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ip今日未来馆参展艺术家简历及作品

2018-11-21

东方艺术·大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

曹雨西Cao Yuxi(JAMES)

曹雨西的作品横跨声音可视化的新媒体表演,伪逻辑性篡改初级电脑或物理编程,数据可视化作为现成品的当代艺术,灯光或投影形式的公共艺术以及任何以数字媒介产或流通的跨界形式。

他对自我的行为以及作品总结是:被整体社会意识形态逼迫下的理想主义者的自我救赎,保留批判和自我批判意识的同时,坚持激进进取型的工作逻辑创新和深入。

项目代号空VOID(作品名:ORIENS 東 V1.O)是曹雨西工作室2017年新的声音影像装置作品。项目代号空VOID再次使用声音和影像结合,在今日美术馆未来馆组织起的场域精神,进行多层次、多空间的穿透,作品的视觉元素往往更象征性地简化成符号似的有机型态,伴随声音融汇化地迭代,而声音是人类文明以来的宗教场域的音符和音效的合编。通过二维的视觉画面加入三维空间设置,在人类可认知的第四维度创建一个更高纬度的想象空间,将观众的心境与意识压缩进一个更大的纬度之中。

冯昊Feng Hao

实验音乐人、声音艺术家。绘画出身,以声音艺术与实验音乐为主要载体,作品多以声音、影像、行为等综合装置或项目的方式呈现。他分别以预置演奏、掠夺性采样拼贴和声音装置与声音行为媒介进行创作,同时也进入剧场、当代舞蹈和电影等领域,以声音、音乐、表演或视觉的方式参与各种综合类语汇的作品。

这个作品由两个部分影像组成:一部分是被人遗弃的神像在墙面上交替出现,另一部分则是投射在地面上的巨大香灰池。

神像通常是作为神的化身被供奉起来,而被抛弃的神像却成为世事轮回的一员。因为风吹雨打,他们产生了各种入世般的面容。香灰则是人们敬拜神灵的留痕,是祷告仪式的遗跡。这两个部分形成了一个关于信仰的遗迹场,它阐述着一种有趣的悖论关系:神像似乎是放弃信仰的遗迹,而香灰却是保持信仰的遗迹。

甘健Gan Jian

甘健,1986年生于中国工业重镇柳州,以装置、现场、音轨等多种形式呈现作品,强调声音与影像、光、空间之间的联系,以听觉与视觉的高度同步展现极端的力量与速度,并以多种形态作用于不同的空间与环境。

巨型人造城市结构以光轴为中心盘旋与扩张,以“光”与声音呈现宗教、科技等引导人类发展与变革的力量,声音与影像高度同步,并使用阴影产生重量与压迫感,以强烈的试听体验呈现这种力量的本质与内核。

郭锐文aka Raven Kwok

郭锐文(aka Raven Kwok)是一个视觉艺术家兼创意型程序员。他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领域,集中在探索计算机程序算法,及其在视觉美学表达上的可能性。

2014年毕业于伦斯勒理工学院电子艺术专业(RPI iEAR)并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他的程序生成作品在全球多个艺术节、电影节展览及展映。

1194D的初始原型为115C8的一个微调版,同为郭锐文基于几何有限细分方式创作的《算法生物系列>中的一件。1194D试验了多个多边形生物在一个由四棱锥构建的网格环境中的共生状态。这个项目在2017年被继续开发为一个三屏的影像装置,命名为1194D3(1194D立方)。所有的视觉影像使用Processing设计编写实现。

洪启乐Hong Qile aka Loga

厂牌“Bwave”创办人。视听艺术现场:“PixelEcho”发起人。他自噪音入世,目前从事声音、音乐与视觉艺术的交互创作。其作品形式包括:现场表演、装置艺术、网络艺术等。

洪启乐的“脑波交流”用分形、色彩和声场,呈现人与人理想交流状态下的虚拟景观。

任远Ren Yuan

艺术家、设计师、程序员。热衷于生成艺术、视听艺术、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复杂性科学等领域的探索和研究。现任VINCI艺术顾问,曾任财新传媒数据可视化实验室执行总监、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讲师。《Processing互动编程》作者,创意编程中国(creativecoding.cn)创始人。

《VINCI》是任远担任VINCI艺术顾问期间创作的一部数字影像,作品视觉部分由任远基于代码生成,通过抽象节点连线模拟神经网络,再基于网络结构生成各种形态,整个网络由1950个节点短程相互连接构成。音乐由艺术家刘一纬创作。

