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类APP 添“彩”?添“堵”?
——学习类App使用风险预警指南
2018-11-24何玲
◎文/本刊记者 何玲
最近,几条关于学生作业类APP的消息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家住重庆市渝北区的林女士日前向媒体反映,她儿子佳佳上三年级,每天都需用一款APP完成作业,经检查发现,该款作业APP嵌入了多款游戏;北京的熊先生称,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安装了这款“一起小学学生”的作业APP,但这款APP中“游戏形式”的设置非常多,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购买冲动,不到两个月,他已经在孩子的要求下进行了13次购买,花了1200多元……不少网民惊呼,五花八门的学习类APP到底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添了“彩”还是添了“堵”呢?
在当前线上学习方式逐渐渗透同时,学习类APP功能的日益丰富已成为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的隐患。去年11月,央视新闻曾就“中小学生学习类APP”中出现涉黄内容乱象进行了曝光。近日,央视新闻再次曝光部分中小学学习类APP几乎成为小学生作业“标配”暗藏网络游戏,诱导学生进行游戏分值、电子宠物的比较,甚至含有涉黄游戏。
这一新型的作业方式,能否替代传统作业?面对学习类APP乱象的卷土重来,家长和学生该如何防范?进入校园的作业APP该如何正确使用?本刊记者对此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学习类APP的乱象,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及治理学习类APP乱象的建议,旨在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这些软件,使学习类App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利器”。
成为中小学生作业“标配”
随着网络信息发达,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可以说现在的00后、10后的孩子们,是伴随着移动终端成长的,与信息的接触无处不在。近年来,在学生、老师群体中日渐兴起的作业类APP,因为智能化、便捷性等受到家长青睐。教育网发布的《2017家长人群使用教育移动应用分析报告》显示,目前超过7成家长及学生安装过教育类APP,其中小学阶段最关注素质教育类,初中阶段更关注辅导类,而高考类APP则成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及家长的重点关注对象。同时,家长选择教育类APP的方式主要源于身边其他家长或者老师的推荐。
记者在手机APP商店搜“作业”,立刻会跳出“作业帮——中小学搜题答疑辅导利器”“小猿搜题-拍一下就学会”“快对作业”“互动作业”“爱作业”“作业盒子小学学生”“作业精灵”等多款作业APP。其中下载量最大的是“一起小学学生”,显示有96.3万的下载量,其他几款也有高达30万左右的下载量。
据易观千帆今年5月数据显示,“互动作业”APP活跃用户构成中,24岁以下群体占比高达43.7%,远超同行业产品。自2017年12月以来,月活规模持续上升,即使是在今年1、2月寒假期间,月活也保持在700万人以上。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目前多所小学早在三四年前就开始流行通过手机APP布置作业。据反映,这款叫“一起小学学生”的APP几乎成为小学生作业“标配”,部分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都需要在该APP上完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说,有一次孩子忘记关掉游戏页面,她拿回手机时无意间发现了作业APP里竟含游戏这件事。“一看孩子已经玩了很久了,游戏等级都挺高的了。”她还发现,每次完成作业,都会有“金币奖励”,并有“前往游戏,获得更多奖励”的链接。并且,该游戏有全班、全校等排名,一款作业APP竟不知不觉成了游戏竞技场。
重庆南坪一位四年级学生家长手机上下载了不少作业APP,她说,孩子从一年级开始每天都要完成一部分在线作业,主要是英语的单词拼读,数学计算题和选择题,“一般每天用15分钟左右,提交作业后,家长立即就看得到正确率,还可以看到分享报告,比如谁当选了专注之星、积极之星、作业获得90分以上的同学有哪些……”
《重庆晨报》记者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主城区近9成的小学生都在做网上作业,有的是学校老师要求,有的是家长自愿下载,还有的是上了课外辅导班需要线上线下配合学习。
在广州,学习类APP也炙手可热。国内某在线教育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广州约90万的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正在使用APP软件写作业。“以某几个学习类APP为例,这几年来陆续加入了类似通讯工具似的加好友、加圈子、发动态和娱乐、动漫、鸡汤文等内容的推荐分享,甚至还有购物专区,使得这些原本以学习和教育为主要目的的APP逐渐‘变味’,加这么多功能,又不是为了学习而设,这样孩子更不愿意放下手机了。”广州市民张先生无奈地说。
暗藏四大“业余功能”
