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寨:一座村庄与一种绵延不断的技艺
2018-11-23王广乐刘小利
文/王广乐 刘小利
摄影/周西娟
雄安新区安新县县城东南方向有这样一个村庄,曾以“四门四藁四吊桥”的村庄格局独步白洋淀,又以传承千百年的造船技艺而闻名于世。
这就是马家寨,一个可以触摸岁月,品味情怀的地方。
马家寨,曾经的屯兵水寨
马家寨又名四门寨,别称的由来是因为这里世代流传着七个字——“四门四藁四吊桥”。关于这个“藁”字,是有不同解释的。“gǎo”究竟是哪个字?我们也不确定,但它的指向是明确的,就是架在村口跨街的阁楼。那个时候,这里是一座水乡古寨,四个寨门高耸,门外宽阔的护城河上,吊桥白天放下供人通行,晚上则高高吊起,城楼上警卫警惕地监视着外面的动静……城门、护城河、吊桥这些古代战争场景里经常出现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为这个有故事的村庄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马家寨人刘小利和刘国乐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这个位于白洋淀边的村庄。
顺着新修的水泥路,一路向东穿过一排排红砖平房,前面出现一座水泥桥,桥下是一条宽阔的沟壕,约有八九米宽,三四米深,小利说桥下的大深沟就是当年的护城河。如今,新房子都修到了护城河外,新村面积也不知比老村大了多少倍。
刚过桥,脚下的路便陡然向上抬升了一两米高,路两旁的房屋也齐刷刷由砖红色变成了砖青色,让人有种一步跨入历史深巷中的感觉。回望来路,桥那头的新房子显得不再高大,它们犹如站在台下接受检阅的部队,这边的老房子好像居高临下的指挥官,新房与老房之间隔着一条护城河默默对视着,这座桥成了它们之间联系的纽带。小利介绍,老村之所以地势高,一方面是因为修护城河时取土垫高的缘故,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去数百年间常发大水,土坯房被洪水泡倒了,新房就在塌平的土坯上再建,老村也就越抬越高。
村里的街道不是正东正南的,或许是因为地势或者河流走向的原因吧。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把村子划成四块,东街与南街之间又有路相通,独立构成一条小的内环路。这些主街哪条都有四米多宽,宽敞通畅,出入十分方便。如此简单但又分明透着不简单的布局,与周边的水区村落截然不同。
据《安新县志》记载,马家寨初建于宋代,是屯驻水军之所。那时的白洋淀处于宋辽边界,为抵御辽军的入侵,镇守此地的副节度使何承矩及宋将杨延昭大搞“塘泺防线”,淀淀相通,工程浩大,“发诸州镇兵一万八千人给其役”,“戍率三千人乘船百艘往来巡逻”。这么多战船的建造和维护,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处在白洋淀腹地的马家寨位置适中,东、西、北三个方向都能驰援,于是马家寨便挑起了宋军水师船只的建造和维修的重任,而这个军事基地也就拥有了“四门四藁四吊桥”的格局。
水乡的农家小院 摄影/续铁标
街头的偶遇 摄影/李 勇
摄影/杨亚文
摄影/李 勇
摄影 /李 勇
摄影/杨亚文
刘国乐说顺村东出了护城河,有一片四面环水的高地,那里可能就是当年造船的船坞……
顺着一条小胡同,我们走入村子“内环”那个核心地带,这里有一大片清一色的青砖平顶老房子,都是典型的白洋淀房屋样式,一二百户人家挨挨挤挤,好不热闹。这里曲径弯弯,胡同与胡同彼此间互通往来,不管如何曲折细窄,也不管怎样右拐左扭,最后都能通向主街。一个个窄小的院落,透露出淀区人对寸土寸金的精打细算。
