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倒地讲啥语?

2018-11-23魏涵

世界博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印地语官方语言精英

魏涵

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前者作为殖民时代遗留的文化符号,代表了进步、文明和尊贵;而后者作为原著语言,糅合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记忆和草根文化,成为了民族身份的象征。

实际上英语在印度的普及率远远没有外界想象中高,英国《金融时报》估计最多只有5%的印度人真正能说英语。

长期以来,印度国内社会围绕英语和印地语的使用存在着诸多分歧。英语是印度精英教育的基本象征,用英语沟通在一些人眼中代表了使用者的良好教育和尊贵身份,但在一些人眼里也成为了脱离民族根基的崇洋媚外;而由于印地语有更为广泛的民众基础,也是平民教育的通用语言,一方面被视作印度的民族根基和历史灵魂,但另一方面也是低质教育、草根文化的象征。印度语言情况复杂,英语和印地语在数百种语言中突出重围,成为国家官方用语,见证了不同语言政治地位的争夺,同时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官方语言博弈。

官方语言的确立

印度语言数量众多,是全世界语言数量第二多的国家,拥有约780种语言,位列巴布亚新几内亚之后。2018年6月,印度官方公布了2011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语言使用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印度总人口中有43.63%以印地语作为母语,约5.3亿人,而其他主要母语人数按比例依次为孟加拉语(8.3%)、马拉提语(7.09%)、泰卢固语(6.93%)、泰米尔语(5.89%)、古吉拉特语(4.74%)、乌尔都语(4.34%)、坎纳达语(3.73%)、奥迪亚语(3.2%)、马拉雅拉姆语(2.97%)、旁遮普语(2.83%)。此外,调查数据还显示印度第二语言掌握率为31.49%。

印度政府在语言系统如此复杂的背景下,于突破和妥协之中确立英语和印地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印地语与梵语一脉相承,在民族主义者眼里是正统的载体,被圣雄甘地和其他国大党领袖和社会精英一致认为具备国“国语”的地位。但在1947年印度独立时,国内民族矛盾以语言冲突为之一表现,溶解了之前精英们所塑造的印地语“国语”的正统地位。诸多母语非印地语的地区担心印地语如果被赋予“国语”地位,他们本地区的合法权益将会被侵蚀。在此忧虑的驱动下,反印地语运动频发,政治精英们出于稳定和协调的考虑,在1950年印度首部宪法中抛弃了“国语”这一易激化民族矛盾的用语,改而使用“官方语言”这一较为温和中立的词汇,并确立了英语和印地语的官方語言的地位,成为联邦政府在处理官方事务的主要两种语言。

之后,印度政府不断通过立法确立本国的语言政策,以缓和国内因语言冲突引起的语言矛盾。1950年印度宪法确立了英语和印地语的官方语言地位,1963年《官方语言法案》延长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地位,并强化了英语和印地语的官方用语的地位,《1968年教育法案》确立了著名的“三语方案”。根据“三语方案”,印度国内印地语地区的学校需要向学生同时教授印地语、英语和另外一门印度语言,而非印地语地区需同时教授本地语言、印地语和英语三门语言。而从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印度双语使用者的人口比例约为26%,可见“三语方案”并未在印度全国范围内得到落实。该法案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迎合卡纳塔克邦、安德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等南部非印地语地区的政治诉求,尽管如此,泰米尔纳德邦至今未贯彻中央政府颁布的“三语法案”。

英语教育与社会地位

2012年,印度电影《印式英语》上映后大放异彩,影片了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莎希通过刻苦学习英语,赢得了家人的尊重。片中莎希学习英语成为了她追求平等和独立的标签,而以前不会说英语的女主角却是家人嘲笑的对象,可见英语在印度是一种代表进步和身份的符号。然而,在2017年宝莱坞电影《起跑线》中,虽然英语仍然是良好教育、尊贵身份的象征,但是印地语作为公立学校的教学用语,在故事的最后成为了男女主人公冲破禁锢、追求本质的象征。

两部电影上映时间相隔五年,故事主线同为印度民众在印地语和英语所代表的不同符号之间的挣扎和选择,但英语在《印式英语》中占据了政治正确的地位,而印地语则在《起跑线》中夺取了道德高地,反映了印度国内社会在以英语和印地语为媒介的社会认知中的分歧。

