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合作的苦与乐:“莫托文”中国年会二三事

2018-11-24常振国

出版人 2018年9期
关键词:托马维奇航班

常振国

1988年5月,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成立不到3个月,南斯拉夫“莫托文出版集团协会”执行主席麦吉和巴托·托马舍维奇来中国访问。在宴会上,托马舍维奇提出,希望能于1989年四五月间率领“莫托文出版集团协会”的成员访华,并在中国召开“莫托文集团协会”年会。对于“莫托文出版集团协会”成员访华,与中国出版界的朋友一起交流合作,我们当然求之不得,但要召开“年会”,按当时中国相关规定申报比较复杂。后来双方商定,还是以访华洽谈合作出版的名义比较方便。同年10月,我在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期间,再次与托马舍维奇确定了来华的时间及相关细节,由我负责组织安排。

为搞好这次接待,可谓煞费苦心。首先,我们要考虑“莫托文出版集团协会”年会的特点。“莫托文”年会与我们理解的年会不同,从以往我们参加的情况知道,它的整个会议都相当松弛,虽然大本营在南斯拉夫的莫托文,但也经常会找个度假胜地开会,大家聚在一起,叙旧谈天,同时交流出版选题,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可以说有很大成分的休闲旅游性质。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设计路线时,充分考虑了“旅游”的便利。此外,参加会议的成员除了日本青木先生,都是欧美国家的出版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因此我们尽可能多地安排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但更重要的,是活动总体设计要与出版合作紧密结合,不能让国内出版社错过这次难得的与欧美出版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所以,除了在北京、西安、成都、重庆四地安排了四场出版座谈会外,我们特意花了29万元包下了可以容纳200多人的“白帝号”豪华游轮,安排了“长江游”。不仅国外朋友上船,国内出版社的代表也按一定比例上船,三天三夜,为大家提供了充分洽谈交流的机会。

这次活动虽然比较圆满,但也有几个小插曲,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从西安飞往成都,我们包了架飞机。按原计划,我们在“莫托文国际出版集团协会”代表来中国的前一周,就预订了西安飞往成都的航班。4月27日下午,我们带队如期从北京抵达西安。晚饭后,随我一起来西安的陈红与西安机场联系,再次确认4月30日上午飞往成都的航班。可没想到,机场售票处告知,因为“战备”需要,飞机被借调去运送物资,航班取消了。虽然我们反复沟通,机场方面只有六个字:没办法,改航班。而下一个班次要在一周以后。这个消息让我们顿时陷入困境,真是又急又恼又没办法。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次联系机场,据理力争,机场仍表示无能为力。我们又与陕西新闻出版局联系,局里想了很多办法,还“走后门”托了些熟人,可最后也没解决问题。中午用餐时,我将这个突然的变故向托马舍维奇“吹了风”,表示我们还在努力争取,并希望他暂时保密。托马舍维奇尽管眉头紧皱,但还是友好地拍拍我的肩,表示理解。下午组织大家参观兵马俑,刚下车,兵马俑景点的一位负责同志前来迎接,我一眼认出他就是前不久接待过我的那位同志。那次机缘巧合,我和当时陕西省主管文教工作的副省长孙达人有了一些接触。我猛然想,能不能请孙副省长出面协调一下航班的事?主意已定,我与前来接待的那位同志做了交接后,找了个安静些的地方与孙达人省长联系。孙省长竟然还记得我,了解了情況后,表示尽量去沟通解决。我当时感动得不知说了多少遍“谢谢”!

当天晚上9点多,孙副省长那边来电话说,民航方面已经答应帮忙协调,具体情况让我们再与民航商量,并留了联系电话。第二天刚吃过早餐,我与民航联系,对方回复,他们协调决定专门调一架飞机运送我们这批客人,我们只负责飞机的油料费用3万元,其他费用由民航方面解决。3万元的费用虽然超了预算,但保证了全团的整个行程。我立即将这个情况报告给领导并得到同意。后来,我们又将准备参加座谈会的陕西出版社代表也请上了这架飞机,又弥补了一些损失。

我清楚地记得,托马舍维奇知道为运送我们这批客人安排了“专机”,感激地伸出了大拇指。日后,他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称赞促进会,表扬我们为了“莫托文”既包了游轮,又包了专机,真是了不起!

