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庭聪联通粤港澳打造一流大湾区

2018-11-24胡三

绿色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香港

文 胡三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在粤港澳打造一个大湾区,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因为选择在粤港澳打造一个湾区是非常适合的。”13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前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的“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南旋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香港工商总会主席王庭聪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如此表示。

王庭聪说,选择在粤港澳打造一个湾区非常适合,因为它的地方很大,人才很多,国际视野很广,各方面资源也非常充足,尤其是在交通方面,不管是海陆和空运基础都非常成熟。他还表示,前几天习主席到广东团提出,要在粤港澳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湾区和国际城市,这证明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支持力度非常高,所以我们更加有信心。

王庭聪建议,希望把港澳同胞的回乡证系统,跟内地的身份证连在一起,方便他们以后在广东工作和创业。希望有更多的国际著名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办学校,让它成为一个大学城市,培养人才,届时香港、澳门年轻人都来这里学习。学习之后,留在这里工作。

通过“代表通道”的集中采访,记者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位来自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

爱拼才会赢

王庭聪出生于泉州南安,家中共5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因家里经济情况不好,一家仅靠父母维持生计。1972年,王庭聪随父亲到香港工作,在纺织厂当学徒,日薪8元。虽然工作辛苦,但他很勤奋,晚上下班后还到夜校读书充电,就这样半工半读一直到高中毕业。在纺织厂工作几年后,他很快从学徒转到管理岗位。回忆起打工生涯,他用“好幸运”来总结,“老板人很好,经常给我加薪。在我创业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毫不犹豫地帮助我,直到现在我们还保持联络。”

王庭聪参加香港团会议

爱拼敢赢是闽商血液里的DNA,王庭聪也不例外。“我从十几岁时,就希望有机会学做生意,在服装行业有所发展。”王庭聪说。

从一根线到成衣需要30个工序。在纺织厂打工的经历,让王庭聪对一针一线了如指掌。20世纪70年代末,年仅18岁的王庭聪开始创业,后因种种因素未能成功,不到一年他又回到纺织厂工作。3年后,不服输的他又开启了第二次创业之路。这一次,幸运女神眷顾了他。创业之初,工厂很小,只有六七个人。1991年,王庭聪一度面临破产的境地,但他没有放弃,打工时期的纺织厂老板得知后,不问原因就借钱给他,助其渡过难关。此后,王庭聪调整了公司发展的战略步伐,两年后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并在香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彼时香港制衣行业需有配额才能出口,为了扩大规模,不少制衣企业选择购买配额,而这也意味着需承担很高的风险。为了让企业的发展更为稳健,王庭聪开始考虑在异地设厂。

20世纪90年代,日本与欧美国家实行自由贸易,纺织服装生产贸易不受限制。1999年,王庭聪大手笔投资2000万美元在日本设厂。这一举动在当时的同行看来,无异于投钱入大海的荒唐之举。但事实证明王庭聪的决定是正确的,日本工厂投产后为公司创造了超出预期的价值——公司提高了知名度、美誉度,没有了配额的风险,企业在短短几年实现了新的跃升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香港制衣业生产成本提高,同时招工难问题突出。王庭聪将目光转向了极具成本优势的内地,在内地开设生产基地。

“刚到内地做生意,因为不熟悉内地的税务制度、海关制度,很多事情都会碰壁。”回忆起在内地设厂的过程,王庭聪如是说。为此,他一边学习一边改进,熟悉内地的法律法规,将公司管理制度化。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加快,考虑到很快配额制度将会取消,生产贸易方式也将迎来重大改变。王庭聪准备将日本、中国香港、内地三地的生产基地整合起来,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考察,他最终选择了离香港不远的广东惠州。