时光一下子倒退回一千多年前,就在这四条街道上,就在这几百个庭院里,晃动着数不清的身影,一座座通红的炉火,裹挟着叮叮当当、音韵铿锵的铁锤敲击声响,锛、凿、斧、锯,在匠人有力的大手中,发出带着生命热度的或沙哑、或刺耳、或急促、或重钝的声音……就在这里,为大宋水师输送着一条条上好的战船。
如今,书写村寨气壮山河、豪情万丈的气象已无处寻觅,留下的老房都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即使这样,许多院子也早已无人居住,只见榆树茂盛,粗壮的的香椿树参天而立。
对老房子有着童年记忆的小利与国乐,心中有种期待:这里的上百户成片老房子被保存下来,伴随着“四门四藁四吊桥”——四门寨的传奇故事,成为不可多得的白洋淀水乡民居古村落博物馆。
排舱艚舫,造船之乡的林林总总
古白洋淀曾是古黄河北决入海的流经之地,直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南移,留下它派生出的许多支脉河流,如滹沱、浣、滱等水,仍旧沿着黄河故道进淀入海,所以白洋淀便有了“九河下梢”之称。
有河就会有船,白洋淀的船最早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但白洋淀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考古发现说明这里很早就有人类活动。人类制造和使用船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禹的时代,司马迁《史记·河渠书第七》中写道:“《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门不入。陆行载车,水行载舟……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中写道:“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明确记载了荆轲取道白洋淀刺秦的事。
据史料记载,白洋淀造船业的兴起始于北宋。当时执政边关的何承矩给皇帝的密奏中提到,太宗“置砦一十六,铺百二十五,廷臣十一人,戍卒三千余,部舟百艘,往来巡警,以屏奸诈。”如此庞大的水师,肯定聚集着相当数量的造船工匠,这是有文字记载最早的造船人。
马家寨是屯军的水寨,造船业,从宋朝发端,历经元、明、清、民国,直到现在。特别是清朝白洋淀航运的兴盛,从天津到保定的航道200年不衰,极大促进了马家寨造船业的发展,马家寨的造船业也成为了内河航运文化的一个重要节点。
摄影/周西娟
摄影/杨亚文在马家寨,造船工匠随处可见。
马家寨人造的船,种类繁多,名称也独特。
小型船分为三种,共同的特点是个头小但行动灵活,长度一般不会超过4米,统称“排子”。放鸭子的叫“鸭排子”,打猎射鸟的叫“枪排子”,放鹰捕鱼的自然叫做“鹰排子”。鸭排子最小,3米长,1.5米宽,0.25米深,没有船,船轻吃水浅,便于在浅水中驱赶鸭群。鹰排子最大,比鸭排子长1米,比鸭排子略窄、略深,船身窄长,船形如梭,速度很快,可以在浪尖上穿行,不怕风浪。最有传奇色彩的当属枪排子,专门用于打猎,捕杀大雁野鸭。不管是康乾二帝到白洋淀“水围”,还是闻名中外的雁翎队,都是使用这种船。枪排子和鹰排子长度相仿,但前宽后窄,船头齐平,主要为了便于放置猎枪——大抬杆,而且在有水草的水面上划动也不会发出什么声响,就是靠着这一点,船才能慢慢靠近十分警觉的野鸭、大雁。枪排子上共装有两支猎枪,一支高,一支低,打猎时要先放位置低的那杆枪,待水鸟闻声惊起之后,才放位置高的另一支。第二枪一响,无数铁砂呈扇子面形从枪膛里飞出,往往会射落很大一片鸟。甚至有用大抬杆一次打猎收获过满满一船野鸭子的记录。不过也出过事故。有人购得马家寨的枪排子去打猎,不小心装错了火药,结果枪炸膛了,被火药熏炸得满脸乌黑,从此之后落下个“麻子”的绰号。
