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争?文化?人:《京华烟云》再解读

2018-11-24高艺

北方文学 2018年26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战争传统文化

高艺

摘要:《京华烟云》以1901年的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这一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体现出作者林语堂对于战争、文化、家庭、命运的思考。关于战争,作者将其作为一个写作元素贯穿全篇,既表明了他对战争这一社会现象存在的反对,又表现出一种反抗外族侵略的决心和满腔的浩然正气,同时又将战争作为一条无形的线索使人物命运发生转折。

关键词:《京华烟云》;战争;家族叙事;传统文化;人物命运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作者在小说中讲述了处于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背景下的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全景式地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与同时期的小说,如茅盾的《子夜》、老舍的《四世同堂》等相比,《京华烟云》并没有表达出强烈的社会意识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小说也并不着意于表现某种社会政治内容,而是通过更多社会现实的生活现象来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人物之间的联系和人物各自的命运选择来提炼出更加深厚的人生寓意。

一、作为小说内容的战争描写

“在人类文明史上,战争对人类的影响是长久的,而战争本身又是人类自发发动的。20世纪以来,世界性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帝国主义势力像细菌一般的逐渐蔓延,使人们产生了对于封建专制的极大质疑与厌恶,从而萌生出对于民主、自立、和平的渴望和追求”。《京华烟云》便是将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风云变化作为背景来描写战争本相,揭示人性本质,表达出人们对于战争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多向度反思,而对各种形态的“战争人性”的立体透视与深度刻写,事实上也寄寓了人类维护自身生存与生命权利的精神诉求和对战争文化的深刻反省。

《京华烟云》以义和团运动为开端,这样一个特殊的節点,作者将其作为开端,在书中将它描写成一个“骗局”,将“义和团”比作一颗棋子,写出了这场运动真正兴起而一发不可收拾的实际原因。这是西太后出于护巢心态下安排的一次彻底打消光绪皇帝“东山再起”的念头,也是她抱着打击一下洋人的嚣张气焰的试探心态,所谓与朝廷合作的“义和团”不过是一个棋子,一个慈禧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设下的局。不同于义和团运动那般细致的描写,《京华烟云》中关于义和团运动之后的几个历史事件的描写多是以过渡性的方式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对于战争的描写也不是直接叙述战争的场面,战争所带来的现实影响等。因为这些战争并不像开端的“义和团运动”和结尾处“抗日战争”那样对人物的命运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作者并没有详细的描写,只是通过战争这个背景写出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写辛亥革命,没有过多的描写革命党的反抗,发动战争的过程或是写他们的精神信仰,而是写这场革命后被推翻的满清政府,写“旗人”这个特殊群体在清王朝垮台以后所体现出的人性的恶劣。到了写袁世凯复辟的时候,林语堂又以明确的态度表达出他对那些靠仰人鼻息获得官位,追求官僚势力的人的批判。作者不只是写这些战争背后的丑恶势力,还写出了中国大地上萌发出的新芽,通过五四运动中活动非常多的孔立夫、黛云,环儿的形象刻画表达了一般中国青年对政治破产的北京政府都持反叛的态度。作者写这些青年的努力,写他们的愤愤不平,写他们不顾危险与当局做激烈地辩论,传递出一种希望,这是不同于之前的战争描写。

二、战争环境下的人物命运

小说中写义和团运动更多的是写它给人们带来的流离失所的漂泊感,骨肉分离的强烈痛楚,无辜愚昧者的无谓牺牲等等。小说中从讲述这场战争的一开始就提到了战争给大部分普通人带来的是无辜的伤害,人们为了避难而不得不远离家乡,让正常平凡的生活变成一种奢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原先相熟的人可能因为怕受到牵连而变成陌生人,甚至像躲瘟疫一般的趋避之。同时还写出了战争使得无赖地痞有了可乘之机,瞄准缝隙“钻空子”发横财,暴露出人性的弱点。除了整体性的描写战争所带来的现实影响之外,作者还以义和团运动为背景来安排一个大家族成员的出场,使主人公姚木兰的命运发生转折,而后又在这场战争所带来的意外中引出了新的家族,让木兰有了多一重的身份和不同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铺垫了后来木兰选择婚姻对象的缘由。木兰在战乱中与家人失散,又在失散后遇到了“义和团”。于是,从小说中木兰的视角出发,作者又让我们了解到这场战争的历史原貌,看到真实的义和团成员并没有什么通天的本领,只是肉体凡胎的寻常老百姓。年少的木兰在遭遇了战乱,流离颠沛之际,曾家施之援手,让木兰脱离了苦海,这本来是出于朋友之义,却因此使木兰与曾家结下了不解之缘,悄然使木兰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也使两个有着不同文化底蕴的家族从此缠绕在一起。这一切的安排都是源于这场战争,所以这场战争对主人公命运的安排可以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结尾

小说中关于战争的描写贯穿了全文,在最后也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来结尾的。同样是细致的描写,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再是对社会现实的细致描写,而是带有一种民族情绪,爱国主义的感性叙述,在这种叙述中以沉郁而悲壮的格调表现了令人激奋的民族正气,特别是结尾处,更是笔酣墨饱地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京华烟云》在写抗日战争时,先是描写了抗战爆发前的海关,着墨最多的是对毒品走私泛滥的描写,写到了日本在华“密织如网,延伸至内地”,间谍组织还担负着“毒品推销”的责任,还写到了“白面皇后”牛素云为日本制造并贩卖毒品最终被逮捕的情节。作者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形象地表现出了抗战前期日本对华走私狂潮对中国人民的危害,“一是对国民政府税收的影响,在孔立夫撰写的报告中称“国民政府向日本抗议,内称四月份一个月税收损失不下八百万元。”二是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小说中重点描写了日本人在天津租界制造冰毒走私毒品以毒害中国人的罪恶行为。作者还用了不少的篇幅,通过对阿非、阿宣、孔立夫等海关人员的正面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在日本侵略者最野蛮、最残忍的蹂躏下,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最后终于觉醒和奋起反抗。决心“不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誓不停战”,对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进行了深刻有力的谴责:“那种暴行是文明人无法想象的,在未来几百年,会使天下所有的人都一直看不起日本人,都一直看不起日本军人。”除了感性的描写,作者还对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因后果做了客观的叙述,写出了从民国二十一年到二十六年的战争爆发期间,日本对中国的七次进击,一次比一次明目张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国人的底线,总结了整个战争动态,也表明了抗战迫在眉睫,不可避免,不得不战。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得意之作,小说以战争为背景,反思外来文化的吸收问题和本土文化的复归的问题,由原来五四时期一味的批判否定、解构“家族小说”的态度转变为对“家庭”的复归,对传统文化再解读的尝试,在30年代特定的历史氛围中,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2]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3]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4]林语堂.我这一生——林语堂口述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5]李炳银.对《京华烟云》人物塑造的几点看法[J].文艺争鸣,1987 (06).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战争传统文化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