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是中国矿业的重要抉择
2018-11-22吴桐
吴桐|文
当前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短暂复苏的全球矿业市场又面临新的困难,矿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新挑战。笔者聆听了多位行业内大咖就当前全球经济和矿业发展的现状、形势、趋势分析后,认为矿业前景依然向好,“走出去”是中国矿业的重要抉择。
近日,2018(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开放新格局,合作新模式”为主题,设立60余场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万名观众参展。
笔者观察发现,2015、2016年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会议讨论的焦点是矿业何时走出‘寒冬’。2017年,矿业基本走出最艰难时期,迎来了复苏。然而,当前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短暂复苏的全球矿业市场又面临新的困难,矿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新挑战。
笔者在此次大会中聆听了多位行业内大咖就当前全球经济和矿业发展的现状、形势、趋势分析,分享自己独到精彩的见解,这对于国际矿业界、特别是中国矿业界深刻把握矿业发展趋势,坚定未来的发展信心,推动促进全球经济和矿业投资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矿业的未来发展,矿企还应充满信心。
全球矿业步入复苏期
全球矿业步入复苏期。全球矿业在本世纪初经历了“黄金10年”繁荣后于2012年伴随全球经济放缓而连续下行,进入深度调整期。自2016年起,尽管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因素持续存在,但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很多新兴经济体基础设施发展非常快,对于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也非常高,带动矿业商品市场趋势向好。
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兼执行总裁李彤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逆风正不断加强,矿业发展或将受到较大影响。在此过程中,国际矿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国际商品价格波动可能更加频繁。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矿业行业更需要携手同行,通过紧密和有效的合作更快地适应新的变化,寻求新的战略机遇。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是不可逆的,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全面提升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新的发展时期催生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是新时代的要求,更是有志向和有作为企业的主动抉择。”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如是说。
坚持“走出去”,抓住“一带一路”共赢新机遇
中国是全球矿产品消费的超级大国,但是在矿产品价格方面并没有过多的话语权,因为中国公司控制的金属矿产资源少、矿山产量低、开采成本高,绝大部分矿产品的自给率小于30%,高度依赖海外市场。所以,“走出去”是部分中国矿业和企业的重要抉择。中国需要一批优秀大型——超大型跨国矿业公司,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中国五矿集团在“一带一路”领域长期与沿线国家从事金属矿产品贸易,承建了大量矿产资源开发和冶金建设项目,形成了为金属矿业企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工程建设运营一体化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针对中国矿企如何“走出去”,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焦健建议: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矿业发展重点区域,加强这一区域的矿产资源勘察、前期开发研究等,推动“一带一路”矿业发展不断走向成熟;持续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矿业投资力度;加强“一带一路”区域矿业开发合作,加强行业内横向合作以及产业链纵向合作,不断深化互利共赢。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委员会首任主席,中国黄金协会会长,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就黄金行业“走出去”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要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特别是要借助“一带一路”的产业互补优势。二是就黄金产业而言,要打造黄金产业上下游流通闭环,实现黄金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三是以全球化视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构建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黄金行业。
但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认清形势,有清晰明确的战略指导。洛阳栾川钼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朝春指出,海外投资不能为了并购而并购,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海外投资要有清晰的战略指导和原则。矿业是一个准投资和准金融的行业,具有长期性、周期性特点,一定要正确分析它的特性,对于矿业公司来讲,要做到成本最优,最具竞争力。所以在挑选投资标的,在进行新的投资项目的时候对于成本的把控非常关键。洛阳钼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5C”原则,即“品种、成本、现金流、耐心、合作”。
李朝春讲到,海外投资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合作。对于合作伙伴,要给予对方信任和友谊;保持稳健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促进更多的金融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此外,还要与当地政府、社区共建和谐共同发展之路,这些都将有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矿业前景依然向好
对于我国矿业未来发展的走势,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凌月明在大会中表示,我国将继续推动矿业领域的投资便利化、管理现代化、贸易自由化,促成矿业发展开放新格局。
尽管过去矿业片面追求利润,牺牲环境,浪费资源,矿业成为粗放发展、破坏环境的代名词。但矿业界正努力打破这种现象,在创造财富、造福一方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矿业绝不是粗放型产业、夕阳产业,也绝不是低端产业。”这是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程忠在矿业大会中发出的声音。
矿业绝不是夕阳产业:中国因素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矿业不可能成为夕阳产业。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决定了矿产品消费总量仍将高位运行并将持续一段时间。“一带一路”倡议将助力矿业繁荣和高质量发展;新一轮产业革命将提升对新兴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需求。
矿业绝不是低端产业:矿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它不是低效、低端的代名词。矿产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矿产资源具有特殊的战略定位和较高的经济价值。矿业也是价值链的高端。规模化、品质化、可扩展的矿业项目可以产生高额回报。矿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矿业可驱动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创新。
下一步,国家将优化环境,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推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管理流程规范化、信息透明化。第二,健全体制,实现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建立资源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制定合理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三,提档升级,重塑矿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更好地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使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第四,科技领军,提供地矿未来发展新动能,以“透视地球、深探资源、安全利用”为目标,为解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新时代、新挑战呼吁新矿业,各大矿企应与大会主题一道“开放新格局,合作新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矿业之路,加快传统矿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坚持开放包容共享,积极“走出去”,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矿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