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创新研究
2018-11-24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内部管理干部的业绩考核、监督评价、任免、奖惩、责任追究、评价廉政纪律的依据,对规范高职院校领导干部的内部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排查廉政风险、促进依法治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不高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得到充分运用的前提是要保证审计质量过硬。如果审计质量无法保证,无法真实地反映客观的情况,查找不出确实存在的经济责任问题,那么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也就无从谈起。目前很多审计报告存在评价模糊、避重就轻、发现问题不全、责任界定不明确、审计建议缺乏实践性等问题。比如,审计评价中过于强调被审计对象的优秀业绩,在描述其他方面时则会采用 “基本规范”“大致符合”等词语笼统的概括。这样的审计结果,既发挥不了经济责任审计真正的作用,浪费人力物力,也不可能得到组织、人事相关部门以及党政领导的重视。
(二)审计结果的运用主体单一
对于某一被审计对象的审计,大多时候审计结果都是针对该被审计对象和其所在部门的,并没有将审计结果运用到相关的其他部门,或者并没有得到其他部门的重视;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大多只是针对被审计对象所在部门提出整改建议,或者对相关的其他部门提出了整改建议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没有从学校这个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审计结果的运用问题。
(三)审计结果公示流于形式,监督力度不够
当前,审计结果的公示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大多流于形式。很多审计结果虽然通过网络、公告栏、OA系统进行了公示,也能看到被审计的对象、存在的问题,但是问题揭示的程度,责任的划分,哪些责任部门需要进行整改,整改的进度、力度和效果如何,很多公示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同时,外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不足,很可能导致需要整改的部门在进行整改时敷衍了事,使经济责任审计在群众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
(四)审计结果运用的机制不完善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不仅仅是审计部门的工作,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纪检部门、被审计对象及其他相关的职能部门也应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比如,在审计结果运用的过程中,只有这些部门相互合作,强调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并发挥各自的职能,采取必要的措施,构建一个联动的机制,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真正地被运用起来。
(五)审计结果运用的后续工作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对于审计结果的运用是否恰当、如何运用、运用的程度如何等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比如,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可以作为领导干部任免、考察其工作业绩的依据,但是如何参考这一结果,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审计结果在运用的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困难重重。
二、高职院校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欠缺的原因
(一)审计人员的数量及专业能力不足
很多学校因为审计部门没有足够的审计人员,所以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检查的范围不够,搜集的审计证据不足,有些问题没有被发现,也就直接降低了审计的质量。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不全面,导致可能无法检查出重点问题,审计报告表述不清,审计评价模棱两可,责任划分不明确,致使审计质量不高。
(二)思想上不够重视或者存在误区
审计结果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管理层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不重视。很多学校虽然重视开展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但是都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对于后续审计结果的运用并不重视,存在“审”与“用”脱节的问题。比如,很少有部门会主动去关注审计结果的公示并将其妥善地运用到职能工作中,到最后真正了解审计情况的只有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再比如,审计结果的运用主体单一,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审计结果只与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部门有关,即使有些问题牵涉到其他职能部门,整改主体也是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部门,因此其他部门对于审计结果根本不重视。内部管理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虽然是对内部管理干部进行审计,但是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内管干部的管理,推进学校的依法治校,所以审计结果应适用于学校这个整体,审计建议也不应只是局限于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部门。
(三)协调和联动机制不完善
审计结果没有被充分运用的原因之一是审计联席会议成员之间、相关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联动机制和互相反馈信息的机制,单个部门运用审计结果时无法操作。比如,将审计结果运用于对领导干部的评价考核、奖惩任免等就需要人事部门、组织部门协商具体的操作方法,并及时沟通协调。如果相关的部门不能联手合作,那么审计结果的运用也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四)缺少相关的具体标准和实施办法
审计结果的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对审计结果的运用缺乏具体的、细化的实施办法,运用的程序、标准、评价指标没有细化和规范,缺乏操作性。
三、深化高职院校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创新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
学校领导、相关部门以及审计部门要不断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程度,除了关注“审前”“审中”以外,还要重视审计结果公示、审计整改、审计结果运用等一系列后续工作。分管审计部门的主要行政领导要提高责任意识,抓好该项工作,从内部管理和廉洁自律角度强调经济责任审计及其结果运用的重要性;要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审计工作,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工作执行力,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该项工作在群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审计结果运用的相关部门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抱着对学校负责的态度,结合部门自身的工作合法合规地运用审计结果。审计人员要突出重点,公正独立地发表审计意见,提出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结果的运用,加强对后续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人员、资源不足或是其他问题,审计人员要及时向相关领导反映并解决。
(二)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打造优秀的审计队伍
首先,要提高高职院校内审人员的职业素养,在整个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敢于指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清楚地界定责任。其次,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高职院校要对审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审计人员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意识,关注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再次,审计人员要从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和廉政自律的层面出发,有重点地进行审计,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客观性地发表审计评价,有预见性地发现风险,从内控、制度、体制等更高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保证审计质量。另外,审计部门也要关注文化建设,积极宣传经济责任审计,营造“严肃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审计结果运用”的氛围。平时在学习财务、审计相关知识的同时,对采购流程、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工程造价等知识也要有所了解。
(三)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协助工作,提升审计质量
针对审计人员数量不足、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繁重的难题,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外包或者引入外部审计机构,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审计人员的压力,扩大审计覆盖范围,而且还能提高审计质量,有利于审计结果运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当然,内审人员对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也不能松懈。如何选择第三方审计机构,如何督促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如何发挥第三方审计机构与内部审计部门的合力提高工作效率是内审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健全相关的制度规范,完善管理的依据,加强监督和管理的力度。比如,审计前选择哪一家外部审计机构,审计中外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各自的职责范围,双方以什么方式进行合作,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等,都需要有明确的实施办法和规定。
(四)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审计绩效
审计结果公示作为审计结果运用工作的前提,首先,高职院校应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方面的制度,增强其带来的刚性约束,扩大外部监督的范围和审计结果运用的范围。除了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也可将审计整改情况和整改进度定期地进行公示。同时,相关的部门还可以借鉴审计结果进行自查,及时填补管理漏洞,加强内部管理。
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创建一个进行协调和联动的平台,比如通过审计联席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定期交流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商议解决的办法,讨论审计结果的运用情况,制定或修订制度规定,通报最终结果并进行评价。比如,组织、人事部门应将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年度评比、选拔任免的依据;纪检监察部门应结合审计结果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对于审计发现的严重问题立案调查并进行追责;财务部门可以根据审计结果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加强对预算、资产、专项资金的管理;被审计部门针对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在职权范围内进行调查,及时整改,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等。相关的成员部门要将“审”和“用”结合起来,将审计结果确实地用到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将审计结果与领导决策相结合,发挥建设性作用,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绩效。
(五)建立相关评价体系,推动高职院校有效发展
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部门应该尽快结合部门职权范围制定审计结果运用的实施办法,对标准、程序等进行细化,加强其可操作性。相应地,审计部门应该与审计联席会议成员部门协商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比如对被审计对象、被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类和定级,对相关部门的整改情况进行考核,对相关职能部门运用审计结果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被审计对象和被审计部门的很多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就能被量化,计入业绩评定、年终考核等评价体系中,更有操作性,也能扩大审计结果的使用范围。
四、结束语
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监督内管干部及其所在部门的经济、决策、内控、绩效、廉政情况,对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做出评价,界定内管干部的责任。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发现、揭示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解决问题,更是为了对高职院校未来的内部管理和廉政建设起到防范、警示的作用。只有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才能达到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计影响,优化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决策,规范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