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太原市氟中毒改水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分析
2018-11-22魏晓勇张晓佳彭婷婷
柳 静,魏晓勇,张晓佳,彭婷婷
(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人们通过多种介质,摄入过量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1]。氟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严重的可发生功能障碍,终至瘫痪。通过多年防治,太原市在十二五末期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改水率已达100%,但改水工程正常使用率仅为61.73%,全市7个病区县,只有3个达到了控制标准。
为了彻底查清太原市当前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问题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太原于2018年4~6月开展了调查工作,现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2016、2017年卫生、水利两部门联合调查结果,对太原市氟中毒问题村进行改水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水氟含量、儿童氟斑牙病情调查。饮水型氟中毒问题村数(44):清徐县(37)、小店区(3)、迎泽区(3)、杏花岭区(1)。
1.2 调查方法
1.2.1 改水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饮用水水氟含量调查 按照确定的问题村名单,详细调查并记录每个村的改水措施落实情况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每个村采集1份末梢饮用水,每份水样进行2次平行测定水氟含量,计算平均值进行填报。
1.2.2 病情调查 在问题村,对饮用该村水源的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采用氟斑牙诊断标准(WS/T208-2011)进行检查和判定。
1.2.3 样品检测方法 水样采集与保存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水氟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5)进行测定。
1.2.4 定义及标准 正常使用:改水工程能够长年供水且水氟合格(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长年供水要求改水工程水源充足,能够连续供水或每日定时足量供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氟化物含量≤1.0 mg/L,小型集中式供水氟化物含量≤1.2 mg/L。
1.2.5 质量控制 对调查人员逐级进行方案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表格,调查过程中省地病所、市疾控中心对部分县区进行现场督导、病情复核,水氟由太原市疾控中心理检科负责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7录入数据,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率及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调查结果
2.1 改水工程调查情况
2.1.1 改水工程情况 四个县区共调查44个问题村46个改水工程,改水率100%,小型工程43个,大型工程3个,正常使用率52.17%(24/46),不能正常使用的改水工程占47.83%(22/46),覆盖人口37 497。
2.1.2 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分布 水氟含量合格的工程24个,占52.17%,覆盖人口数51 107;水氟含量不合格的工程22个,最高值为2.76 mg/L。其中水氟值在1.2~2.0 mg/L之间的20个,占43.48%,覆盖人口数24 757,水氟值在2.0~4.0 mg/L之间的2个,占4.35%覆盖人口数12 740。见表1。
2.2 改水工程使用效果调查
2.2.1 改水工程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 4个县区共有22个改水工程不能正常使用,原因均为改水工程末梢水氟含量超标。主要为以下几种原因:无除氟设施(未安装集中净水器)、除氟设施未投入使用、水质处理设备陈旧、工程需维修。
2.2.2 居民不饮用改水工程的合格水的原因 清徐县的防氟改水措施主要在每个村安装集中净水器,村民凭水卡取水。在已安装集中净水器且能正常使用的13个村中,有5个村的村民因取水不方便、水费贵仍饮用未经处理的高氟水。
2.3 8~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调查结果
4个县区44个问题村共检查8~12岁儿童3 169人,氟斑牙患病率为21.87%,氟斑牙指数0.45。(各县区问题村氟斑牙患病情况见表2)。
27个水氟超标村(包括22个改水工程不能正常使用村和5个不用改水工程合格水的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29.73%,17个水氟合格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95,P=0.00),见表3。在27个水氟超标村中,水氟含量在1.2~2.0 mg/L之间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9.31%,2.0~4.0 mg/L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P=0.47),但中重度氟斑牙构成比分别为8.57%和2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2,P=0.00)。见表1~4。
表1 2018年太原市饮水型氟中毒问题村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分布
表2 2018年太原市饮水型氟中毒问题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
表3 水氟合格村与超标村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比较
3 讨论
2015年全国饮水型氟中毒控制评价县级自查和“十二五”规划终期考评的综合评估表明:在正常运转的改水工程中,水氟合格工程(按照≤1.2 mg/L计)合格率仅为76.01%,而太原市仅为61.73%,距全国水平还有较大差距[2]。
本次针对2016~2017年太原市所有改水工程存在问题的高氟村进行调查,调查表明:太原市问题村改水工程正常使用率较低(52.17%),主要问题是改水工程末梢水氟含量超标和居民不饮用改水工程合格水。儿童氟斑牙处于边缘流行状态,防氟改水工程切实降低了氟斑牙患病率;在水氟超标村中随着水氟含量的增高氟斑牙严重程度增加。
改水工程水氟含量是否合格且正常运行、居民是否坚持长期饮用安全低氟水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成功与否的关键[3]。本次调查的既往44个问题村中,经过积极防治,有17个村水氟已经合格,但仍有27个村水氟超标。其中有22个村是因为改水工程末梢水氟超标,原因主要是未安装除氟设施(63.64%),其次有除氟设施未使用、水质处理设备陈旧、工程年久需维修。本次调查的问题村基本都是一村一个改水工程, 95.45%都是小型工程,水质难以保证。有的村没有合适的低氟水源,又不加以理化除氟,导致居民名义上饮用改水工程水,实则仍饮用高氟水。有的改水工程交工后,没有后续的维护及除氟设施的更新。
另有5个村(清徐县)的村民不饮用改水工程的合格水,导致合格的改水工程不能被有效利用,这在其他省也存在这个问题[4]。清徐县主要采用纳滤净化系统设备(集中净水器)进行水处理,集中净水器一般安装在村中一个固定地点,居民凭卡取水,许多家庭因为取水不方便、水费贵、口味不好等原因仍然在饮用未经处理的高氟水。
水务部门应根据各村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改水措施,将水氟含量降至正常。建议有条件的地区采取市政供水,农村改水应该入户。市政管网改水才是最为彻底的一种改水方式,能达到持续保障病区居民饮用水安全的要求[5]。对于未能入户的改水工程应采取补贴水费等措施;加强对病区居民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健康是无价的,而饮用健康水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饮用健康水[2]。
本文结果显示合格的防氟改水工程确实降低了儿童氟斑牙的发病率。而在水氟超标地区,1.2~2.0 mg/L、2.0~4.0 mg/L水氟含量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重度氟斑牙的构成比随水氟含量的上升而增高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水氟含量的增高,氟斑牙的严重程度在上升。增加蛋白质、钙、镁摄入均有利于本病的防治和病情的改善[6],迎泽区的两个村水氟含量接近2.0 mg/L未出现中、重度病例,而清徐县、小店区水氟含量低于它的村却出现了中、重度病例,可能与迎泽区经济、文化、卫生水平均较高,儿童饮食多样化,营养程度较好有关。提示高水氟地区居民应增加蛋白质、钙、镁的摄入,以减少氟斑牙的发生。
综上所述,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需要政府高度重视,改水工程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保障水务部门改水、后期维护及卫生计生、水务部门的监测经费,对高水费采取一定的补贴政策。有条件的地区采取市政供水,农村改水应该入户。加强健康教育,使病区群众自觉选择饮用合格水,并接受承担一定的水费的意识。加强改水工程的后期维护与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只有保证改水工程正常使用和居民持续饮用,才能控制和消除高水氟对人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