中型船共四种,特点是以舱数为名,有三个舱的叫“三舱”,有四个舱的叫“四舱”,以此类推,是水乡人的生活用船,供渔民们捕鱼、运鱼、挟泥、打苇、拉网使用,其中三舱最小,五舱最大。三舱和四舱还各分大、小两种型号,为捕鱼专用船。三舱的长度在4米到4.5米之间,宽1.5米,深0.3米,载重0.5-0.7吨;四舱长6-7米,宽1.8米,深0.4米,载重0.5-1吨。六舱比四舱长0.3-0.6米左右,略宽,除了捕鱼之外,主要用来挟泥、打苇,还有拉网,是以前人们使用最多的船。五舱又叫“鱼驳子”,体长可达10米,是舱类船中的巨人。因为要运送活鱼,所以它的第三个舱和第四个舱都设计成“活舱”,用活水来养活鱼。
今天,白洋淀人使用四舱最多,捕鱼、运货,在淀水上穿梭往来,继续承载着白洋淀土生土长的渔民和旅游服务人员的生活重托。
另外还有纯粹“以船命名”的船,例如“卡船”(这里读qiǎ),除了购买必需的生活物资外,船中人几乎从不上岸,长年漂泊在水上,纯粹的水上人家。过去有句俗语叫“嫁女别嫁卡船上”,一语道出其中的艰辛。
省级白洋淀传统造船技艺传承人姜琳祥按照15∶1的比例制作的精美船模 摄影/赵克琪
《安新县志》里,还记载着许多种大型船只,像“艘”“航”“罾”“渡”“拖”“旅”等等,它们有的已经被历史彻底带走了,有的行将消亡,有的变身为钢铁之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自己的水上航程。还一种叫“救命船”。它和普通渔船的最大区别,一是船的底部嵌着两根拖床(拖床是白洋淀的一种冰上交通工具)下面才会有的铁条,二是划这种船不用桨,而是使用撑拖床的撑杆,撑杆一头套着由一个弯钩和一个尖刺组合成的复合式铁件,有点像水浒传里徐宁的钩镰枪。每到冰河将开之际,如果有人不小心落水,那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开河的冰已经酥裂,随扒随裂。这时村里人听到喊救命声,就会合力架起救命船,抬到岸边,用撑杆撑着去救落水者。过去,每个纯水村几乎都有救命船,它们往往是村民集资或由村里的士绅出资修造,放到村中显眼且不碍事之处,大人会嘱咐孩子不要乱动船上的物件。在村民眼里,船的一头连着性命,是不能亵渎的。
摄影 /李 勇
除了“舱”和“排子”,白洋淀还有许多种大型船只,其中承载货运的“艚”、负责客运的“舿”和后来居上的“画舫”最有特点。
“艚”俗称“对艚”,是白洋淀最大的运输船,由两只一头平的船对接而成。对接处用缆绳连接,航行时如果河窄弯急,可以解开缆绳分开行驶,掉头、拐弯都很方便。大型对艚有45米长,4米宽,1.2米深,载重量可达百吨,是津保内河航线上常用的大型运货船。1860年清朝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天津开埠通商,对艚在保定到天津的内河航线上成为重要的运输船只,将砂糖、面粉、煤油及洋杂货由天津运往保定,再将芦苇制品、小麦、棉花等农副初级产品和土特产品由保定运回天津。
“舿”和“舫”都是客船。舿俗称“舿子”,是一般的商用客船,船有7-9米长,3米宽,0.5米深,船上建有木棚,棚内分上下铺,用隔扇隔成小间,不怕风吹雨淋。“画舫”是水上游乐专用大船,将中国古典建筑的雕梁画栋工艺与船进行了完美对接。龙舟(不是端午节比赛用的龙舟)可以说是画舫的顶级版产品,从乾隆的御用龙舟到白洋淀造船有限公司制造的2014年北京APEC会议接待各国元首的龙舟,它们都出自不同年代的马家寨造船人之手,每一艘都造型典雅,精美绝伦。
《安新县志》里,还记载着许多种大型船只,像“艘”“航”“罾”“渡”“拖”“旅”等等,它们有的已经被历史彻底带走了,有的行将消亡,有的变身为钢铁之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自己的水上航程。
马家寨的三个造船“状元”
