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厚朴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咽炎心得

2018-11-21张丽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1期
关键词:辨证论治中医

张丽丽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慢性咽炎的有效组方。方法:收治慢性咽炎患者80例,平分两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含化华素片、口服慢严舒柠咽炎片。结果:慢性咽炎患者80例中,中医辨证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7.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辨证加减灵活和不易反复的优点。

关键词 慢性咽炎;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1],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常见患者有咽部发干、发痒、干咳、异物感或伴有轻度疼痛;晨起分泌物增多,故常有咳吐白色痰液、清嗓动作,局部刺激如刷牙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主要症状,临床检查咽部黏膜充血,急性期呈鲜红色,慢性期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慢性增生滤泡,扁桃体增大或正常。该病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发作,治疗比较棘手。本研究采用以半夏厚朴汤合止嗽散加减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该病,效果确切,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12月收治慢性咽炎患者80例,采取简单随机分组原则平均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病程8个月~9年;年龄18~65岁,平均(37.6.1±13.2)。对照组40例,男16例,女24例;病程6个月~8年;年龄22~69岁,平均(38.1±12.1)岁。两组性别、病程、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实施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咽部发于不适、发痒、异物感或伴有轻度疼痛;干咳,或咳少量白痰或黄痰、清嗓动作,局部刺激如刷牙会出现恶心、呕吐,病程迁延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半夏厚朴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基本方:茯苓10g,半夏10g,厚朴10g,苏叶10g,桔梗10g,紫菀10g,荆芥10g,甘草6g。辨证加减:咽痒加蝉蜕、僵蚕各6g;咽干痛加玄参、射干、金银花各15g;痰多者加浙贝母6g、海藻15g、昆布15g;乏力、气短者加生黄芪15g、五味子10g;腰膝酸软,痰咸者加熟地、瓜萎各20g ;烦躁、易怒者加夏枯草15g、黄芩10g;咽部有腥臭味、异物感明显、舌青紫者加当归10g,舟参15g,甚者加三棱6g、莪术6g。1剂/d,水煎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华素片口腔含化再加慢严舒柠咽炎片口服,按说明书服用,华素片1片/次,每8h含化1次;慢严舒柠咽炎片5片/次,3次/d。10d为1个疗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连续用药2个疗程,统计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咽炎的疗效判定标准[3]:①治愈:咽部发干、发痒、干咳少痰、异物感或伴有轻度疼痛,咽部不适等症状消失,咽部充血、咽后壁增生滤泡等体征消失,6个月咽部症状无反复发作。②显效:咽部发干、发痒、干咳少痰、异物感或伴有轻度疼痛,咽部不适等症状感觉明显好转。③有效:咽部充血、咽后壁增生滤泡等体征明显好转,30d内无反复发作。④无效:体征和症状没有明显变化,不到1个月症状复发。

结果

临床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例1:患者,女,42岁,工人,常觉胭部不适,干痒咳嗽,咽部异物感,刷牙时恶心、干呕,每遇感冒或工作紧张时加重,久治不愈,10d前感冒后,咽部症状加重,咽部异物感、干痒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痰有咸味,时感乏力,舌暗苔薄黄,脉弱、弦细,查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有大量淋巴滤泡增生。清半夏10g,厚朴10g,茯苓10g,苏叶10g,甘草6g,桔梗10g,紫莞10g,金银花15g,僵蚕69,黄芪15g,五味子10g,熟地黄15g,瓜萎15g,玄参10g。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首诊开药5剂,二诊时患者症状减轻,干痒咳嗽已大为减轻,痰已不咸,乏力改善,再服药7剂,所有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

讨论

慢性咽炎中医上俗称“梅核气”、“喉痹”等。《内经》《素问·阴阳别论》最早记载了此病,“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认为以虚火喉痹居多。临床中其发病率较高、病程长、时好时坏,缠绵难愈,感冒后诱发劳累、生气时加重,一般不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治疗效果常不佳,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咽炎多因急性咽炎未经彻底治愈,再加上自身免疫介导,导致咽喉部慢性增生性炎症,临床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或辅以激素类制剂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容易反复发作。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咽炎病因病机为脏腑虚损,耗伤阴血,虚火上炎于咽喉,煎熬肺之津液为痰或因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又因外界刺激,喜食辛辣刺激、情志不畅,劳累过度所致。半夏厚朴汤中半夏化痰散结、降逆止呕,厚朴、苏叶芳香行气,降气和胃,茯苓健脾利湿助半夏化痰;生姜和胃止呕,诸药合用,配伍严谨,切中病机,故获满意疗效。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所治之证多为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仍不止者;方中桔梗、紫菀、款冬花、甘草宣肺止咳、清利咽喉;荆芥、解表祛风,驱邪外出。两方结合化痰行气,宣肺利咽,对于急性单纯咽炎起到很好的療效。所以我们以此二方定为基础方,对于慢性咽炎而言,病因病机复杂,本虚标实,正气不足,邪气内扰;气血不足,不能驱邪外出,致病情缠绵,表现为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自汗等;肾虚,肾水上泛而成痰,五味中,肾主咸,咸味为肾之本味,肾虚痰泛,痰咸;痰阻气机,致使肺气不利,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致气滞血瘀,从而出现咽喉生痰,异物感,咳嗽,不适,胸闷,青紫、瘀斑等瘀血症状。因此,临床上针对以上兼证随症加减用药治疗慢性咽炎,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55-156.

猜你喜欢

辨证论治中医
冠心病从肾论治研究
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78例临床疗效分析
产后风湿病辨治心得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