另外一个插曲是西安郊区的“厕所”。接待“莫托文”集团,我们事前做了不少“功课”,然而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变化,我们也不得不做一些调整。做计划时,我们特别注意“宴请”。一来中国自古好客,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总想尽办法希望他们吃好;二来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也想展示一下中国饮食的丰富多彩;所以,那时招待外宾,我们都想在吃住上尽可能提供最好的,向他们展示一下中国的经济已经随着改革开放有了很大发展了,物质方面已经不再那么匮乏了。同时,我们每次参加“莫托文”年会,对方都招待得很好,我们也是怀着回报之心。

大家知道,中国的宴会,时间一般都会比较长,每次午宴从12点开始,都要进行到下午2点左右。这样一来,下午的行程往往要压缩,参加会议的朋友就难免有些意见。后来,我们对午餐时间做了压缩。下午的时间充裕了,有代表提出想看看中国的农村。经与当时陕西省外办联系,决定去西安市郊区一处经济情况比较好的村子看看,事前省外办还打了招呼,让村里做些准备。到了现场,外宾们纷纷下车,按照接待人员的参观路线参观。不过,也有个别参会成员看哪儿新鲜去哪,我们担心出情况,连忙分头去招呼。这时,原南斯拉夫评论社的对外部主任艾尔玛女士参观完一家农户后,提出要去卫生间,老乡随手朝房后一指“在那边”,艾尔玛顺着手指的方向走了过去。这一幕,就发生在我的眼前。我已经意识到不妙,但对方要去卫生间,是无论如何没法阻拦的。正在我忐忑不安的时候,就听“嗷”的一声惊叫,艾尔玛如同见了鬼一般慌乱地从那间厕所里窜了出来,脸色惨白,连连摆手,说不去了,不去了。艾尔玛为什么嚎叫着逃出来,我心知肚明。那时候,农村厕所的卫生条件我这个在兵团生活了七八年老知青太了解了。作为主要的陪同人员,面对此情此景,那种尴尬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插曲是在重庆。吃过午饭,大家回到重庆出版社,准备稍事休息后乘车去码头上船。可清点人数时,发现著名新闻摄影师约翰·菲利普斯夫妇不见了,问当地陪同人员,他们说,吃饭时还在,返回时忘记清点人数了。约翰·菲利普斯夫当时已年过七旬,我急忙安排人去各处寻找,我自己也坐车沿着刚才吃饭的路线一路找寻。后来终于在街上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一位高高大大、戴着鸭舌帽、身着红毛衣、外套褐色摄影背心的老头正在专注地拍照,我当即认出那就是约翰,立马飞奔而去。当我们四目相对时,约翰先是一怔,然后高兴地和我抱在了一起。事后我了解到,午饭后,约翰在与其他客人等车时,出于职业习惯,他到邻近的地方去拍照,没想到回来时,大家都走了。

这次活动结束之后,当年6月,托马舍维奇致函中国国际出版合作促进会会长许力以同志,对访华期间受到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认为这次访问非常成功。他还提议拟邀请中方精通业务和英语的编辑每年到“莫托文”成员的公司培训,同时“莫托文”成员每两年在中国举行一次业务洽谈会。此外,“莫托文”成员还将捐赠他们各自的图书给中国办“莫托文”图书馆。

猜你喜欢

托马维奇航班
全美航班短暂停飞
法国航天员托马的故事(上)
法国航天员托马的故事(下)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六单元拓展阅读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维奇的节假日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隧道谜案
谁偷吃了树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