关于马家寨,有这样一个传说:本来马家寨是可以出状元的,只因为一个外地人到白白洋淀寻宝路过马家寨,看出这是一方宝地,又在新安城东南角上的魁星阁里,看到魁星手拿着毛笔正在点状元元呢,笔尖所指正是马家寨!于是他伸手将魁星手里的毛笔头轻轻一捏,笔头成了扁形的凿子状,所以马家寨没出出文状元,却成就了一代代手拿凿子的造船状元。
这是个无处考证的传说,却也真实地道出了马家寨人专注造船,技艺精湛的特点。马马家寨,还真有几位令人称道的造船“状元”。
摄影/赵克琪
姜琳祥用船模为后人留下更多记忆
在马家寨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洋淀传统造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姜琳祥家中,挨墙的三层大展架上摆放着二三十艘大大小小的白洋淀船只模型,这些全部按照15:1的比例缩小制作完成的有帆有桨、舱门能开能闭的精致船模,静静地倾诉这个“造船之乡”的今昔往事。
姜琳祥,1939年生人,10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去天津干杂活——“供作”。心灵手巧的他从父辈那里传承了造船技艺,秉持工匠精神,在造船这个行当干了七十多年,经他手造出的船数也数不清了。
跟随姜老爷子多年的工具箱
摄影/赵克琪姜琳祥和儿子姜铁桥一起制作排船
如今姜老爷子已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谈到造船依然是兴奋无比,一桩桩,一件件,记得清楚,说得明白。他说,四门寨的木匠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学手艺全靠眼看心记。虽然人人都有一手造船的技能,但要想学好学精,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拿工具来说,这些锛、凿、斧、锯、钻、刨子……哪一样不是工匠们自己从铁匠铺定做、自己用磨刀石磨好的。过去小学课本里有篇课文叫《鲁班学艺》,说得真对,什么时候自己手里的家伙会使了,好使了,也就离出徒不远了。他随手拿起一把刨子让大家看,刨子刃竟然是弧形的,这和旱木匠用的刨子确实不同。他用的斧子,一面和平常的斧子一样,另一面竟然是直上直下的,好像是一把普通的斧子被从中劈开似的。他拿起另一把斧子,朝一根挺粗的铁丝砍去,“叮”的一声,铁丝一下断为两截……
老人说,清朝时马家寨人为皇帝造过龙舟,民国时村里出了“东兴”“永顺”“两益公”等八大造船作坊,抗战时为三小队和雁翎队造过船,为打日本做过贡献。1954年县里建群众造船社,45名工人都是马家寨的。1956年造船社和马家寨修配厂合并,称安新造船社,那时真不得了,一年能造二百多条船,日子真是红火!1959年,文化部周扬部长来白洋淀视察,老技工贾忠带领大家造出了号称“水上文化宫”的大花船……
姜老爷子认真地说,造一条船,工序十分复杂,从“钉墩”到“搓油”有近二十道之多;船的各种用具和部位,像“纤绳”“缆绳”“招刀”“铺头”“桅窝”“劈水板”“管”“将军柱”等,不下18种;造船工具不下19种;铁活不下8种……每一道工序都要讲究质量,每一个部位都要求精求细。造船时,有时三四个木匠各占一方,大家要齐心协力才行。造船也是竞技场,每个人都会施展开浑身解数,谁也不想落后啊。
老人走过很多地方,白洋淀水区每个村子都去过,参加过北京颐和园、北海、陶然亭各大公园游船的制造和维修。外省去得也不少,华北、东北的各大水库,像什么内蒙古的乌梁素海,山西的文水,东北的……
说到这儿老人忽然停住了,若有所思地抬头望着远方,似乎在回味他和弟兄们留下的那些生活印记,以及他们逝去的青春年华,正是他们用心血和智慧打造的那一条条木船,将白洋淀造船业名播四方。所以,当他双手接过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河北省文化厅颁发的那个非遗传承人大红证书时,谁又能说他不是从四门寨走出的一名造船“状元”呢?
