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2018-11-23黄若虹

消费导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

黄若虹

摘要:随着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和个人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也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凭借申请上的简洁性、使用上的便利性及还款上的灵活性,信用卡消费迅速成为顾客最钟爱的消费方式之一。在银行信用卡业务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风险也在不断滋生。这些风险因素不仅可能危及客户和银行利益,还会制约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授信规模整体收缩的大背景下,信用卡行业的风险防范更加值得重视。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通过比较和总结银行信用卡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和问题,结合具体实际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信用卡业务 刷卡消费 风险控制

一、银行信用卡业务内容及市场现状

传统的银行信用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申请人,发行可透支的银行卡片用于取现及日常消费,并提供一定天数的免息期限和分期还款等服务,以收取相关费用的业务。这是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基本形式,也可以称为狭义上的信用卡业务。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及金融创新的进行,银行信用卡业务在原有基础上还衍生出众多门类,包括随卡个人信用贷款(如浦发万用金、交通好享贷等)、特惠商品分期、汽车,车位分期、以及市场活动和渠道拓展等。新兴的信用卡业务极大地丰富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内容,在给银行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给广大客户带来了实惠和便利。因此,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拓展信用卡业务,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信用卡市场。从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我国第一张信用卡,到2017年中国信用卡存量达到5亿张,信用卡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近10年以来,无论是信用卡用户数量还是授信总规模。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以某商业银行南宁分行信用卡部为例,自2013年成立以来,5年间累计发卡超过60万张,年均增长超过100%,在新二线城市中可谓成绩斐然。

尽管我国信用卡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我国信用卡市场潜力仍然巨大,还有待进一步发掘。然而,一些风险因素与负面问题的存在,给我国信用卡行业的美好前景蒙上了一丝阴云: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一些银行不断降低发卡门槛,盲目扩增授信额度,导致风险激增:第三方机构如信用卡代办中介、POS机、小额贷款公司的进入,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一些银行信用卡业务员违规操作,持卡人逾期、赖账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前信用卡市场上的风险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不仅无法实现行业继续进步,还将导致市场环境恶化,给客户和银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银行信用卡业务存在风险及类别

以信用卡发卡银行为主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信用卡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不同类别:

(一)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按照发生风险的位置不同,可将信用卡业务风险划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指在发卡银行内部操作不当而产生的风险,如虚假宣传、不实注记等。外部风险是指由于发卡银行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恶化而产生的风险,如中介办卡、刷卡套现等。内部风险可通过完善银行内控体系,明确操作流程及责任等方式化解:外部风险则需要客户、银行、司法、监管机构共同配合防范。

(二)发卡风险、用卡风险和逾期风险

根据风险发生在时间序列上的不同,可将信用卡业务风险划分为发卡风险、用卡风险以及逾期风险。

1.发卡风险

发卡风险是指发卡银行在进行客户画像、進件审批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任何一家银行在实施信用卡获客活动前,都会进行客户画像以确定目标客群,明确准入门槛,这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出于抢占市场或应对考核等目的。还是会有一些银行或个人,调低准入门槛,接收不符合进件要求的申请。这类风险产生于信用卡业务开展的源头。危害巨大。

在明确准入条件及目标客群后,就要利用不同进件渠道开展获客活动。目前,各家银行的获客渠道主要有线上、线下两种。线上渠道包括银行官网、APP、微信公众号以及线上获客合作平台(如微信、支付宝等APP申请入口),银行自有线上渠道处于可控范围内,而对线上合作平台,尤其是属地外线上合作平台的监管约束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这一渠道往往是风险高发区域,问题主要表现为夸大宣传诱导客户办卡,渠道链接被中介利用等。线下渠道包括银行独立信用卡部门路演获客、销售地推,以及银行分支机构柜台办理等。对于路演获客和分支行柜台办理,风险容易产生的地方在于客户为主动上门,工作单位亲核亲访步骤缺失;销售陌拜地推受从业人员个人素质影响较大,一些信用卡营销人员在利益和业绩压力的驱使下会放松进件要求,甚至铤而走险与中介合作。

进入审批阶段,线上获客与路演获客为系统直接批核,受技术水平及大数据质量制约;人工审批过程中,需要销售主管、进件管理、电核、反欺诈、合规及审批岗位协同配合,中间任一环节存在缺失或懒惰都将导致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2.用卡风险

