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音乐,更重要的是要倾听彼此
2018-11-24杨帆郭盈盈
杨帆 郭盈盈
蕾秋·乔伊斯的新书《奇迹唱片行》写作于英国“脱欧”的当口,作品讲述了一个冲破阻碍、打开壁垒的故事。
在畅销书作家的行列中,蕾秋·乔伊斯一直是一个异类。她的代表作《一个人的朝圣》全球销量接近500万册,赢得了多国读者的一致追捧。与此同时,该作颇具话题性地入围布克奖,给予了乔伊斯来自严肃文学界的认可。
在沉寂三年之后,蕾秋·乔伊斯带着治愈暖心力作《奇迹唱片行》重新归来。这部作品被各大媒体普遍视作乔伊斯可以比肩《一个人的朝圣》的又一部高水准作品,并在文字和故事上有了更进一步的突破。2018年8月,《奇迹唱片行》由磨铁图书旗下子品牌大鱼读品策划推出,而乔伊斯本人也来到中国,举办了多场读者交流活动。
8月22日下午,《奇迹唱片行》发布会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作家沙龙区举办。发布会上,乔伊斯与大鱼读品出版人冯倩一道,与读者分享了新书创作、出版背后的故事。《奇迹唱片行》创作于英国“脱欧”的当口,因此在乔伊斯看來,这也是一个关于跨越藩篱、求同存异的勇气故事。她希望这个故事能同《一个人的朝圣》一样,继续为读者带来温暖的力量。
以文字对抗破裂的世界
冯倩:说到《一个人的朝圣》,在座很多读者朋友都不陌生,但我可能是国内最早读到这本小说的人之一。这个小说并不是靠着情节来吸引人一直读下去的,但它非常有办法搅动你的内心,好像总是引着你想去寻找或者是发现什么。当时我就想,一定要见见写这部小说的人,如今这个写小说的人终于来了,她就是今天的嘉宾蕾秋·乔伊斯。那么请问蕾秋·乔伊斯,你怎么看待你的小说在中国的火热程度?
蕾秋·乔伊斯:首先我要给大家道个歉,通常在新书发布会上我是不会哭的,但是刚才看到了大家这么多的反馈,真是让我非常激动。我之前都不知道,我的书在中国这么受欢迎。虽然我到中国的土地上只有短短24小时,但是我已经找到了一种归属感,所以我想谢谢大家。
冯倩:接下来我们会多花一点时间聊一聊新书。我想先请作者蕾秋·乔伊斯来介绍一下她的新书《奇迹唱片行》,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蕾秋·乔伊斯:《奇迹唱片行》讲的是发生在一个唱片店里的故事。这家唱片店的老板好像有一种天赋——他总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他们真正需要的音乐。
店主的名字叫弗兰克。在小说里面,弗兰克总是在帮助、治愈他人,但是他自己内心却有一个空洞需要弥补。那么他到底有没有鼓起勇气,真正地打开自己、寻找真爱?这就是小说讲述的故事。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希望呈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虽然书里谈到了痛苦和孤单,但是它却是最令我感到快乐的一本书。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是比较支离破碎,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来展现人与人之间可以如何克服彼此的不同,最终再次团结为一个整体。
冯倩:那你觉得你在这本书里做到了吗?
蕾秋·乔伊斯:我个人希望能做到,但是阅读是一件特别主观的事情,我自己觉得特别积极、特别真实的事情,可能在另一些人眼中不尽然是积极、真实的。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呈现出一种团结的凝聚力。
始于静默,终于静默
冯倩:回到这个小说的书名上,它叫《奇迹唱片行》,大家从中就可以看出,小说其实是跟音乐相关的。我们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在这个小说中,大概提到了100多首曲子。在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也感觉到音乐跟故事间的紧密联系。所以我想请蕾秋·乔伊斯谈一谈,音乐在她的写作中,甚至在她对于世界和人心的理解当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蕾秋·乔伊斯:音乐在我生命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陪伴,因为我无论是写作时还是开车时都经常聆听音乐,而且这些时候,我通常都是独处的。我很想把我对音乐的感受分享给他人,但是我不是一名音乐家,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写一本关于音乐的书,而且这本书是写给所有人的。
为了写这本书,我听了很多不同的音乐,也对这些音乐有了自己的理解。我希望能尽可能真实地在我的书中呈现我听这些音乐时所感受到的情绪。无论你懂不懂音乐,你都可以读懂这本书,阅读它不需要特别专业的知识,但一样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冯倩:在《奇迹唱片行》中,还有另外一个词值得注意:静默。静默看起来和音乐是截然相反的东西,但是乔伊斯说:“音乐始于静默又终于静默”。接下来想问问蕾秋·乔伊斯,你是如何理解这种静默的?
蕾秋·乔伊斯:音乐对我来说,确实是始于静默又回归静默的。虽然都是静默,但是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你的心境发生了某种变化,所以开头和结尾的两种静默是截然不同的。
在我的书中,有些人物本身也是静默的。他们经常会发现自己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却找不到开口的方式。在生活中我也是一样的,在有些情境下,我往往很难找到最正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可能是要在好几个小时之后才会恍然大悟。这种想说又说不出口的心情,本身也是一种静默。
听懂音乐之前必须要有耐心
冯倩:今天的听众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聆听音乐,但故事里的弗兰克却依旧沉迷黑胶唱片。这一情节的设置有怎样的深意?
蕾秋·乔伊斯:现在的人似乎都是不太擅长等待的,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都是触手可及的状态。但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如果我想听一首歌,我需要先去购买唱片,而现在的人只要打开手机,就能下载他想要的音乐。
故事里的弗兰克和今天的我们不一样。这个唱片店老板希望人们听音乐,这里的音乐不是以CD或者数字载体传播的。弗兰克一直致力于向人们推广黑胶唱片,因为他认为黑胶唱片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如果你要听黑胶,听完一面必须要翻面,还要进行日常的保养——这一切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作为一个倾听者,你必须参与其中。
我并不是说这种参与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我只是觉得,我们不能丢掉这种参与感。如果我们永远只着眼即时、当下,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在丧失倾听的能力。而且我个人觉得,如果你真的想要好好听音乐、听懂音乐,你必须要有某种耐心。你必须躺在地上,戴上耳机来认真地聆听,只有这样,音乐才会把你带到一个新的境界。
冯倩:提到黑胶唱片,我们知道,和下载的音乐相比,黑胶的音质并不能说是完美,还会有一些噪音。为什么你会更加倾向于这种不完美的事物?
蕾秋·乔伊斯:更高级的设备并不能让你离音乐更近,你拥有的音乐再多,也不能让你变得更快乐。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发现这一点,所以近年在英国,黑胶唱片也重新变得流行起来。很多人都说,正是因为存在噪音或不完美的声音,黑胶呈现的音乐更像是某种正在诉说的语言,比数位音乐更加真实。
冯倩:最后想请蕾秋·乔伊斯送给中国读者一句话:你希望中国读者能够获得什么样的阅读体验?或者对中国读者有什么样的祝愿?
蕾秋·乔伊斯:因为我这本书要讲的是如何冲破阻碍、打开壁垒的,所以我对中国读者的寄语和我对英国读者的寄语是一样的:希望大家可以更好地倾听,当然不仅是要倾听音乐,更重要的是要倾听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