“现在我都心惶惶的,每天娃拿着平板电脑往小书房一去门一关,我都不知道他是真的在软件上学习,还是在干别的不相干的事情。”近日,媒体针对在线学习平台包含不良内容的调查让广州市民刘女士感到很不安。
“扫黄打非”部门查处多款学习类App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获悉,针对此前有媒体报道教育类应用软件内含低俗色情信息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迅速核查,部署北京市“扫黄打非”部门对“互动作业”APP、上海市“扫黄打非”部门对“纳米盒”APP违法违规经营问题进行查处。
经查,“互动作业”APP由北京千阳远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该APP存在大量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低俗色情互动信息,并存在未经许可擅自开展网络出版服务等问题。“纳米盒”APP存在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网络出版活动,在其经营的互联网站“纳米盒网”及APP“纳米盒”内登载网络出版物供用户浏览、下载和使用,且部分网络出版物涉嫌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内容。
据此,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向该公司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和行政处罚告知书,责令立即停止“互动作业”APP的运营服务,并拟对其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10月26日,该APP停止运营。
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责令“纳米盒”APP当事人对明显违规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删除相关内容,关闭“成长圈”“视频秀”“艺术秀”“荣誉堂”等涉事板块,并要求其在经营的网站主页、移动终端软件等显著位置发布整改情况。10月31日,当事人履行了上述整改措施。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强调,网络应用软件特别是面向中小学生的网络服务产品,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互联网企业务必要履行好企业主体责任。追求正当利益无可厚非,但唯利是图、漠视责任必将受到法律严惩。(本刊记者何玲)
刘女士的不安是目前广大学生家长共同的心声。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伴随日渐增长的在线学习人数而来的是“作业帮”等在线学习类APP乱象频发。在线学习类APP被多次爆出产品不合格、夸大师资宣传、产品内含不良信息等问题。有些学习软件里面充斥着“小学自拍交友”“暗恋心事房”“异地零距离”等无关学习的推荐内容,而这些内容板块中甚至还会涉及一些不堪入目的信息。
据此,记者在梳理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学习类APP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内置游戏中心。 作为一款学生使用率高的学习类产品,记者在“互动作业”APP中发现,在该APP首页底部的“课间”栏目,包含五子棋、斗兽棋、打砖块、六角拼拼四款游戏,系统随机选择对战选手共同完成游戏。除上述四款游戏之外,软件还包含有点歌台、爱微游、小互说三个板块。登录“互动作业”APP后,点击进入爱微游板块,直接成为了“微游玩家”。该游戏中心的热门栏目中,包含《大圣轮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屠龙破晓》等86款小游戏。
据媒体报道,“一起小学学生”APP、“作业盒子”APP将游戏和课题训练绑定在一起,通过充值金币来解锁游戏和课题。“一些小游戏跟学习绑定在一起,比如通过游戏来学习一些英语绘本、速算,那就要先充值才能玩。”由于记者没有班级学号,因此很多学习类APP无法登录注册。但在孙女士为记者展示的游戏界面中,解锁不同的游戏需要不同“金币”,“金币”需要购买充值。其中一款“百科大作战”的小游戏,号称覆盖小学学习的8大知识面,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10天的学习优惠价是15元,360天的学习则需要支付400元。
秒变答题神器。“请同学们在做作业时杜绝对作业帮、小猿搜题等软件的依赖。如果题目不会,就应空过去,而不是搜答案,长期形成的依赖才是学习的“杀手”。在确定一些学生利用学习类APP抄袭答案后,高中部数学老师赵老师在班级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初中学生吴昊(化名)坦言,他们很多同学都用这些APP来解题,只要将题目拍成照片,就可以搜到答案,准确率达到60%——70%,其中最常用的两款搜题APP是“小猿搜题”和“作业帮”。
记者在自己手机上装了“作业帮”APP后,上传了初中数学习题册的两道题,立马给出了答案。这些软件的题库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化学等几乎所有学科。
充斥广告娱乐。打开“作业帮”APP,首页滚动推送多条与学习无关内容。随机滚动各类内容账号和广告的推送,除了“小学数学星球”、“诗词”等与学习相关的账号,还有“美食”“影视迷”“明星粉”“星座物语”等内容。
