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路径与对策

2018-11-22孟静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安徽对策

孟静

[提要] 为贯彻国家开放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安徽省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虽然拥有基础优势、机遇优势和创新优势,但安徽省也存在产业层次不高、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对外开放合作程度不高等问题。从发展高端产业集群、培育外贸竞争优势、优化开放格局、完善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发展路径,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和人才支撑、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陆开放;新高地;开放型经济;路径;对策;安徽

基金项目:2017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研究项目(编号:2016CXF087);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编号:J0100131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9月20日

开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内陆地区后发赶超的重要法宝。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是安徽省推进新一轮开放发展的主攻方向,有利于进一步融入全球合作分工体系,培育安徽国际竞争新势力,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目前,安徽省已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进出口贸易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明显提高,国际产业合作不断深入,开放型经济体系日益完善。安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一、安徽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一)安徽省外贸发展现状。安徽省制造业基础雄厚,在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等领域拥有较强的國际竞争力。近年来,安徽省发展重心逐渐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金融业、科技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良好。从表1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外贸发展迅速,2012年进出口总额为393.25亿美元,2017年已达536.4亿美元,增长36.4%。从表1还可以看出,2015~2016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导致外需受阻,这说明安徽省外贸发展受国际市场影响还比较大。从外贸依存度数据(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外向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表1)

(二)安徽省利用外资现状。近年来,安徽省外商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来皖投资的境外企业不断增多,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很快。2012年,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额为86.38亿美元,2017年已达158.89亿美元,增长84.9%。安徽省利用外资主要来源于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投资行业多集中于制造业、电力煤气、房地产等领域,而对于第三产业如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等投资比重极低。总体来看,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尚未形成,外商投资利用仍处于较低阶段。(表2)

(三)对外经济合作现状。安徽省产业特色鲜明,拥有家电、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一大批重点产业,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也在高速发展。近年来,新型平板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爆发式增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一定先发优势。

依托产业优势,安徽省积极与国内外地区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基于国家级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合作新平台,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工程机械、建材、能源等方面展开合作。目前,安徽省已建设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中德智慧产业园、中俄超导质子联合研究中心等。安徽省还积极加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方便承接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二、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优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安徽省拥有基础优势、机遇优势和创新优势。

1、基础优势。安徽省通过大力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外贸规模迈上新台阶,2012~2017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28%。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2012~2017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长16.8%。此外,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旅游、科教等特色资源,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利于新兴产业输入和承接产业转移,这些都加强了安徽省与外界的联系,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2、机遇优势。一是内陆开放政策导向的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家在提升沿海开放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在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安徽已经成为宏观政策支持的重要区域;二是区域交通条件改善的机遇。安徽省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内河航运等多式运输于一体,是建设中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随着交通设施的大幅改善,安徽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正逐渐成为内陆开放的前沿;三是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的机遇。安徽省产业基础雄厚,拥有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产业,涌现了一大批外向型龙头企业,这些都为安徽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3、创新优势。首先,安徽省是全国创新平台重地。安徽省是全国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拥有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其次,安徽省是创新成果高地。随着全省区域创新布局协调推进,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安徽省在热核聚变、量子通信、铁基超导、智能语音、高端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最后,安徽省是双创人才福地。安徽省拥有100多所高校,各类科研机构4,000多家,专业技术人才300多万人。自2010年以来,积极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奖励体系,在人才配套服务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一系列举措为吸引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成果提供载体,促使安徽省成为人才高地、双创福地。

(二)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有待提高。目前,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只有金融等少数现代服务业优势比较突出。传统产业比重大、转型慢,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层次不够高,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

2、政策扶持力度仍需加强。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很多优惠政策发展区域经济,但始终没有惠及位于中部地区的安徽。在中部崛起战略下,安徽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等,但是这些政策并不具有独特性,且优惠力度还是不够。

