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农产品出口路径研究

2018-11-21胡颖

商场现代化 2018年20期
关键词:贵州出口农产品

胡颖

摘 要:本文以贵州农产品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贵州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为贵州农产品出口找到新的路径,从而推动贵州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贵州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贵州经济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贵州;农产品;出口

一、贵州出口的现状

贵州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东、南、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大体分为:山地、高原、盆地和丘陵,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占据全省土地面积的92.5%,其中喀斯特地貌就占61.9%,正是由于特殊的山地丘陵优势和土地资源特点,贵州曾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近年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影响下,贵州农产品出口总额不断上升,品质不断提高,加速了科技创新步伐,促使出口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推动绿色农产品的增长,调整了产业结构。随着贵州与周边国家在文化、学术、旅游、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逐步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农产品的开发中。例如在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将贵州特有的民族文化配合天然的材质加以运用设计,通过不断引进技术,改进贵州农产品加工工艺及包装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宣传,不断增加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贵州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烤烟、豆类、粮谷、动物及肉类、中药材、桐油等,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洲、非洲、北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农产品的出口在全省外贸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还相当低,出口价格也始终在低位徘徊。

二、贵州农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1.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

目前贵州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很广,但主要还是集中在韩国、日本、东南亚这些周边国家。农产品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例如水果、蔬菜、茶叶、水产品这些加工程度低的产品。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单一和集中会导致对出口国家市场的过渡依赖,影响贵州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尽管贵州不断尝试寻找新兴市场,例如近年来增进与墨西哥、乌克兰、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南非等国家的贸易往来,为农产品的出口寻找新的市场。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各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导致农产品出口市场竞争激烈,而贵州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速仍然比较低,没有实现出口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

2.环境标准制定不及时,遭遇出口市场贸易壁垒

环境标准是指有关识别环境污染、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总称,很多国家把环境标准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项非关税壁垒。而贵州农产品特别是一些初级农产品,绿色环境标准低于国际标准,国际上许多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都是在产品研发之前,但贵州的标准却是在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之后才制定,导致贵州农产品的绿色标准远远达不到国际标准,以至于遭遇其他国家环境标准方面的绿色壁垒,甚至地方性的检验检疫标准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从而导致贵州农产品出口困难甚至无法出口,低廉的价格还会遭遇其他进口国家反倾销调查。

3.农产品出口服务体系落后

贵州属内陆省份,但相对于东部、中部、西部的其他各省份的农产品贸易增速来讲,贵州省仍有較大的差距。经济基础薄弱,农产品的储藏、运输设施严重不足,有关农产品出口方面的制度,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贵州农产品出口服务水平落后,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例如:农产品缺乏运输基础设施、装备落后;缺乏从事农产品运输和储存的专业企业,缺乏专业化的农产品包装、装卸和运输技术和农产品信息化水平较低。

4.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困难

贵州农产品出口数量小、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精加工农产品出口尽管有所增加但是所占比重还比较小,出口农产品总体价格和附加值低。贵州农业发展一直沿用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依然是一种小农经济状态,产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生产的集中程度不高,传统分散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和品牌难以达到进口国品质标准,导致难以出口。

三、以“一带一路”为战略背景,促进贵州农产品出口的新路径

1.改变出口市场结构,开拓新国际市场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不断改变农产品的出口市场结构。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带来的优势,使贵州农产品出口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继续巩固港澳、日韩、东南亚国家市场,同时加大开发南亚、中亚、西亚、北非和东欧等新兴市场。(2)对农产品出口国消费者市场的收入消费、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以销定产。不断熟悉出口市场关于农产品的贸易规则、进口质量标准和贸易壁垒的有关条文,明确贵州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品牌建设的目标和方向,(3)通过开展各种农产品国际展会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和消费市场。

2.提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质量,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贵州农产品出口需要积极应对国际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因此需要在短期内熟悉出口国家贸易壁垒规则,深入研究出口市场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只有掌握了出口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才能更有效的制定、改进和完善贵州农业质量标准,生产和加工出更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无论是从分拣、保鲜、储运、包装、宣介等环节的技术研发,还是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方面,都能提高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国际标准,还能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近几年贵州的烤烟、薯类、油料和茶叶都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而水果、稻谷、棉花、花生却具有较强的比较劣势。因此,因此要重点扶持优势产品的出口,通过科学研究切实加强烤烟、茶叶、特色中药材等农产品精加工的,大力扶持优质茶叶、烟叶、油料等种植生产,改善出口农产品的结构和比重。农产品的种植到生产加工坚持监督管理,牢牢把质量和品质加以控制。除此之外外贸部门、检验检疫部门建立专门的机构专门研究农产品国际标准,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提前做好出口预案,不断传递信息给农户和农企,以便及早应对,并加强农产品检测检疫,加强对农户、农企的宣传,跟踪了解和把握国际农产品标准化发展动态。把检验检疫的链条贯穿到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环节,把实现农产品质量提高作为根本任务,从源头出发更有效的提高农产品质量,更好的适应农产品国际市场。吸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股、合资的方式参与跨国经营,减少农产品出口反倾销调查。

3.建立农产品出口信息化服务平台

贵州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是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就缺乏整体规划,从采摘——冷藏——保鲜——运输的设施及技术都比较落后,以产定销的方式使农民很被动。生产物流环节滞后不仅增加了农产品流通成本,还降低了农产品出口优势,大大制约了农产品竞争力。应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对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的信息化服务,可以从几方面入手:(1)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龙头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技术交流,形成帮扶协会,提高农业加工技术。(2)建设“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对外平台,通过平台进行有效的宣传,提供稳定的B2B和B2C市场需求网络,推动贵州农产品通过各种贸易方式走向国际市场。(3)建立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信息交流,实现共享资源的目的,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关注国内外出口市场的信息变动,利用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形成一个优质的网络服务系统。

4.创立品牌意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贵州拥有几百种农产品,也有丰富的环境资源,但是却没有本土的自主品牌,这在国家贸易中就沒有优势可言。所以,要想扩大贵州农产品出口,就要增强品牌意识,根据市场需求创建本土的自主品牌,提升品牌的综合实力,集聚市场实力,从而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实力。

例如,贵州农产品出口中,特色农产品的出口比重一直很高,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如何利用这点优势把市场进一步做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自主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升企业的价值。所以,贵州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动,分析国际市场需求的特点和差异,找出适合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潜在市场,针对优势的农产品建立自主品牌,发挥优势农产品的优势,另外,在发展自主品牌的同时,要不断跟进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动来采取有效合理的营销方案,确保销售份额的稳定提升,从而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许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疆农产品出口政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2]李浩学,李盛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基于HM指数及随机前沿引力模型[J].价格月刊,2016,(11)69-74.

[3]欧阳碧媛.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出口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7,30.

猜你喜欢

贵州出口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农产品争奇斗艳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贵州教育出版社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某官自白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