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霞:做学生心中的灯塔
2018-11-22
教育故事
她虽然退休了,但还想留在三尺讲台上,讲更多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者,更是育人的智者。王桂霞说:“如果,再给我四十载,我仍然选择做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没有遗憾,只感慨时光太快了。”
冰天雪地的留念
从教45年的王桂琴,目前退居温暖宜人的广东省珠海市。她在沈阳从教期间曾带过8届毕业生;在珠海从教期间曾带5届初中毕业生。
回忆自己在辽宁省沈阳市任教的经历,王桂霞不能忘记这样一幕场景:
沈阳的一个寒冷冬日里,大雪封住了城市的主要车道,人们在风雪中艰难前行,初中的学生们要去街道扫雪,有学校、年级、班级的扫雪地段,为了城市的交通,班级有这样的班规:雪停就是命令!
在北陵大街的桥底下的班级雪段,被汽车轧得结结实实,用扫帚是清理不了的,铁锹受力面积小,一锹一锹的铲除,也是异常困难。每次面对冰天雪地的任务,王桂霞都会捏出一把冷汗。气温在零下20℃,初中学生也只有十二三岁,需要班主任有强大的号召力。
深秋,王桂霞就会安排男生自己动手找来板材,再用特大号钉子钉好两个一米长、半米宽的大木板扒犁,用作推雪的工具。班里要预备4个用柳条编织的大筐,4把大扫帚,4把铁锤子。如果遇到冰雪的时候,就先用锤子凿凿,然后用扒犁推推,接着用扫帚扫扫,再用铁锹铲铲,最后放在柳条筐中,倒入绿化带。王桂霞说:“我们要未雨绸缪,先做好入冬的准备。”
“洁白的雪花飞满天,白雪覆盖着我的校园”,唱着这首学生写的校园歌曲,王桂霞带着学生走上雪段。这首歌是她带的1977届毕业生——刁斗写的。每次唱起这首歌,作为语文老师,王桂霞都会有一种幸福感。告诉扫雪的学生们,分组合作,集中兵力,从中间路段,向两边突击,注意安全,听指挥,守纪律,班长、组长认真负责,学生们的哈气,在帽子上,口罩上结成冰花,各个小脸红扑扑的,露出亮晶晶的双眼。白色的雪堆积在绿化带中,为明年春天孕育着新绿。
学生们不怕苦,不怕累,唱着歌回到学校。一名学生在作文课上写道:“王老师,如妈妈一样,在雪中为我们指挥交通,以身作则地铲雪。我们喜欢沈阳的冬天,更喜欢下雪,这样我们更能感受到冬日的温暖与温馨,我爱这个班级。有时我更希望周日有雪,这样,王老师会带我们来到沈阳的北陵公园,带我们去打雪仗,溜冰。欢声笑语荡漾在白色的童话世界里。”
一名学生,一生回忆
王桂霞与学生的互动是幸福的。在课堂上,面对学生一张张笑脸,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她感到满足,有种感动。王桂霞说:“学生们毕业后,从远方寄来的贺卡,我能感到茫茫人海中,有种师生的牵挂,感受到师生间的依恋、关心、知心。”
在课堂上,王桂霞倾听学生的心声,全心全意为学生释疑解惑,因材施教,爱治其心、严导其行。王桂霞说出这样一件事:
“1997年,我教的一个学生叫于超,当年他因为理科强,尤其是数学成绩突出,每次考试几乎是满分。但是他的语文成绩并没有如数学成绩一样,语文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总是有口头语‘那,那……甚至一次发言,他说了21次‘那字,我锁了一下眉头,希望能转变他的现状。
“当时,与我一起搭班的数学老师是刘福,他是我的1978届学生。我们合作非常愉快,他教的数学成绩也一直是很优秀,如今也评为辽宁省特级教师。我们为于超同学量身定做了一份‘中考计划。最后,于超数学满分,通过了清华附中在辽宁省的特招考试,前往首都——北京学习。
“考试结束后,我和于超就在语言表达方面做了深入互动,让他意识到语言输出的条理性,思路的清晰性,他慢慢有所变化,‘那字也消失了。”
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更是学生心中的灯塔。要做好引导,有效的互动,才能让师生建立强有力地信任感。如今已经退休的王桂霞想对学生们说:“抓紧时间,与时间赛跑,不虚度年华。”
本刊点评
教师固然要帮助学生学习,更要關注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亲密平等的朋友关系。坚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潜质,尽可能支持他们。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及时表扬。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就应做到全方面,这需要教师全身心的付出。王桂霞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为学生指路的人,一生受学生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