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新华第一家图书音像批销中心筹建历程

2018-11-24涂华

出版人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华书店发货书店

涂华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交通不便,县级新华书店想要从全国优秀出版社资源集中的北京、上海等地采购图书难度非常大,各地基层书店门店书架基本上空空荡荡,无法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购书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座谈会及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先后提出了“一主三多一少”及“三放一联”发行体制改革要求,出版社自办发行日益状大,省级发货店受冲击较大。作为省级发货店的江西省新华书店如何另辟蹊径,应对这种冲击,寻求新的“突围”的思路,改变用征订单形式来征订发货,用行业话来说,就是“隔山买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开始尝试试办批销中心。

作出这一决定,主要基于以下四点考虑:一是“三多一少”的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实施以来,提倡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环节,作为发行中间环节的省级书店就被推到了发行体制改革和店社矛盾的焦点;二是从国情和省情来考虑。当时全国有500余家出版社,每年出书近9万种,每家出版社要面对3000余个县级基层新华书店,每个基层新华书店要应付全国数百家出版社,数万种图书,这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是力所不及的。因此撇开批发这个中间环节,完全实行产销直接见面,既不可能,也办不到。特别是江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发行网点比较分散,交通不便,而且各店销量很小,加上铁路沿线的新华书店很少,出版社难以直接给基层店发货。而由省级书店成立一个图书批销中心,利用人员、信息、资金、场地的优势,集中全国出版社的优秀图书,辐射省内基层新华书店及其他国营、集体、个体书店,这无疑对出版社和基层销货店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三是从全面繁荣图书市场的要求考虑。成立图书批销中心,对扩大全省基层书店的销售,繁荣图书市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层书店可以现场看书当场提货,提高了进货的准确性,加快了图书商品的周转。同时有利于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图书销售。由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交通不便,这些地区书店的订货往往得不到保证供应,而图书批销中心的成立,为他们在本省就近提供了较充足的书源。此外,还可以弥补基层书店的订货不足,起到全省的“蓄水池”作用。

1990年初,经组织研究决定,我和钟书文、张伟志、王彩秀、龚兵、古小蓉六位同志开始了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第一个省级店图书音像批销中心的筹备创建工作。

记得刚创建的时候,困难重重。我是总经理助理兼批销中心经理,我们团队只有6个成员,没有经营场地,江西省新华书店在铁路五村腾出了宿舍一楼两套两室两厅的房子作为批销中心办公、仓库、门市部使用。虽然我们创业阶段很艰难、人很少、条件也很艰苦,但大家工作热情很高,自觉加班加点,没有加班工资,不讲待遇、不讲条件,干劲十足。如写信封、发订单、打包、托运,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工作不分分内分外,大家都抢着干,配合的非常默契。

1992年初,批销中心办公场地由铁路五寸宿舍搬到老福山办公大楼一、二层。随着工作条件、营业场地等各方面条件的改善,业务也日益扩大,由当初几个人的批销中心发展成为后来的连锁经营分公司,从当初几十万元的销售到现在的过10亿的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利润。批销中心这一新生事物引起了中央和省市领导重视和高度关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以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先后莅临批销中心视察。1998年12月,批销中心还被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新华书店精神文明示范单位”称号。

记得批销中心成立当初,还招來了省店相关业务部门的不理解,特别是省店内部的发行部,他们总认为批销中心抢走了他们的业务,彼此之间还因此闹过一些矛盾。他们常常把出版社寄给批销中心的图书征订回单藏起来,不过,后来经过几次当面交锋后,发行部的同志也就慢慢习惯了这种内部竞争模式。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南方片的每家新华书店开业前,必须在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申请户头,即店号,如果没有店号,发货数据就不能录入电脑。发货店和出版社无法发货也无法托收和结算。为此,我就安排张伟志同志前往上海发行所协调处理此事,当时去了几次都没办成,最后找到上海发行所的领导汪耀和同志才特批了一个店号,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批销中心的店号是36108。

批销中心成立之初,面临着内部排挤外部不承认等内忧外患的境地。当然,这些矛盾、困难和风险也因批销中心的不断发展壮大随之消失。图书批销中心是个新生事物,当时很多同志不愿意去,原因是缺乏风险的心理承受力,怕自负盈亏的批销中心发不出工资。总觉得在省店吃大锅饭比较舒服,但也有部分有勇气的人“加盟”了批销中心,大家齐心协力,没日没夜的工作,出差住的都是便宜的宾馆,坐的是硬座,在批销中心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几个起初创业的同志也都成了江西新华的业务骨干,1999年10月,我被江西省委宣传部任命为江西省新华书店总经理,钟书文同志1999年底任省店副总经理兼南昌市新华书店总经理,后任出版集团教材公司总经理;龚兵同志任南昌市分公司书记,后来任出版集团工会主席。省级图书批销中心的建立,大大缓解了县市图书的供销矛盾,深受基层新华书店和集、个体书店欢迎,基层新华书店反映说,靠订单订书速度太慢,很多书等到个体书摊卖光了,我们订的书还没有到,等我们订的书来了,书又卖不出去;同时,仅凭订单订货的书质量不放心,途中丢失破损经常发生。随着新华书店改革的深入,不少省店新华书店都采取将销售任务落实到班组、柜台,他们可以直接到批销中心进货,随进随销,购书时直接与书见面,需要什么进什么,需要多少进多少,有的当天提货,当天就可以上架与读者见面。基层新华书店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出差费用。另外,产销的直接见面可以做到少进、勤添,不容易造成积压,提高图书周转率,提升经济效益。

图书批销中心除批发一些优秀出版物展销外,还积极开展一些图书杂志的包销代发业务,我记得当时先后承接了《警察天地》《鹃花》《星火》等杂志的总发行业务,面向全国开展征订发行业务,效果非常好。与此同时,批销中心还积极开展各种营销活动。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狮城舌战》的签售活动,《狮城舌战》签售的惊心动魄场面还经常会在脑海中闪现。那是1994年5月8日,我们批销中心邀请了当时轰动一时的荣获“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的复旦大学代表队选手蒋昌建、姜丰等为《狮城舌战》签售。签售活动轰动整个英雄城南昌,上万名大学生聚集在南昌市老福山省新华书店门市部门前,把整个八一大道的路都堵死了,省店门市部的铁栅门也被挤塌了,书店的柜台玻璃也被打破七八节,场面简直是无法控制。为了避免踩踏事件发生,我紧急联系战友时任江西省武警一支队刘桂立政委寻求帮助,他立即从省政府警卫中队调来一个排的武警维持秩序,场面才得以控制。

江西新华批销中心的创办,既有社会效益,也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并获得中宣部领导的高度肯定,中宣部出版局专门在《出版动态》1992年第16期上,以“江西省新华书店试办图书批销中心效果显著”为题,向全国出版发行业推广江西的经验。新华书店总店汪轶千总经理也充分肯定我们批销中心的作用和意义,并在《出版发行研究》1992年第3期撰文中,称这种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省级书店深化发行体制改革树立了榜样,同时,批销中心的创办也吸引了同行业的目光,期间,有不少省(市)书店的同行前来考察学习,包括马来西亚远东文化有限公司等同行也到我们图书音像批销中心调研。

猜你喜欢

新华书店发货书店
从宠物看新华书店之变
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最美书店
在书店
标准规程发货排行榜
标准规程发货排行榜
标准规程发货排行榜
标准规程发货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