“真的是太幸运,当初做的很多选择,在现在看来都被证明是正确的。”王庭聪说道。

“跨越行业,多元发展。我们能做什么?”在看到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后,王庭聪开始这样问自己。于是他开始研究谋划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十年前,王庭聪就开始布局内地的房地产。彼时他认为内地的房地产发展未来是一个机会,于是开始涉足。十年间,王庭聪在广东、天津、上海等多个城市布局物业发展,并涉足酒店领域。2011年,王庭聪还与香港演员何家劲、新益集团董事长周港富合作,成立劲家庄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打造从原料、加工、仓储、销售一体化的健康食品生产链。

在谈及企业家精神时,王庭聪认为福建企业家最本质、最核心的就是爱拼敢赢。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福建企业家在一无所有中走南闯北,一步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业。

“对慈善公益保持一颗炽热的心,这是我们每一位企业家最难能可贵的精神。”王庭聪说道,慈善和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的发展来自社会,因此回报社会是做好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

赤子感恩 热心公益

从步入社会至今,王庭聪在商业领域已颇有建树,期间经历的挫折、失败,也让他收获了友人的支持和帮助。“在创业与事业发展过程中,我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在也希望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03年,“非典”肆虐,带给王庭聪很深的感触和启发。当时,香港有个孩子一夜之间失去了双亲,成为孤儿。王庭聪知道后,在当时香港举办的一场爱心慈善晚会上,他第一时间慷慨解囊,为受灾群众奉献爱心。

“公司有香港的员工近200名,内地员工近1万人,万一有一个人发烧怎么办?”香港“非典”时期,也是王庭聪人生中最担忧的时期。此后,王庭聪积极参与香港社会的慈善工作,支持医疗发展和学校教育。在惠州设厂后,他也积极参与惠州的公益慈善事业——牵头成立惠州市慈善总会港澳基金管理委员会,助残、资助学校、扶助老人等公益事业。

有一次,参加政协活动去戒毒所看望戒毒人员,王庭聪发现大部分吸毒人员都非常年轻,他觉得很痛心,认为孩子被父母养大成人不容易,年轻人不应该因为一时糊涂而走入歧途。于是,他给戒毒人员宣传毒品的危害,鼓励他们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早日回归正常生活。王庭聪不仅关心年轻一代,同时对老人也非常敬重,他认为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每逢大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王庭聪都给敬老院送去衣服、围巾、手套等慰问品。

王庭聪认为每一次慈善爱心活动,都让他深刻体会到助人者自乐的快乐。今年年初,王庭聪捐资500万元人民币支持华侨大学建设与发展。在他看来这是践行企业家的一份责任,也是身为泉州人,对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份支持。

每一次慈善爱心活动,都让王庭聪深刻体会到助人者自乐的道理,他说,投身于公益事业让他得到了快乐与满足。

关注香港的发展

作为一名香港的人大代表,王庭聪始终关注着香港的发展。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王庭聪表示,不论在政府工作报告,抑或“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都特别提及对香港的定位和支持,并提及会适时启动“深港通”,相信只要特区政府和各界认真配合,必定可以抓紧发展机遇。

香港是一个开放型、国际化的城市,香港社会从来不是“关起门自己搞”。因此,对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香港的参与应该是多方面的,香港的国际化经验和专业人才优势都可以发挥出来。

王庭聪认为,香港和祖国是命运共同体,国家的日益强大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在这开启新时代的关键节点上,香港更应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担民族复兴责任,共享祖国富强荣光。

王庭聪对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信立业。首先,以人为本是第一要义,做生意没人才,公司不可能成功。要把员工当成家人,才能打造极具人情味的公司。其次,以市场为导向也很重要,但不能听天由命,要主动出击,引导市场。最后是以信立业。一家企业只有坚持诚信,才能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王庭聪认为,近几年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了一个很大的平台,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有生产线。除了纺织服装业,他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借助“一带一路”开展业务。此外,国家也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蓝图。“在我看来,国家希望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世界一流的经济区域,这也是未来商人、年轻人创业的大平台,我们会顺应时势,把握机会,争取实现新一轮的发展。”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香港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