境

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还缺乏一定的认知水平,难以解决社会上出现的问题,不了解社会趋势,对理想主义信念缺乏实质性了解。

(二)家庭教育

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数八九十年代出生,独生子女偏多,家人过分溺爱,对孩子有着宠溺,在感情方面淡漠而缺乏交流,不愿意付出,性格上逆来顺受,自我、他人和社会都缺乏社会责任感。家长对家庭教育也不是很重视,觉得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这让学生找不到家庭的关爱,对情感教育和德育建设非常不利。

(三)自身因素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那么在应试教育下的大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知道关心国家大事,对社会了解不多,对自己的人生尚未有清晰的认识,这使得他们失去对自我角色的良好定位和具体规划。

(四)学校教育

当前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学还存在諸多衔接不上的问题,教育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没有把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当做一项重要指标,学生逐渐失去了对人生价值观的改造,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研究课程

在研究理论方面,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心理学基础上,将心理学中认知、情感、行为三大心理过程应用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更清晰的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整个过程。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建立了评价量表,据此来评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弱。量表的数据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帮助他人、情感反馈和社会服务方面都有所保留,均占50%以上,随着外在条件的增加,参与实践的大学生几乎没有,量表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归属心理相互交叉,社会问题越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越弱,甚至是空白。

(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不足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比较客观清晰地认识自己,摆正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位置。比如去走访慰问城乡演出,感受贫富差距。为养老院和福利机构做志愿者,帮助残障人士及行动不便的老人,在与特殊群体打交道的同时,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让灵魂和思想得到升华,从而提升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学校与家庭协同管理

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家人,学校教师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学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发挥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养和道德意识。突出家庭教育的重点,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相互沟通,使学生家长了解到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探索世界和了解社会的能力。通过学习家务等行为矫正教育,来指引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创造社会价值,弘扬社会正能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要关心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互相信任,观察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带领与引导学生去参与课外实践,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这些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给予管理支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淡化进行研究和处理,率先带头,身先士卒,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教师队伍应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根据调查走访得知,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建立,这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寻找一条适合学生德育培养的教学之路,广泛社交与参与,能给予更大程度的辅助与帮助,让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不产生畏难情绪,不影响他人,强化社会责任感教育。

(五)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工作

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让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和学习,对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进行系列培训和总结,将教学资源合理化和专业化。教师要关心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互相信任,观察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带领与引导学生去参与课外实践,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这些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给予管理支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淡化进行研究和处理,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教师队伍应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大学教育除了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积极关注社会,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要求,也是新时代必须具备的人格特质,大学生尤其是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将是推动中国德育教学的里程碑。紧紧抓住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方式,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提高,是承担起社会责任、成就自我价值的试金石,最终才能真正地为社会所用,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钟丽萍,赵观石.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探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韩晓昌,崔秀艳.论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高教研究,2009.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独立学院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