随机点击滚动内容,一条关于星座的内容阅读量达23.3万,而关于化学的内容阅读量为3620。不少家长向媒体反映,自己的孩子小学时便经常使用“作业帮”APP进行学习,后来发现上面有聊天、论坛相关的内容,慢慢开始控制孩子使用,直到最近看到首页上全是娱乐信息,已将其卸载。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快对作业”APP上。该APP首页的“囧囧”栏目中发现,含有多个追星的热门话题,比如“追星的日常”“你家爱豆的表情包”“明星CP我最爱”等,用户可以参与话题互动发帖。
暗藏低俗内容。据媒体调查显示,一些面向中小学生的学习类APP竟暗藏“小黄文”“荤段子”,“阿凡题”“猿题库”“互动作业”“寒假作业”等多个学习类APP也陆续爆出多个专题、栏目中含色情、性暗示意味浓重的内容,甚至还爆出后台教学生写“小黄文”解压等乱象。
其中,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互动作业”APP给用户推荐情色小说,书中充斥着情爱的内容,有一些情节少儿不宜。截至目前,它的官方微信公号中仍不时推送含不雅、性暗示的内容,数篇涉及“网恋”的低俗文章,多篇阅读量上万。据网上曝光资料显示,从2017年至今,“互动作业”APP至少有5次因低俗不雅、涉黄内容被媒体曝光“点名”。
直面线上教育三大困惑
家长黄先生日前向媒体提供了一个细节:以“一起小学学生”这款学习类APP为例,刚开始老师让下载应用时,游戏并不很多。现在随着软件推广和更新,“悄悄”加入了更多游戏。有些是游戏、闯关,或找对手PK比赛,孩子如果自制力差,就会沉迷其中。这些内容开始是免费的,但想继续,一般就要求充值交费,交了钱,就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诱惑学生继续下去,进入循环。参加了游戏,你就会得到大量“学豆”,你在班里的排名就可以靠前,要是不交钱,仅做基本的作业或免费部分,“学豆”积分就涨得很慢,再努力排名也上不去。
为何质量如此之差的APP还能进校园?“要不是学校指定,肯定不会用这种软件。”家长们纷纷表示无奈。除了无奈,家长们对于这类低质量的学习类APP进校园还有三点困惑:
其一,教辅类APP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山西晋中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此前披露,“一起小学学生”的推广人员曾未经允许就进入学校推广,并称“只要老师下载使用并让学生也下载使用的话,完成APP指定任务,可以送给每位老师30元话费”。而一名新疆昌吉的“一起小学学生”APP的推广人员也表示,给老师送话费从而向学生推广APP是公司总部制订的推广手法,邀请一个新老师有20块钱话费。
教育部:研究制定儿童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参考上限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日前在介绍《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政策亮点、重大部署和贯彻落实情况时表示,要规范电子产品使用,减轻孩子用眼负担,控制儿童青少年过早、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习惯。研究制定儿童青少年每日每周使用电子产品的参考上限。
王登峰称,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在过去连续二十多年持续下滑的背景下,最近五年很多指标开始回升。但是视力不良的问题仍在不断地攀升。比过去在农村,视力不良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但是最近这几年,农村学生的视力不良上升速度已经开始超过城市,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问题。
如何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教育部指出,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视力保护防大于治,预防近视的核心是完善对健康用眼知识的宣传覆盖;要推进体育改革,强化体育锻炼,着力完善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发展制度和体系,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积极推进校园体育项目建设。
教育部称,将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保障到位。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列入年度预算,专门用于视力健康状况抽查、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支持地方开展近视防控试点、组织开展宣讲和培训活动等工作。
教育部指出,要规范电子产品使用,减轻孩子用眼负担。从制度规范、技术攻关、扩大宣传三方面发力,控制儿童青少年过早、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习惯。研究制定儿童青少年每日每周使用电子产品的参考上限,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近视的共识。
教育部明确,要组建专家队伍,推进健康教育;建立视力健康档案,规范长期跟踪干预,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确定标准,分步实施,跟踪了解儿童青少年的屈光变化,全面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本刊记者岁正阳)