施政Shi Zheng

1990年出生,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上海。作为数字媒体艺术家,施政的创作形式涉及电子音乐、Audio-Visual装置以及现场演出。其作品往往通过电脑技术尽可能地扩大观众视听通感体验,在其中声音与影像是一体存在的两面,缺一不可。从作品Offset(2014)开始,他更加沉迷于屏幕内部所建构的虚拟景观,在完全由电脑程序所生成的虚拟世界中,他不仅仅是创造者,更像是坠入其中的漫游者……

作品Embers通过巨幅的空间影像和震撼的声音效果得以完整呈现,不止造景,更意在造境。观者面对作品时,近似自然又超越现实的景象更容易使人产生陌生感,这种置身此地却无法真正沉浸其中的观感也正是作者所期望的。

王志鹏(花形)Wang Zhipeng

王志鹏(花形),中国艺术工作者。他的作品采用了多种格式,例如视听互动、计算机生成图像、多媒体剧院和试验声音等,正在探索艺术与科学过渡时期的“混乱”现象。

“如鸟掠虚空,踪迹不可得。”

Pink Money × UFO

UFO是由艺术家、设计师程序员工等混合身份构成的团体,可视为一个大写“艺术家”:作为新锐VJ和新媒体艺术团队,Pink Money活跃于香港和内地多项新媒体艺术展览、声像艺术演出,表达着新生力量对混乱与秩序的理解。现已签约摩登天空MVM视觉厂牌。

这是向第一个飞入计算机的bug致敬的作品。“.bug”关注各种格式的错误现象,并捕捉错误背后的美学价值。如马赛克、读取错误、死机蓝屏、以及解压缩失败等。

王志昂Wang Zhiang

1991年出生于河南周口,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UFO媒体艺术实验室成员,现居杭州。

擅长以图形编程的方式创作视觉作品,对数学算法的兴趣使其乐于发掘计算机语言与图形生成之间的关系。在探索视觉内容的同时,也在尝试不同的空间与展示方法对作品体验产生的影响,如视觉暂留、错位空间等。

坡道的尽头是一块门形方格,在物理空间中将坡道路面延伸4米长度。同时作为矗立在实体空间中一个虚拟空间的入口,方格中的视觉内容为虚拟空间无尽的拉伸、挤压与喷薄在路面被延长的物理空间感知上,门形入口又暴露给观众虚拟世界中无限的空间深度。经过路面的这段长时间与作品对峙、吸引或排斥,观众或是选择被屏幕内容彻底抹掉格式化,吸入未来馆与数据同化;或是被入口处强力空间力场驱离不得靠近。

石川Shi Chuan

1983年生于上海,现居杭州,工作于想象力学实验室,独立艺术家、导演、体验设计师。

石川的工作一直关注“发生”的过程,意义之外的现象、情感,始终在进行与未完成的状态之间,这与其对自身身份的研究不无关联,保持着一种不确定性和难以捉摸的线索,这使得其“艺术家”的定义仅仅是在特定情境下的表达,也由此引发了对各种媒介的质疑和实验。

我们诞生于盒子,我们生存于盒子,我们构建盒子,我们破坏盒子,我们从一个盒子到达另一个盒子,在盒子中学习,在盒子中思考,在盒子中迷失,在盒子中死亡,我们一切的开端和认知都源于这一构造,美术馆作为一种特殊标签的盒子,存放了现实、虚幻、表达、冲突、对话……混杂在一起,是谜一般的存在,是超脱于现实体系的构造定义,是介于破坏与构建之间的那一层不确定状态。“谜盒”正是由此念头引发而来的一个入口,在三次元世界打开一堵墙,窥探介于三次元与二次元之间的溢出,用当下的手段重新解读这个六面体的延展可能。

林欣Lin Xin

林欣,艺术家,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作品以电子媒介为核心,涵盖布面油画与电子影像装置两大类。林欣善于驾驭多媒介同步并行的创作方式,媒介的交互也为视觉场域的铺陈提供了复杂而多样的路径,最新展览则将通过数字动画、油画和灯光装置等多种形态建立其观念与语言世界,并把观众带领到赛博虚拟环境下的另类现实中。

虚拟的空间是人类欲望的释放地,是心灵物化的一种表现,是更为真实的真实。人的内心世界在那个没有气压的数字领域突然被无拘无束地释放出来,这种解压式的释放产生的张力是巨大的。那里的风没有触感,阳光没有温度,却依然清晰地折射着我们的欲望——更为分明,更为强烈,也更为本我。《有风的空间》系列基于这段诠释,在虚拟的空间用视觉强调风的“真实”触感,类似缘木求鱼,却又有趣异常。

作品通过观众与手机的亲密互动,带动大屏幕的影像,从而沉浸在虚拟与现实之间。

郑达Zheng Da

郑达,媒体艺术家,“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创立者。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CPI研究员。美国华盛顿大学媒体艺术中心(DXARTS)在读博士。