“我身边呢,摆着一条船,还有一些造船的工具,据说这是昨天晚上,我们雇了十六个人,很辛苦从什刹海搬过来的。如果你要是去过什刹海,在那儿上船玩儿过的话,可能坐过这条船,今天呢,我们的故事就从船开始。
北京什刹海的游船,十年来第一次大修。几天后,那里的二十条木船,就将修成下水。当我们荡起双桨游玩的时候,也许并不会去想,这些船只的制造者,十年前这些船,就是这批工匠亲手所造。河北省白洋淀马家寨村,号称是中国北方手工造船技术,最优秀的一个群体,祖辈传承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摘自《鲁豫有约》
摄影/续铁标与75岁的曹羊子师傅不期而遇,是在他家附近的小巷子里。
曹羊子跟鲁豫讲马家寨的造船故事
曹羊子,造船、修船的历史有47年,到2007年已经参与造船千余条,但他并不是一个一开始就想从事造船行当的马家寨人。他当过村里的生产小队长,开过面粉厂,经营过小商店,包过二十多亩地,但屡屡不顺,不得不回头学习造船的手艺,并下了苦功夫,一年的长进能顶上别人四年的功夫。学成之后,他开始四处闯荡,造船、修船,手艺日渐精进。
曹师傅说,白洋淀造船用的材料十分讲究。大型船只,像对艚、舿子等,需要使用上等红松、白松,需要到东北地区专门采购。而造白洋淀特有的排子或者三舱、四舱、五舱、六舱则多以笨槐木为主,需要入户买树。选树是马家寨人练就的第一项功夫,需要具备一双“火眼金睛”,要通过看树叶、树疤和树皮选材。这些功夫,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练成的。
第二项功夫就是“伐树”。老年间笨槐多种在农家院里,胡同不管多窄,院子不论多小,伐树都不能损坏房屋和东西。马家寨人伐树有绝活,伐树工序分先后,先落树冠、树枝,再伐树干,接着就地截板运出院落。不论树多大多粗,都能干净利落地把树伐倒运走。
“从南京到北京,马家寨人买树不填坑。”业内流传的这句话,只有马家寨人最懂其中的意味。地面往下的树根部分是不计入买树成本里的,这截暗藏于地下的木料有时会派上大用场,会将树干的有效利用率大大提升。将树连根刨出,也是对木材的综合利用和最大尊重。
量形取材、看料截板是马家寨人的第三项绝技,里面又暗藏着三种本事。第一种本事叫“因材使用”,树不直不要紧,随弯就弯,将它用在船的适当位置,顺着曲度使用,能发挥木材的最大效用。外行人眼里的一块废料,到了马家寨造船师傅手里就会变废为宝。第二种本事叫“甩线一手准”,曹师傅说他用眼一瞄,随手一甩,一条漂亮的弧线就十分精准地落在木材上了,但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千锤百炼。最让人称绝的是第三种本事——“放印子”,这是修补之功,不用尺子量,只靠眼看和手砍。正月里捻船(白洋淀人将修船叫做捻船)时,你去现场看看,捻匠师傅剔掉木船的损坏部分后,找了一块板,用斧子砍了几下就成了,砍成的板还真跟破洞形状差不多,然后用钩一钉,齐活,就这么简单。
1981年,在北海公园参与建造两艘清式御用木质画舫“引凤”“翔鸾”;
1985年,在颐和园还原建造慈禧太后御用过的“安澜福”画舫,并用宣纸拓印下留有“慈禧太后御印之宝”的画舫御匾,加以复原;
CFRP具有比重小、强度高、耐疲劳、耐腐蚀、抗蠕变、热膨胀系数小等优异特性,并且具有一材多能、一材多用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轮船、汽车、风电叶片、化工、机械、纺织、医疗器材以及文体用品等各个领域。对于轨道交通承载结构,CFRP能从以下几方面满足车体技术提升的需求:
1986年,在颐和园建造“万荷舫”御用画舫;
1987年—1988年,为颐和园建造了4条清式龙舟画舫,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到场剪彩;
1992年,为颐和园设计建造复原清代皇家最大御用画舫“昆明喜龙”,冠名“太和号”,其船体之大为当时全国之最;
1995年,为颐和园建造御用画舫“清漪舫”;
2008年,在北海公园复原清代御用木质画舫“太平号”作为奥运会接待外宾用船;
2014年,为北京APEC会议设计建造两艘皇家御用龙舟“喜龙舫”“景龙舫”,用以我国领导人接见外宾;并为雁栖湖建造两艘龙舟,作为会议用船;