据业内人士透露,教辅书回扣已成部分教师重要收入来源。学习类APP只不过是形式的改变,从纸质教辅书变成了网络工具,同样可以被异化为牟利工具。在利益各方的共同推动之下,教辅乱象难免愈演愈烈。
其二,学校未经家长同意,将学生试卷及个人信息等提供给开发者,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
记者了解到,在登录使用大多数学习类APP时,会要求记录学生的年龄、姓名、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这个APP属于商业软件,学生的个人信息都储存在上面了,有点害怕会泄露个人隐私。”一位家长担忧地说。
法律专家指出,学习类APP利用注册的中小学生用户资源,并将其转移到其它平台,通过大量网络游戏从中牟利的做法已经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如果明知道用户是未成年人,还向其推广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小程序的话,平台本身就是有责任的,这个责任是违反了国家网信办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也违反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其三,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教学推荐APP,但作为布置作业的渠道是否带有强制色彩?
10月14日,一位自称“小学数学老师”的网友发表了名为《我为什么要使用一起小学》的文章。这篇文章中除了介绍“一起小学学生”老师端的注册流程外,还有该款APP的功能使用介绍。老师只需要选择相应的年级和教材出版社,APP就会自动匹配相应每单元布置的题目。APP中的“推荐练习”中已经由系统设置好了题目,老师只需要选择同意或者点击“换一换”,就可以发送给学生,同时还可以选择APP设置的奖励“学豆”。
这篇文章的作者表示,“自从使用了这款APP后,午觉和追电视剧的时间又回来了”。并透露“每次做完作业,都会奖励‘学豆’,积攒一定学豆,就可以都兑换小奖品”。
有教育学者认为,这篇文章反映出某些APP的设计已经掌握了部分老师的心态,免除了老师看似重复的布置作业的工作,又通过虚拟物品的一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奖励。但APP数据库的数据匹配安排并不能替代教师的思考和判断,如此的手段会形成成惰性思维,容易造成使用者依赖的“捷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习类APP如果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等针对不同学生精准布置个性化作业,相信能得到更多认可,但不应在作业中强制使用。
四招助力App回归“初心”
原本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学习软件,却出现了一些杂乱无章的内容。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背着学习类APP的初衷,也损坏了学生的健康。面对当前学习类APP的频频乱象,该如何采取措施,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使用?
一是看资质。2016年8月1日,网信办开始实施APP新政,即《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信息服务,应当依法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按照法律规定学习类APP需要有现实的教育行业资格,并非只要线上发布,线下也需要有资质。据记者了解,现实中一些学习类APP的相关企业在线下并不具备教育培训行业的资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学习类APP不能因为穿上了互联网的外衣,就免除线下现实中教育培训行业所需要的资质审核,互联网教育行业须线上线下齐把关。”所以,并不是任意一个APP都能进入互联网教育行业,至少发布APP的企业自身必须具备相关教育培训行业资质。”
二是查内容。手机APP禁止提供污秽内容。工信部于2017年7月1日实施《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了手机APP禁入的条件,明确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提供淫秽、色情等法律所禁止的手机应用。
APP内置游戏需要取得相关资质。根据《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从事网络游戏运营等网络游戏经营活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一)单位的名称、住所、组织机构和章程;(二)确定的网络游戏经营范围;(三)有从事网络游戏经营活动所需的必要的专业人员、设备、场所以及管理技术措施;(四)有确定的域名;(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条件。
