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时代脉搏 注入创作灵魂

2018-11-22

神州民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万国面貌个展

2018年年初,以人物、花鸟、山水为题材的三人中国画展将在瑞士展出。在全国艺术家中挑选的三名艺术家中,以艺术之名探索现代水墨、塑造东方之美的万国华,将带着他的30幅没骨水墨人物画再次走进西方艺术殿堂。

万国华科班出身,年轻时接受的是传统艺术教育。在他过去的水墨中,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国水墨画的原汁特点。以万国华深厚的造型功底,他在传统的水墨道路上,不能说走不出属于自己的路。然而在不惑之年,一次美国个展的机会让他开启了未来对现代水墨的全新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万国华逐渐形成自己的水墨语言,寻找到独具个性的没骨画法,让江西水墨在全国吹去一阵洋风,而在国际又展现了中国水墨的包容与创新。

四年思索寻得苦寒梅香

万国华接触的艺术种类很多,从中国水墨到版画、再到西方油画,除了雕塑以外,几乎都有所学习。凭借着深厚的功底与艺术所需的天分,从未创作过漆画的他,却在1986年以祖母当年纺线为题材创作的《纺线线》,成为国礼,被送给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从作品水平到社会影响,万国华的创作前途无需担忧。然而,2004年的一次美国个展之行,却改变了他的艺术道路。

在美国纽约举办个展的时候,万国华有机会与当地华人画家交流,并看到了更多西方作品。尽管他的个展在当地华人圈引起了极大轰动,但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画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有所欠缺。“真正的文化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作品应该反映时代,中国水墨画也应该如此。”回到国内后,万国华停止了艺术创作,而是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时间成为他艺术蜕变的记录者,一点点地将具有“万国华面貌”的中国现代水墨得以呈现。在将西方光学和中国传统没骨技法融合以后,塑造出了别样的东方之美。此外,在万国华的作品中,不仅超越了艺术国界,也将各种艺术形式得以融合,充分利用光、块面,舍线求墨等手法,让中国水墨有了新的语言。“传统就像是母亲的乳汁,我们需要她的哺育,但是也要学会断奶后自身的强身健体,这样才会有出路。”在万国华眼里,抱着传统不放也不符合古人创作中国画的追求,他们也不会希望后人这样去延续中国画的精神。所以,他可以用他的一生探寻中国水墨的新方向,更可以不去考虑市场需求而停下脚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8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万国华的一本画册,画册中创新性尝试的小作品得到了业内关注。不过万国华没有停下脚步,耐住寂寞不断探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风貌。“近十年,我坚守着这块阵地,虽然付出和舍弃很多,但我还是做得津津有味。”经过十年磨砺,万国华的作品从过去的紧、板、稳、繁到松、简和高度概括性,也让所有人看到了中国水墨的无限可能。今年,万国华的个人作品展在广州举行,更是给他们带去了意外的感官,让他们感受到江西艺术家的“洋风”。

时刻关注融入时代气息

“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至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悲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

笔墨是中国绘画的根本标志,有了笔墨才有了中国的绘画。同时,笔墨也是中国绘画艺术表现力的根据。笔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就如同诗歌文学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一样。

“中国画不应该只是新瓶装老酒,而是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我当年就是想着如何做到这点而去寻找突破,如今也是一直坚持。”在万国华的水墨作品集中在人物题材,尽管是中国画,但是他的作品中却充满着浓浓的时代气息。跳着芭蕾舞蹈的女子、校园里背着书包的学生、街边叫卖的小商贩等等,他的画中呈现的都是身边当下的人和事。万国华认为,相比古代的人物形象,这些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更加的生动、更容易打动人。正是因为对生活的关注,万国华从来不缺乏创作的源泉,而如此丰富的生活呈现与绘画题材,让他时刻感到有画不完的东西,也让他的作品充满生活气息且栩栩动人。

除了创作题材以为,万国华开放与包容的心态,也使得作品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现代语言。作为版画和水彩画家,他轻松地将水墨作为一种材质和媒介,以“游于艺”的自由心态,将版画、水彩、水墨之间的共通点相互融合,让水墨更具其独特的个人意味。“我现在已经50多岁,与20多岁的年轻人有着很大的思想差异,但是在艺术创作上我不能存在这样的差异。”万国华深信,艺术家应当把握时代脉搏,也是时代的精神食粮,作品的呈现应当让老中青三代都能够接受,并且认为是美的。为此,他也在不断向年轻人学习,吸收更具时代化的讯息,让作品能够具有生命力。

一生探索坚持创作灵魂

从传统艺术画家到中国现代水墨的探寻者,万国华需要足够的勇气去舍弃和面对一些东西。万国华的水墨由于与传统中国画有着较大差异,尤其在线条的舍弃方面,引起了部分人对其中国画特征的争论。面对这些,万国华初心不改但也抱着疑问与探索的态度持续前行。

“现在我的作品的确存在舍线求墨比较多的情况,暂且不讨论其是否具有中国画特征,但是要创新就一定要先学会抛掉一些原有的东西。只有通过舍弃形成自己的艺术面貌以后,才能够再去不断完善,不过始终要坚持的一条就是无论采取哪种创作手法,其作品一定是要呈现美感。”万国华在这个舍弃的过程中,他始终坚信从事艺术,不要淹没别人,要允许其他人的艺术形态呈现;不要淹没自己,也就是要形成自己的面貌与风格;不要被别人淹没,艺术创作要有自己的独有的特色,从创作手法到工具性能、题材选取,都是其他人无法模仿的。技巧是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变得纯熟,创作思想才是作品的靈魂所在。作为艺术家,他的生命力在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没有自己的个性与面貌就没有生命力,未来也无法走得更远。为此,万国华尽管已是满头银丝之年,却还在不断巩固自己的艺术面貌。“未来还是要不断创作,只有量变才能引发质变。”万国华认为,他的艺术面貌还需要在不断思考和实践中巩固,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山头,需要时间的积累形成自己更为成熟的风格。

猜你喜欢

万国面貌个展
杨海固个展:浮现
春节700万国人出境游
新·面貌
马万国作品
日本直销商面貌写真
向京个展
王心耀个展
丁乙个展
“万国茶帮”拜妈祖
念好“八字”经“五老”面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