艺术工作聚焦于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映现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游戏艺术、互动艺术、声音雕塑、媒体剧场等。作品格式后缀:“.toe”(Touch Designer Environment File,是作品自然元素置换为光信号、风信号、声音信号的数字系统集合)

《感官过载》是一个借由自然元素风、水和光而构成独立交互系统的跨媒介艺术装置。螺旋桨悬吊于中间盛水箱体的上方,由LED灯带组成的灯光面板隐藏于每个盛水箱体的底部。创作者将“水”作为一种界面在作品中呈现,界面在科技语境中多是指信息的交换与反馈。“软”与“硬”的界面指向自然,其中力量在界面中的轉换与图示显现出信息的多维感知。作为接收者的水,接收并实时反馈来自风扇和光的“信息”,从而形成不同的波纹与视觉效果。

高玉洁Gao Yujie

高玉洁,媒体艺术家,艺术创作兴趣与概念均以自然作为灵感来源,作品实现则由软硬件结合的科技而驱动,探讨自然、科技和人之间现有的或新的关系,着重关注跨媒介平台下的多感官连结对于观者行为的刺激。2017年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低科技艺术实验室(Low Tech Art Lab)专注于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跨学科联系,探索混合媒介环境中的低科技。基于想象力的本能,兼具创客的思维,尝试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科技工具和展示平台,面向“链接”、“失控”、“GAME”、“物理交互”、“智化”等关键词做了相应的主题实验。对当下媒体时代的参与性话题极具兴趣,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媒介的艺术作品,探讨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关系。作品涵盖:虚拟人工生命体、互动LED装置、动态机械装置、互动影像、游戏媒介等。

Charles Lindsay

美国SETI A.I.R Program总监、艺术家Charles Lindsay的创作涉及到生态系统和航空航天工业技术。他跨学科的艺术创作经常包括沉浸式体验、声音装置和空气动力学的实验等。Lindsay目前还是古根海姆研究员,内华达州博物馆艺术和环境艺术中心的研究员。他也是OSA EARS的创新者项目发起人,这个项目旨在从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中获取高分辨率实时语音和数据用于研究和创作。

风洞:红山实验包括未来人类(雕塑)和未来悖论(投影图)。这次合作融合了艺术家们在深层次对深刻的历史、遥远的未来和技术上的共同兴趣。风洞直接链接到考古遗址和洪山新石器时代——中国北部的繁荣从公元前4700到公元前2900年。他们最近探访并记录了这些地点和该地区的风。这是一个艺术装置作品,也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可延展连续性的研究。它也可以成为一个大型的乐器。风成为思想、数据和时间本身的隐喻和历史参照。

这个项目扩展了Charles最开始的在世界上最大的风洞——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研究。该研究与苏少禹对互动艺术和编程的兴趣不谋而合。

苏少禹Su Shaoyu

苏少禹是一位生活工作在洛杉矶的新媒体艺术家和摄影师。他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目前是南加大电影艺术学院Jaunt VR电影实验室的技术总监和研究员,曾在Vortex ImmersionMedia和Los Angeles Center Studios展示沉浸式的圆顶投影作品。他的工作重点是技术如何解释艺术和电影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并基于媒体从大格式模拟胶片摄影来探索计算摄影和摄影构成。

此次在北京今日美术馆的合作包括七个与观众互动的工业风扇,十二个空气净化器,四个风速仪,四台造雾机,和108个悬浮Versalume激光灯。三段音频节点在风中嵌入听觉数据。声音的来源包括Charles在红山地区的录音,在北京的紫禁城的录音,和在他的工作室——位于纽约北部的卡茨基尔地区的录音。通过时间扭曲、反馈、失真和放大来操纵音频。在这个作品中,Charles还演奏了一种六弦电大提琴——通过磁性卷轴卷到磁带进行加工而成。未来人类是一个雕塑,少禹通过数字化挤压和操纵Charles之前的作品,将其改造成类似一件来自未知文化的工艺品。

Refik Anadol

Refik Anadol是1985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出生的媒体艺术家和导演。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生活和工作。他拥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艺术硕士学位,他也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设计媒体艺术系的讲师。他在特定场地的公共艺术中使用参数化数据雕塑,在沉浸式装置中使用现场音频/视觉表演,特别是他的作品通过建立与媒体艺术之间的混合关系来探索数字和物理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无穷之屋”是艺术家Refik Anadol创作的一个沉浸式体验艺术项目。当沉浸其中的观众的客体自我被引入入胜的环境所包围时,他们的意识状态就被称为“沉浸式”状态:这些人造的环境能够创建一个非现实的世界,并且重新塑造观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个项目激进地解构了虚幻的空间框架,同时突破了常规观看体验的边界,将传统平面投影屏幕转换为三维,并利用程序算法来构建视觉化空间。这个作品讨论沉浸式虚拟环境的内在特性及其对人的影响。其旨在质疑意识的相对性,以及它如何影响观者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并不是将媒介作为一种逃避现实和不切实际的科技幻想的方式,相反,这个作品成为一种手段将观者从习惯性认知的世界中抽离而出,使观者能在顷刻间从焕然一新的视角认知周围的世界。

