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好不好吃
2018-11-22梅左哲
文 / 梅左哲
前些天,网络上干仗,话题是“北京小吃好不好吃”。拥护北京小吃者有之,讨厌北京小吃者亦有之,两派人争吵不休,煞是热闹。
那么北京到底有没有好吃的东西呢?从个人体验这方面来说,对于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来说,这儿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作为很长时间没经历战争的古都,这里保存完好的皇家、贵族、士绅和平民几个阶层的文化,造就了丰富的美食,也包括特色鲜明的小吃。北京人到了其他的地方,反而也会不适应,这是他们口味上的乡愁。不过现实是,北京人到其他地方的机会,远远没有其他地方的人来北京这么多,这也是这种不适应的声音,没有其他地方人来北京这么集中、这么强大的原因。
好了,再说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从全世界的范围看,美食这种东西,其实跟两个因素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一个是自然地理(主要是气候和土壤)决定的农耕文明,一个是富裕平民形成的商业文化。
韩茂莉教授的《中国农业历史地理》这本书里说得再清楚不过,咱们国家从汉代,农业GDP的最高点,就已经移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年三熟甚至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决定了当地百姓的富有程度,也催生出了更精细的食物,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两千年。即便北京已经成为都城之后,它的饮食的平均水平也没有超过鱼米之乡的南方。甚至有人考证,代表皇家饮食风范的“满汉全席”,都是南方富商臆造出来的。
由此推论,商业和市场是催生和优化美食的重要动力。北京是权力中心,商业不是它的特色。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北京的商业传统是权力经济,饮食服务也更多面向精英阶层。沈昌文先生最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是,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国营饭店墙上还贴着标语:“绝不无故殴打普通顾客”。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北京小吃还有提高的空间。
然而这么说,一点儿也不能消减北京人对本地美食的热爱。前几天去香港,见了我两个师弟,他们都在香港的凤凰卫视总部工作,都是北京人。我们在一起吃着挺好吃的饭菜。他们俩,一个男人深情地回忆了北京的早餐,说“哎呀,在香港要能天天吃到糖油饼儿,我觉得香港还是能够待得下去的”。另外一个男人呢,还是早稻田大学的“海归”,特别怀念北京他妈妈做的饺子,他认为香港的饺子啊,太精细,“不过瘾”。
听他们说这些,我一点都没觉得可笑,反倒充满了尊敬。食物又不是奥运会,哪里分得出高下?最后他们一起怀念北京的家庭美食——炸酱面,一个喜欢过水,一个喜欢锅挑儿,两人一句比一句声儿高:面条如何才能筋道,酱如何才能裹得恰到好处,菜码怎么变化……窗外维港的上空,一牙弯月挂在那里。
这多好,有什么可吵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