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市校园定向开展现状分析

2018-11-22熊双江健聪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东莞市东莞定向

熊双 江健聪

1. 前言

定向运动是利用一张详细精确的定向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顺序到访定向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1]1983年定向运动进入中国广东,其不受年龄与性别限制、融合智力与体力的项目特性,受到各级校园的青睐,同时也受到了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的支持,使得广东定向迅速发展开来。东莞校园定向最早开展于2005年,期间一直停滞不前,直至2014年定向运动再次在东莞校园崭露头角。为此对东莞校园定向运动进行研究势在必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实际措施,为推进东莞校园定向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东莞市校园定向运动为研究对象,东莞各级学校定向运动教练员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广东科技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等互联网资源,搜集近10年来东莞校园体育发展状况、校园定向运动开展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数理统计法

对广东省第六届至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定向运动比赛,近5年广东省大学生、中学生定向运动锦标赛、广东省中小学定向运动联赛(总决赛)参赛资料、广东省中小学校“定向运动进校园”公益培训活动和东莞市校园定向教练员培训班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逻辑等分析法对东莞校园定向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东莞校园定向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

3. 结果与分析

3.1 东莞市校园定向现状分析

东莞市地处于珠三角地区核心地区,教育与体育的发展均在全省前列,定向运动在广东的开展较早,但在东莞开展状况却较为落后。

3.1.1 定向运动课程

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2]定向运动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查发现,东莞市各级校园开展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的情况并不理想,尚无校园开展定向运动课程教学。

3.1.2 定向运动训练队

训练队是对体育教学内容和资源的补充,是体育课程改革和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2006年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定向运动比赛是东莞市第一场专业定向赛事,由此拉开了东莞校园定向发展的序幕,之后便有各级学校参加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定向运动比赛。据调查统计(表1),东莞市各级校园参加市级定向赛事主要是集中在2017年,之前尚无学校组建训练队参加比赛,可见东莞中小学组建定向训练队参赛时间较晚,不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

表1 东莞市各级学校参加校园定向赛事训练队情况统计

3.1.3 定向运动社团

校园体育社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是展示校园体育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日本的中小学,完成体育课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低要求,而学生体育社团则被作为学校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的主要载体。[3]定向运动社团能够积极发挥项目的特殊性、特殊性,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凝聚学生的团队精神,对学生的终身教育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根据调查统计,东莞校园的定向运动社团目前只有在高校里面有开展,总共有四所高校创办了定向运动社团,而中小学没有开展相关的定向社团,由此可见,东莞校园定向社团开展数量较少,对推广定向运动起到了阻碍作用。

3.1.4 定向运动师资队伍

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直接关系着体育教学开展的成效,所以有必要建设一直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东莞校园开展定向运动较晚,而且缺乏专业的定向运动教师,根据调查统计分析,2017年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校“定向运动进校园”公益培训活动的学校多达100多所,参与的体育教师来自各个专项,对定向运动的了解程度非常浅,甚至第一次接触定向运动,而高校也仅仅只有2所学校有从事定向运动专业的体育教师。

3.2 东莞市校园定向开展存在的问题

3.2.1 认知程度较浅

东莞校园定向缺乏指导性政策,鼓励各级学校开展的定向运动力度不够,加上对定向运动认知程度不深,致使2006年东莞校园定向第一次接触定向运动之后便昙花一现,使得东莞校园定向一直停滞不前,其原因是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不强,对定向运动没有深刻的认知。2006年至2013年,东莞校园均有代表队参加省级定向赛事,且赛事质量较高,其中不乏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但仅仅是教育部门委派个别学校代表参赛。1983年定向运动率先进入广东省,在广东省其他地市发展速度迅猛,尤其是广州、深圳、佛山、中山和肇庆,一项新型体育项目得到了发展,而东莞各级校园并没有充分抓住好机遇发展定向运动。

3.2.2 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陆续有学校参加各级定向赛事,但没有将东莞定向发展带到一定的高度。根据上述调查分析,各级学校严重缺乏定向运动专业体育教师,因其项目的特殊性对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不仅仅是体育教学,还需要体育教师学习定向运动制图,定向运动赛事组织等各方面业务技能,方能够组织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加上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缺乏相关专业,使得各级学校师资力量严重缺乏,致使东莞校园定向发展脚步缓慢,落后于珠三角地区很多地市。

3.2.3 专业赛事较少

东莞有着较为丰富的场地资源,但是缺乏专业的定向赛事,加上训练队伍较少,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不利的。[4](表2)2006年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定向运动比赛在东莞理工学院举行,这是东莞校园的第一次举办专业定向赛事,此前东莞举办了2003年全国城市定向系列赛(东莞站)、2006年穗港杯定向越野比赛等,社会赛事资源进入东莞,但校园的后续发展没有得到发展延续,直至2017年东莞校园定向运动才迎来属于自己的专业赛事——广东省中小学定向运动联赛(东莞站)暨东莞市首届校园定向运动比赛。

表2 东莞市历年定向赛事统计情况

4. 东莞市校园定向开展对策研究

4.1 完善项目发展制度

管理部门应制定指导性政策,积极推动各级学校开展定向运动,同时可以成立定向运动单项社会,定期组合相关培训和赛事。浙江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下发《关于在大中学校开展定向运动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开展定向运动的通知》指导性文件,[5]为全国各级学校学习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东莞市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将定向运动纳入全年学生赛事体育计划中,预示着定向运动将在东莞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两部门应制定相关发展和管理制度,有效推进定向运动在东莞校园的开展,积极向周边定向运动开展较为优秀的学校学习,吸取管理方式经验,为提升东莞校园定向运动开展力度奠定良好基础。

4.2 加强教练员培训力度

师资力量的缺乏是影响东莞校园定向开展的最重要因素。2017年东莞市先后开设了广东省中小学校“定向运动进校园”公益培训活动、东莞市首届校园定向教练员培训班,在普及定向运动的同时加强定向运动教练员的专业技能,积极引导各级学校定向教练员学习新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有效的保证教练员梯队的可持续发展。

4.3 促进校际合作交流

“走出去”是促进东莞校园定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珠三角地区中山纪念中学、深圳光明区实验学校、广东广雅中学、广州铁一中学等学校定向运动开展状况均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有着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东莞各级校园应结合区域优势,校园校情,积极探索开展定向运动的新思路,加强与名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它校定向运动开展的优势经验。

4.4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3年教育部决定将定向越野列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中主干课程内容之一。[6]高校是人才重要的输出地,东莞有2所设置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相关学校应发挥地区优势和体育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定向运动相关专业方向的课程,尽快使定向运动走进高校课堂,加快定向运动教学、训练、赛事、制图等专业研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东莞校园定向运动的健康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定向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东莞市东莞定向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莞香杯”第四届东莞市诗歌大赛启幕
东莞市耐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东莞振宗机械展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