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花 盛开丹桂村
2018-11-21陈迎春
陈迎春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来到多民族聚居的云南省寻甸县柯渡镇,不仅在这里留下了革命火种,还播撒了民族团结的种子。今天,丹桂村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绚丽多彩。
1935年4月30日,中央红军长征进驻柯渡后,有一名红军小战士在进清真寺时违反了规定,朱德总司令知道后,亲自带着这名小战士向清真寺的阿訇赔礼道歉,给柯渡回族群众留下了感人至深的印象。之后,朱德总司令还接见了清真寺的阿訇,在嘘寒问暖之余,进一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并命令红军宣传员用紫土在柯渡回辉村清真寺墙壁上写下“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的大幅标语。
红军要走了,许多回族青年纷纷要求加入红军,12个回族青年被红军收下,编成一个回族班,跟随中央红军长征,不仅在寻甸留下了革命火种,还播撒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红军民族团结平等的政策深深影响了寻甸各族群众,促进了当地各民族80年来的团结融合和共同发展。目前全县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率大约达到总人口的10%,有7750个家庭由多个民族组成。寻甸县于1994年、1999年、2009年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在柯渡镇丹桂村红军长征纪念馆旁的村头公路边,有一块“丹桂村公路建设纪念碑”,碑上记载了2008年全村各族群众在政府帮助下,积极捐款修建贯穿全村的多村公路的过程及捐款名单。
丹桂村充分调动村民的发展积极性,制定长期规划,提出了以“发展红色旅游和农村特色经济相结合”的总体工作思路:一是围绕红色旅游业,建成和发展小型农家乐饮食服务行业;二是发展农村特色经济,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促进劳动力转移促使二、三产业得到健康有序发展。丹桂长征纪念馆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强有力地带动了丹桂村经济发展。
今天的丹桂村是一个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文明村,村内的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丹桂清真寺和杨氏宗祠两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實施了丹桂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建设,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建设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丹桂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变,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文化生活蓬勃发展,民族之间更加团结,丹桂村相继荣获省市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2017年荣获国家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丹桂村清真寺属于市级文保单位,始建于1880年,丹桂清真寺朝真殿单橡歇山顶,通面阔13.3米,通进深11米,叫拜楼高30余米,四层,三叠重橡歇山顶,建筑较为大气。雕刻工艺精湛,朝真殿七道隔扇门上图案种类多,雕刻的图案惟妙惟肖,技艺非凡。朝真殿和叫拜楼两大主体建筑保存较完整,这里的信教群众爱国守法,虔诚奉教。如今,丹桂清真寺成为了柯渡镇伊斯兰教对外开放的亮点。
丹桂村村容村貌整洁,乡风文明和谐,民族团结和睦,是寻甸县脱贫攻坚、民族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集合的典型和缩影,必将带动物质发展和精神发展,推动两个文明协调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