目前在印度,熟练掌握英语的人口比例大概为4%,与印度第一大语言印地语使用人数相比虽然相去甚远,但从绝对数量看,其总数在美国和加拿大之外最大,作为一门外来语种有着不菲的影响力。英语最早通过教士传教进入南亚大陆,而后由英国殖民统治者通过东印度公司进一步在印度扩散。在英国统治印度期间,殖民者在印度本土精英阶层推广英语,试图以此扩大英国在印的影响力,增强其对精英的控制。大学英语教育在19世纪相继在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展开,印度本土精英们逐渐将英语接纳为一种代表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英语也由此成为了政府公务、社会精英和公立媒体的通用语言。

印度独立后,由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英语只能在社会中、高层部分群体中普及并被熟练掌握,强化了英语作为尊贵身份的象征形象。印度的教育系统非常重视英语教育,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能学习英语,一般需要完成高等教育才能熟练掌握英语。印度的初等和中等教育辍学率较高,仅有约34%的印度人能完成中等教育,而继续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更低,因此能继续高等教育并熟练掌握英语的学生在印度总人口中凤毛菱角。

此外,印度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对英语教学的投入不一样,好的私立学校倡导沉浸式英语学习,致力于打造全英语的学习环境,因此私立学校的学生英语水平总体优于公立学校学生。私立学校因教学资源好,入学费贵,入学要求也高;而公立学校受政府支持,资源不及私立学校,但是学费低。因此,家庭条件好的父母优先将孩子送去私立学校就读,而家庭条件较差甚至贫困的学生只能去公立学校接受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家庭背景差异体现在对公立、私立教育的选择,而又进一步体现在学生的英语水平之中。

由于熟练掌握英语的人群在印度占比较少,且掌握一定的稀缺资源,因此这类群体在印度社会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英语因此也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印地语与民族文化

作为印度第一大语言,印地语在印度无论从通用范围,还是从文化角色来讲,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在印度,以印地语为母语的人数大概占总人口的44%,而以印地语作为第二或者第三语言的的人数比例也达到12%,因此掌握印地语的人口比例达到56%,规模和影响可见一斑。此外,印地语与作为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梵语同使用天城体书写,血脉相承,是印度传统文化的正统载体,构筑了印度民族的文化向心力。

印地语属于印度-雅利安语支,同在该语族的还有梵文、印地语、马拉地语、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奥利亚语、旁遮普语、阿萨姆语、克什米尔语、信德语、尼泊尔语等印度境内的民族语言,其中不少语言都在印度有着相当的使用规模。印度境内的语言虽多,但不少都属于统一语族,将印地语设为官方语言之一,这对于语族内的语言学习有着不少便利之处,有利于政府推广其多语言政策,也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增強民族团结。

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纵深的需要,英语逐步在印度国内社会获得越来越多的青睐。英语在印度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更便捷地将世界与印度联结了起来。但与此同时,英语也对印度的民族社会凝聚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首先,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缺乏对印度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而且由于语族不同,与印度本土的其它的语言之间连接较弱。其次,英语社会角色的拓深也加大了因素社会阶层分化的鸿沟。由于中下层民众接触优质英语教育资源有限,总体英语水平不如精英阶层,在就业竞争时也天然地缺乏了英语语言优势,阻碍了阶层流动,加剧了社会分层。最后,英语的过度使用也造成社会畸化。西方文化以英语教育为载体被灌输至印度民众,对印度精英的意识形态、价值判断等行程深远影响,易造成精英阶层“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影响印度的社会形态和发展模式。

英语和印地语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度政治协调妥协后的产物,代表着迥异的民族记忆和文化特征。近年来,英语在印度的强势地位越发引起政府的警惕心理,因此政府自20世纪后期以来推行了不少措施,强化印地语市场的培育。除了强化印地语使用的规范性,印度政府还致力于通过增加印地语教育资源、利用宝莱坞和瑜伽等文化娱乐产品对内强化印地语官方语言地位,对外推广印度文化。此外,莫迪在主政印度后推出了一系列印地语优先的政策,对于强化印地语地位、平衡英语影响力将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印地语官方语言精英
去英语化!印度开始用印地语教医学
它们都是“精英”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推进高校教改发展加强英语人才培养
印度愿花40亿推印地语“入联”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英语将不再是欧盟官方语言
语言的自由与限制:美国官方语言争议的历史学视角
世纪之交的印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