用卡风险是指客户在取得卡片后,使用信用卡的阶段可能产生的风险。即使是符合办卡资质的客户在取得信用卡之后,由于自身金融、法律知识储备不足,风险意识淡薄,也有可能利用POS机进行套现、养卡等活动。还有一些客户,由于自身防范意识薄弱,对卡片及密码管理不到位,而存在卡片被盗刷的风险。因此,银行仍需对客户日常用卡活动持续关注,包括客户刷卡消费场景、刷卡金额、刷卡频率等。

3.逾期风险

逾期风险顾名思义是指客户进行刷卡消费后不能按时足额还款的风险。逾期行为分为主动逾期和被动逾期。主动逾期是指客户在申请信用卡时不以日常消费为目的,而是以套取银行资金为出发点,在取得信用卡之后将卡片额度刷出,并不打算到期还款的逾期行为。这类风险客户对银伤害极大,但是可以通过排查征信记录及大数据分析将其尽可能的排除在目标客群之外。被动逾期是指由于客户有按时还款意愿,但是由于消费观念超前且还款能力有限,无法足额偿还欠款的逾期行为。随着消费金融与居民日常生活的不断贴近,信用卡客群趋于年轻化,各家银行也纷纷推出针对年轻群体的信用卡产品。而年轻客群,尤其是初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尚未形成健康成熟的消费观念,易受虚荣攀比心理的影响。因此容易造成超前消费。进而产生逾期风险。

(三)其他风险

其他风险是指在由于技术原因及行业发展阶段限制,暂时没有完全显现为人们所注意的风险。这类风险起于微末,往往是与社会风俗、行业惯例与客户观念相关,一旦集中爆发。必将波及甚远。

三、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产生原因

信用卡行业风险的产生是市场整体环境下各方参与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各自角度分析,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自身监管不到位

作为信用卡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银行不仅是信用卡的发行机构,同时也是防范信用风险的排头兵。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利益驱使下,一些银行没能守住准入底线,违规开放进件口子,放松审批要求,这无疑为信用卡业务的开展埋下风险隐患。另一方面。信用卡营销人员线下推广是多数银行信用卡进件的主要来源,销售人员整体素质直接关乎银行信用卡业务开展的质量。某些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培训机制落后,却急于扩大市场份额与信用卡业务规模。从而造成信用卡从业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业务技能欠缺,甚至是职业道德的缺失。此外,有的银行片面强调新客户的获取,而在风险管理上存在惰性,不能及时更新客户信用状况与消费信息变动。甚至为了眼前利益放任客户套现行为,或是为了完成催收任务,随意减免偿还金额等,这些行为都是风险滋生的温床。

(二)客户金融知识匮乏、风险意识薄弱

通过信用卡销售及客服人员的反馈,很多想要申请信用卡的客户。甚至是相当比例的持卡客户对信用卡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能够先消费后还款”阶段,而对于免息期限、取现费用计算、账单,还款设置、最低还款额计算以及逾期违约责任等信用卡重要条款内容及含义缺乏清楚认知。其次,许多客户在申请信用卡时仅关注额度高低,而不考虑自身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有些客户为了获取高额度的信用卡,甚至不惜与中介进行包装、代办合作,置个人信息与用卡安全于不顾。此外,还有一些客户在收到卡片之后,由于额度或激活原因将卡片随意丢弃;或者决定不再使用卡片之后,不去将卡片注销,这些行为都可能引发卡片被盗用的风险。

(三)征信体系及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仍然任重而道远。虽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系统”的出现对于失信人员有一定震慑作用,但是在执行层面还不能有效实施,对失信人员的惩治措施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银行现阶段开展信用卡业务的技术手段还相对落后,在用户画像上还需要很大程度借助第三方机构大数据信息。营销前端信息录入及后台处理设备老旧,急需更新换代,有些银行还在使用纸质进件。

(四)监管体系不完善

信用卡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监管体系的保驾护航。虽然信用卡行业历经了三十余年的不断发展,但其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落后,距离成熟市场仍有差距,因此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自律行规。市场风险监管依赖人民银行及银监会行政指导;在社会监管方面,由于社会大众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且信用卡涉及个人隐私。因此无法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具有滯后性,不能有效地防风险于未然。

