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律师”援藏记
2018-11-23杜勇清
■杜勇清 盛 杰
1月11日晚,由司法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守望初心——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评选揭晓。江苏引航律师事务所律师、党支部书记王名海荣获“最美律师特别提名奖”,成为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律师。
2014年3月,司法部、全国律师协会在全国招募首批35名律师志愿者援藏。王名海自愿放弃丰厚的收入,主动报名,成为淮安律师志愿援藏“第一人”,进驻到西藏54个“无律师县”之一的林芝地区察隅县。
进出察隅,“通麦天险”是必经之路。一边是崇山峻岭,一边是万丈悬崖,泥石流、塌方时有发生,当地人称它“通麦坟场”。正是这段14公里长的“坟场”,王名海为了办案,一年先后5次穿越。
“过天险办的第一案是一个房屋纠纷。”王名海回忆,车子正爬行,突然一阵巨响,山上的大石块接二连三砸下来,“最近的离车不到3米远,司机躲避及时,逃过一劫”。
“察隅的老百姓太需要法律知识了。”时至今日,王名海对当地百姓在法律面前的无知依然记忆犹新,“他们大都认为律师跟法师一样很神秘,刚开始都叫我‘王法师’。在一桩家庭纠纷调解中,女当事人宁可要嗜酒好赌的丈夫到寺庙去发誓,也不认我这个律师见证之下丈夫写的保证书。”
面对这一现状,王名海感到了肩上的责任。随后的日子里,他带上自制的援藏律师志愿服务联系卡,在全县“大走访”,当察隅百姓普法的“启蒙人”。“先是跑机关企事业单位,然后下乡。”王名海说,察隅有6个乡镇、96个行政村,他自掏腰包买来摩托车,背着自制的普法宣传单,3个多月骑行上万公里,跑了60个行政村。
援藏期间,王名海累计为察隅县、乡、村三级干部及群众举办法制培训64场,惠及干部群众5500多名;参与信访接待15次,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援80多起,当事人满意率100%。2015年3月,察隅县委县政府授予王名海“平安察隅特殊贡献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