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

2018-11-23赵艳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肉鸡防治诊断

赵艳侠

摘 要 肉鸡腹水综合征在幼龄肉鸡群中普遍发生,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流行情况与季节有明显的相关性。了解肉鸡腹水征的发病表现、剖检变化以及发病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正确的诊断方式,进行对症治疗。

关键词 肉鸡 腹水综合征 症状 诊断 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1症状及诊断

1.1发病特点

本病冬春季多发,且死亡率高,其它季节少发病,且死亡率低;在性别上,公鸡比母鸡易感;在年龄上,多发于3~6周龄处于快速生长的肉仔鸡;在饲养管理上,饲养条件差、鸡舍卫生状况不佳的易发,发病率可高达10%~20%,死亡率达30%左右。

1.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食欲减退;3~5d后腹部下垂,有波动感,腹部皮肤暗紫色,发凉;呼吸困难;喜卧,不愿走动,走动时如企鹅状;大部分病鸡排白色或绿色稀便;体温正常或偏低。

1.3病理变化

腹腔内有大量的清亮淡黄色液体,液体量达200~500mL。心脏肿大而松软,右心室扩大更为明显,心壁变薄,心肌内外膜有出血点,心包积液。肝脏淤血肿大,表面可见结节性病变并覆盖一层灰白色或淡黄色半胶胨状薄膜。肾脏肿大充血。肺淤血、水肿,细支气管充血,毛细支气管萎缩。脾脏缩小。腺胃黏膜覆盖着一层白色糊状物。肠道淤血,在大肠段可见到不同程度的出血。

1.4组织学变化及测定指标诊断

心外膜水肿性肥厚,间质细胞增生;心肌水肿、肌纤维间有炎性细胞浸润。肝被膜增厚,间质结缔组织增生,门静脉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或空泡变性。肺软骨样和骨样小结节增多,肺小叶内毛细血管网淤血明显。肾小管坏死,近曲管内有脂肪积聚。脾、胸腺及全身淋巴组织中淋巴数量减少。患鸡血液中血红素含量提高,红细胞体积增大;白细胞中异嗜细胞及单核细胞明显增多,淋巴细胞减少。通过测定动脉压指数可推测在右心肥大之前发生的肺循环高压的程度;测定红细胞压积、测定肌钙蛋白含量,可以做出早期诊断。

2预防措施

一般初期病症不明显,到产生腹水时已为病程后期,治疗困难。故本病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1改善孵化条件

种蛋在缺氧条件下孵化,仔鸡易患腹水症,所以孵化器必须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种蛋密度应合理,蛋壳表面要干净,防止孵化和出雏过程中的环境不良。

2.2改善饲养环境

2.2.1控制好鸡舍温度

舍温过低,肉鸡的患病死亡率有增高的趋势,所以,肉鸡舍适宜温度为1~2 日龄时34~36℃,以后随着日龄增长逐渐降低,但后期舍温不宜低于15℃。

2.2.2严格控制光照

为了预防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可采用下述光照制度:3日龄前24h;4~21日龄6h;22~28日龄8h;29~35日龄10h;35日龄以上12h。

2.2.3改善通风条件

在确保鸡舍适宜温度的条件下,应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鸡舍内CO、CO2、NH3等有害气体及尘埃的浓度;随着日龄的增长,通风换气量也要增强;为保证鸡体高度处有足够的氧,应提倡使用自上而下的正气流通风。

2.2.4保持清洁卫生

要及时清理粪便,勤换垫料,防雨防潮,保持舍内清洁;要定期消毒,搞好卫生。

2.3科学饲养

2.3.1早期限饲

一般在2~3周龄时,使用低能日粮,或使用高能日粮但限制饲喂,平均限饲量27%为宜,这可使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降低,而使鸡的生长速度不受影响;也可以用粉料代替颗粒料以达到限饲的目的。

2.3.2科学配制日粮

降低日粮营养水平,在3周龄以前饲喂粗蛋白21%,代谢能11.55~11.97kJ/kg的日糧;3周龄后转为粗蛋白23%,代谢能13.02kJ/kg的日粮,可降低本病发病率。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 0.5g/kg饲料,维生素E 250IU/kg;在饲料中添加0.3mg/kg有机硒,并保持钙磷平衡供应,均有助于预防肉鸡腹水综合征。在配制日粮时,适当降低 —丙氨酸含量,增加L—精氨酸含量,可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在日粮中用NaHCO3代替部分NaCl,以降低食盐含量,但应注意酸碱平衡。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和磺胺类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准确、适量。饲料中添加适当药物,如亚硒酸钠、山梨醇、脲酶抑制剂、除臭灵和维生素等都可减少腹水综合征的发生。

2.3.3防止饲料中毒

严禁使用变质饲料,不可用发霉的植物秸秆做垫料;要及时清理料槽,防止剩料霉变;在日粮中添加水合硅铝酸钙纳可有效防止中毒。另外,还要防止饲料脂肪中的多聚氯苯、豆粕中残留的乙烷等中毒。

2.3.4控制饲养密度

肉鸡适宜的饲养密度为:1~2周龄30~40只/m2;3~4周龄20~30只/m2;5~8周龄15~20只/m2。

2.3.5减少应激

肉鸡生长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任何不良因素的刺激都会使鸡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因此,在清粪、换垫草等操作时,应尽量减少这些应激因素对鸡群的影响,并喂饮电解多维以预防或缓解应激反应。

3病鸡的治疗

发生本病后单纯治疗效果不佳,采取下列措施可降低死亡率,减少损失。

(1)挑出病鸡,用针头刺入腹腔,先抽出腹水,然后注入青链霉素各2万IU,经2~4次治疗可使部分病鸡康复。

(2)让病鸡首先服用大黄苏打片,以清除胃肠道内容物,然后按剂量喂服维生素C和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3)给病鸡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0.1mL或服用利尿剂,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用二羟苯基异丙氨基乙醇(剂量为2mg/kg体重)给1~10日龄幼雏饮水投药,可扩张气管和降低肺循环阻力;用毛花丙苷(剂量0.04~0.08mg/kg 体重)肌注纠正心衰;腹水较多者灌服硫酸钠(剂量1.4~2.8mg/kg体重)泻下,连用2~3d。

(4)对重症者可用双氢克尿噻每只鸡半片、维生素C 10mg灌服,2次/d,连用3d。

(5)若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水综合征,可采用氟哌酸、氯霉素、硫酸新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其原发病。

(6)中医认为腹水症为虚症,如果使用中药主要以健脾利水、理气补虚为主进行治疗。

4结语

肉鸡腹水综合征与多种因素有关,本病的发病原因及机理较为复杂,也没有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要从改善孵化条件、改善饲养环境、科学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选育对缺氧和腹水征都具耐受性的品种或品系是控制本病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泽思.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6(10).

[2] 王斌;张乐颖.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与防治[J].中国家禽,2013(18).

猜你喜欢

肉鸡防治诊断
肉鸡腹水咋防治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肉鸡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