四、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银行信用卡业务开展过程中不同风险产生的不同环节及具体原因,下面提出几点防范化解风险的建议:

(一)完善银行自身风控管理体系

1.强化发卡渠道管理

对于线上渠道。严格把控合作平台的资质和征信状况,利用大数据了解合作平台客户资源构成,并对链接布放具体位置、宣传用语做出明确约定:定期向合作平台反馈发卡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严格执行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规定及考核标准,对于不满足准入资格的线上平台,坚决拒绝合作;对于到期未达标的合作平台。坚决下线。对于线下渠道,明确销售人员展业区域及目标客户,在开展获客活动前,制定合理的营销计划与冲刺目标。

2.强化从业人员管理

信用卡从业人员既包括前端销售人员,也包括后台维护人员。对从业人员的管理首先要从教导培训上入手,使相关从业人员都能够明确岗位职责,清楚员工红线,并能够严格按照信用卡业务办理流程及规定开展每日工作。在职场中营造合规至上的企业文化与工作氛围,使每一个信用卡从业人员都能体会到风险防范的紧迫性与日常性。定期开展榜样学习与案例警示,使从业人员能够从身边的例子中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责任与义务。

3.强化后续用卡管理

在做好新客户开发工作的同时,维护好现有客户资源。根据客户用卡情况。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和随机上门拜访。一方面审核评估其信用资质。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配套产品及服务的营销。开辟新领域。对于有逾期问题的客户,需要积极与其沟通,了解其逾期原因及还款意愿。在明确告知客户还款责任与违约后果的同时,根据银行相关规定及客户实际情况。协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

(二)增强信用卡客户风险防范能力

1.加强金融知识学习

客户在申请信用卡之前,应对所申请信用卡准入门槛、年费政策、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基本内容有一定了解。客户可通过向银行信用卡营销人员询问、网点柜台咨询以及银行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获取上述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留意信用卡相关新闻。在遇到信用卡相关问题时,应及时向银行工作人员求助。客户可通过以上途径增加金融知识积累,增强风险识别能力。

2.树立个人隐私保护及风险防范意识

客户从申请信用卡阶段开始就应当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选择银行正规的申请渠道申请信用卡产品及服务:在日常刷卡消费过程中,尽量选择大型正规消费场景;遇到还款困难时。可首先选择分期还款或偿还当月最低还款额的方式。减轻还款压力。远离信用卡代办中介及养卡、代还公司,杜绝套现或骗取银行信用卡授信额度的行为。同时注意保护信用卡相关信息,如卡面信息、短信验证码及查询交易密码等。

3.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及用卡习惯

由于信用卡消费具有“先消费,后还款”特性,因此在当期不具备消费能力的客户也可以通过信用卡支付的方式购买到心仪的商品。但是,客户在进行透支消费之前,应该对未来预期收入和自身还款能力有清楚的认知,从而避免在后期给自己带来无法承受的还款压力。在社会上,尤其是年轻群体中,更应提倡勤俭实用,反对享乐主义。在利用信用卡进行消费之后,养成按时还款,诚实守约的好习惯。

(三)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

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兴起。银行信用卡业务与新科技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多。科技创新不仅为信用卡业务开辟了新的获客渠道,丰富了信用卡卡片功能,还为信用卡安全保障和后台操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当今世界的科技水平日新月异,银行信用卡业务也应保持与时俱进,积极同先进技术相结合,以走在时代的前沿,维持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策略,也将对银行未来的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银行应始终保持进取姿态,持续推进与新技术、新方法的深入结合。

(四)健全立法监管体系

针对信用卡行业立法和监管上存在的不足,未来应在这些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立法上,不仅需要考虑对当前市场的规范作用,还需为行业今后的发展预留空间;在监管上,积极引入多元化监管体系,促进市场上的信息资源的流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收益与风险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只要能够正确认识信用卡行业现阶段所处的位置及存在风险,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化解措施,就能够使发展的天平朝利好的方向倾斜,使信用卡业务更好的为人民生活和银行生产服务。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规范流程及建议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刍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与风险控制研究
民间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