……
辛文生闯出一条造船新路
当你看到这一长溜儿这些年来辛文生参与的造船项目时,就不会奇怪为什么他会是马家寨村最新一代造船“状元”。
现为安新县白洋淀造船有限公司负责人的辛文生,在继承传统造船技艺的同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研制出具有现代科技含量与明清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现代大型画舫,走出了与姜琳祥老人、曹羊子师傅不同的马家寨造船“状元”之路。
一直以来马家寨人造船都没有图纸,全凭师傅口传心授。辛文生善于动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带着本村的几名工匠到北京给颐和园修缮木船时,他就在拆修旧船时一边拆,一边把船的各部分尺寸细心记录下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发现总结出了木船长、宽、高之间的比例关系——船的四分之一长度相当于船的宽度,船的十五分之一长度相当于船的高度!这个发现启发了他,促使他开始谋划一个大的计划。
马家寨人的传统是造木船,但是随着现代造船技术的发展,白洋淀木船制造业急剧萎缩。在接单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处制造游览用大型画舫时,辛文生开始尝试如何将马家寨传统造船技术与现代旅游结合起来,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又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巨型龙舟式画舫,使白洋淀造船业进一步发扬光大。为此,他一边动手测量颐和园长廊等古建筑,测算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研究如何将它们与船体做到完美有机结合,一边四处搜集资料,查阅书籍,向清华大学古建筑专家求教,设计修改图纸,制作安装模型。
当他将第一艘自己设计制造的画舫模型拿给专家和公园领导看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终于将传统的作坊式生产上升到以理论为指导的符合现代要求的造船工艺,使中国古典建筑与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十多个工匠组成的小造船班,到集设计、开发、制造于一体的船舶生产企业,辛文生闯出了一条马家寨造船工匠的创新发展之路!
“安澜福”“太和号”“太平号”……一艘艘明清古建画舫,开始出现在北京颐和园、北海公园、雁栖湖、龙潭公园等各大公园的湖面上。大型玻璃钢材料的船身,克服了传统木船的不足,木质仿明清风格建筑形式又带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技艺精湛,特色鲜明,马家寨人的画舫走上了国家乃至国际舞台,迎接着八方来客。
今天,在天津、沈阳、山东、山西、河北、宁夏、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一批又一批来自马家寨、堪称“多面手”的年轻工匠,以其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得到更广泛的市场认可,他们的创造正在大放异彩。
在颐和园建造大型游船的安新县白洋淀造船厂的工匠们 摄影/辛卫民
营造过大宋水师的战船,营造过游历白洋淀帝王的龙舟,
营造过雁翎队打鬼子的枪排子,
直到现在营造接待国内外宾客的大型画舫,
马家寨人的智慧与技艺,
一代代进行着传承接力,如同一条穿越漫长时空的马拉松。
岁月可以销蚀、分解掉木质船形的躯体,
但因为有姜琳祥、曹羊子,
因为有以辛文生为代表的中坚力量,
马家寨人的工匠精神,创新意识与担当,
一定会不断发扬,持续光大。
容和塔 摄影/宋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