郭熙Guo Xi

人们面对和解读世界时所依的意识形态往往是坚固的,郭熙试图通过戏剧化的幽默来软化甚至是破坏一点这种坚固,让观者在惯常的生活中感到一丝荒谬与不安。他将艺术家的工作比喻成一种“穿刺”,艺术家用作品刺破意识形态的外壳,透过这些穿刺留下的孔洞得以窥见“真相”。对于他来说,作品形式是传递艺术观念的载体,他广泛采用装置、绘画、表演、雕塑、文本等形式寻求最为准确的传递方式。

物品往往可以承载很多特殊的意义,比如奖杯、十字架、旅游纪念品或者一块手绢等等,里面存放着人们的记忆、信仰、意识形态、情绪等。这些超然于物品作为“物之外”的内容似乎是存放于其内部某个不可见的空间里。就像一个U盘,里面存入了.belief格式的文件。在这样的结构中,身体成为一个容器,信仰则是填充物。在这件作品中我创建了一个姿势,这个姿势可以用人体作为媒介,把“信仰”下载并输入到一个物品中。

刘佳玉Liu Jiayu

199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2014年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

新媒体装置为诠释多语境间的实时作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从而衍生出一个多向的思考,她的作品经常将两个极其不对等的地理位置景观相结合,与之生成一个新的空间,通过展示作品地点的矛盾性,探索人对空间的经验感知与装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用这样一种语言讨论人与自然所发生的多重关系等。

装置由50条滑轨组成,通过摄像头识别与自定义算法流水(algorithm pipeline),提取出海浪边缘的实时波动数据。将海浪的变化映射为滑轨滑台的运动位置。选用无线通信方式,通过两个发射天线,以覆盖整个作品的物理空间范围,从而控制电机的运动与LED光块的颜色,光块的颜色变化根据不同位置的坐标表现不同的渐变颜色,通過摄像机3-5秒不等的长曝光拍摄得到平面的海浪数据可视化图形,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以及海浪的数据可视化。

当海浪带着它的神秘属性实时地蔓延出墙体时,我想让每一个观察者融入到周围环境的对话中,以一个新的维度去体验自然。

饶广禛Rao Guangzhen

199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2014年加入UFO媒体实验室,是核心成员之一。作品以实体化的作品、影像记录等多方式呈现。

在现实世界中搭建一个实体化的迷宫,让机器人在迷宫中吃豆子。当机器人将迷宫中的所有豆子都消灭掉后则游戏胜利,若在未完成前逃离迷宫则算游戏失败并重新开始游戏。

Catherine Chalmers

Catherine Chalmers现居纽约,从斯坦福大学获得工程学位,后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得绘画硕士。她作为一个多媒体艺术家,致力于探索人文和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她的展览经历包括:MoMA P.S.1,纽约:MassMoca,North Adams;Kunsthalle Vienna;U.N.Pavillion,上海世博会等。

蚂蚁虽然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物种,但是它们能够自行组织并适应复杂的行为体系。与人类大脑、城市或是人工智能的系统不同,蚂蚁的行为遵从其自然发生的规律。无论是源自人工的还是自然的,顺应发展规律形成的行为总是定义了世界组织和进化的过程。

周姜杉和龙星如I&C;(Cedar and lris)

周姜杉和龙星如是一个基于北京的艺术组合。他们的研究方向为数据与感知的关系,以及数据体验下的主观叙事。他们的作品涉及视觉艺术、计算机工程和叙事,使用实时获取的数据创建多感官体验。

2013年,他们联合策划了中国首个数据艺术展览,《信息新浪潮——英国信息可视化艺术设计展》,展出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理想国》第七卷描绘过一个画面,深黑的洞穴里,被捆绑着的囚徒只能看到洞壁上的影子,并以为影子就是世界。有一天,一个囚徒挣脱了锁链,发现身后有光,他不断往上爬,直到爬到洞穴的出口,猛然意识到那才是另一层存在。作品为一条深长的隧道,观者通过艺术家所开发程序“眼睛”提供的视觉,重现柏拉图“洞穴比喻”中向出口探索的过程。

猜你喜欢

艺术家艺术
纸的艺术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