因此,一方面相关APP管理者需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严格把关,筛掉不良信息,否则极其容易迷惑中小学生的心智。另一方面,老师或者家长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三是严把关。老师为了方便学生学习,会向中小学生推广一些学习类APP。许多APP供应商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使用,循序渐进地加入游戏、娱乐等程序,且利用解锁题目等手法掩人耳目。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沈括说,“学校至少应当保证内容安全,实时筛查APP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学校老师对于推荐学生使用的学习类APP,自己也应当安装使用,每天提前对所发布、更新的内容进行主动审查,确定没有问题后,才能在当天课后让学生们使用。一旦发现有不健康内容,应及时让同学们卸载停止使用。
四是强引导。不可否认,学习类APP的出现符合现实需要,也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作为监护人,家长在选择作业APP时,应该详细了解APP的内容,同时,应培养孩子正确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习惯。一方面,要控制孩子使用智能手机做作业的时间;另一方面,要告诉孩子使用智能手机时,要识别垃圾信息,不要浏览非法的带有色情和暴力的内容,一旦发现这些内容,应该告诉家长。通过这样的引导,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
某民营教育机构创始人施若霓女士建议,家长要引导孩子使用线上学习平台,同时线上教育再活泼生动,孩子们也不能“沉迷其中”,家长同样需要把控时间。
亟待监管筑起“防火墙”
李先生认为,家长不可能对每个软件的所有细节都掌握清楚,此类教学软件打着学习的名义诱导学生打游戏,比普通游戏软件的侵害更严重:“让孩子不接触手机,不接触电脑根本不可能。做作业也好,要查资料也好,都要下载各种软件,家长不可能一天到晚盯着孩子。希望有一种能让家长放心的APP,可以收费,但是要真正地帮助学习,不能有娱乐的东西在里面。
10月20日,央视新闻频道曝光了关于第三方学习类APP存在内含游戏、追星、打赏等与学习无关内容,以及其他违法违规、不适应中小学生内容。日前全国扫黄办、教育部门等多部门已经展开调查。其中,北京市教委发布全市“关于调查学习类APP有关情况的通知”,要求详细了解每位在校生使用第三方学习类APP的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所用APP的名称、使用学科、主要用途和收费情况。同时,还对APP的使用是家长行为还是教师或者学校行为,以及使用时长等方面进行调查。
为何在线学习类APP乱象频发?业内人士指出,首先,目前开发这类在线学习平台的门槛较低,许多针对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平台,大都是注册为“科技发展公司”的头衔,处在从事教育培训但教育主管部门又无法监管的尴尬处境。其次,目前在线教育行业竞争激烈,APP同质化现状凸显,不少平台方开发更多娱乐交互性质的功能也是出于争夺用户的目的,但关键在于,有的平台方并没有很好地担负起对不良信息进行监管的责任,如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屏蔽与过滤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学习类APP的监管并不严格,对于学习类APP中的游戏,并没有按游戏产品监管。当前大部分学习类APP的“套路”是以免费作业为名吸引学生(家长)下载安装APP,再用游戏、低俗内容吸引学生花钱购买游戏装备。对此,监管部门必须严格监管,要求作业APP只能提供作业服务,而不能超出经营范围提供游戏产品。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要通过技术手段对不良信息进行筛查,以确保平台在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的范围内运行。“中小学学习类APP”发布涉黄信息,应依法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如在点击量、传播等方面达到入刑的相关规定,则平台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需要负刑事责任。
熊丙奇认为,作业APP“色诱”学生的行为突破了教育的底线。作业类APP流行背后,多款学习类APP存在乱象。作业类APP被曝光存在色情、低俗等与育人目标完全背离的内容,已经不止一次了,但作业APP的运营商,非但不整改,反而变本加厉,这和监管不力以及同质化背景下,不择手段以低俗内容迎合未成年学生拉客户有关。针对这一乱象,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的力度,与此同时,家长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作业APP的监护和引导。
前不久,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这些具体建议都给家长监护孩子使用作业APP提供了明确指引。
作为一款商业APP,一方面要满足使用者学习的需要,一方面要使其足够的使用者以实现其商业价值,如何取舍?长远看,要维护在线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监管部门亟待制定行业标准,明确学习类APP的内容边界,鼓励其开发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优质资源和服务,通过良性的市场竞争获得用户认可,从而探索出可持续性的盈利模式。
【黑名单】 2018年三季度检测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