3、开放格局需要进一步协调落实。近几年,安徽外贸在全国外贸份额中所占比重只有1.2%左右,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明显,外向型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外商投资利用也处于较低阶段,这些不足都影响了安徽省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

4、跨区域开放合作平台的功能需要加强。安徽省区位优势明显,但是近几年的发展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合芜蚌等区域合作尚未全面打开,长三角城市群的优势也尚未发挥。目前,安徽省尚缺少全方位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没有充分发挥区域沿江优势。再者,海外市场偏小,尚未形成与国际化产业分工、贸易发展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在金融、法律、管理等方面尚未与国际惯例接轨。

三、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路径

(一)强化产业支撑,发展高端产业集聚。安徽省应基于自身产业特色和发展优势,大力发展高端化的外向型产业集群,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市场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领域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二)做大做强高端制造,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借助智能技术、个性化定制等为传统产业增添新的活力,延伸和提升价值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建设支撑作用。推动商贸流通、旅游、医疗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优质化发展。鼓励企业对产品设计、物流运输、支付结算等环节进行业务创新,培育发展新型业态。

(三)突出转型升级,培育外贸竞争优势。建设培育外贸主体,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壮大外贸企业队伍。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出口,形成各类外贸企业协调发展的局面。不断增强外贸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继续推进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进口,出口方面则继续发展机电、汽车等优势产品。利用智能技术、个性化定制等,改造提升传统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技术含量,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深度拓展美、欧、东南亚等传统市场,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安徽省出口主导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四)突出战略定位,优化开放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并不断向纵深拓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一方面引导外资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重点承接技术溢出明显、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和产业;另一方面支持优势企业整合国际资源,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技术合作中心等。同时,深度融入长三角,加快苏浙沪皖一体化,联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扎实推进与皖北、皖西结对合作,加快构建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五)完善合作平台,加强开放合作。完善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发区、合新欧货运班列等平台建设,打造互联互通、基地型、服务型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突出基础保障,加快构建高标准的大通道、高水平的大平台、高效率的大通关,加快建成全国性综合航空枢纽港、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全国一流的跨境贸易电商集聚区和产业示范区,着力改善开放条件,优化开放环境。

四、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对接国家三大战略。建立各部门联动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积极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打造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形成高效率运作的服务模式。强化监督评估,将政府职能重点从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監管,建立科学的信用综合评价机制。建立高效统一的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体系,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实现行政管理的高效透明。

(二)强化政策支持。产业政策方面,继续壮大现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推动优势产业和富裕产能有序向境外转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财税领域,政府统筹安排资金,加大对开放平台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支持力度。对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自贸试验区等,在贷款、用地指标、税收等方面予以优惠。

金融领域,充分运用金融政策工具和金融创新工具,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鼓励金融机构在资本、业务和信息等方面进行合作,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政府在积极参与金融开放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和监管。

(三)强化人才支撑。加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以市场为导向完善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大力引进高端创新人才、产业发展人才、青年创业人才等,最大限度提升人才资源配置水平,构筑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区。同时,完善配套服务机制,统筹做好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落实和服务工作。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完善制度体系。推动与国际接轨的投资和贸易体制机制逐步形成,简化前置审批,加强后续监管。不断改善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和检验检疫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海关、检验检疫、商务、财政、金融等部门要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使各部门的监管和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便捷高效地解决企业在发展和具体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主要参考文献:

[1]谷建宇,金泽虎.安徽省内陆开放新高地的路径选择——基于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成功经验的实证[J].皖西学院学报,2017(8).

[2]陆善勇,黄智.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现实矛盾与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4(11).

[3]吕泽蕴,金泽虎.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对安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启示[J].皖西学院学报,2017(12).

[4]王骏.论内陆开放模式创新的指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

[5]郑成杰.安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对策研究——基于四大自贸区运行经验视角[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猜你喜欢

开放型经济安徽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浅析赣江新区给南昌带来的红利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