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三种途径
2018-11-21顾小冬
顾小冬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工匠精神;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4-0079-01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的坚守,是爱岗敬业的表现。对于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而言,没有工匠精神的传递,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职业教育是包括技术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教师在教学科研、企业实践、技能竞赛中逐步培养工匠精神,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当前,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专业建设未能完全体现职业能力导向、岗位能力分析不细致、教师教学能力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等问题,这需要教师对职业的坚守,用工匠精神的培育攻克专业发展的难题。
一、教科研中培养工匠精神
教师将教学中的问题、体会等融入教科研,在教科研中精益求精,并将教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是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基石。比如在汽车维修专业课堂教学中提炼学生的各种问题形成教学项目,在实践教学中发掘技术问题形成科研项目,以提升教科研水平。在教科研过程中对学术问题勇于提出新观点、不断追求技术极致,是培育教师工匠精神的独特途径。
二、项目化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
项目化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项目化教学,大力推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炼汽车维修服务岗位典型任务,确保专业技能指标和关键能力指标体现在单项任务中,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按模块化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对汽车维修技术边讲边练,讲解中侧重实践运用;在传授职业核心技能时,注重职业素质教育,按照职业专项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的顺序教学,达到汽车维修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在传授专业能力时,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项目化教学发扬了教师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培育教师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企業实践中锤炼工匠精神
教师企业实践能服务企业发展、提升技术技能,对培养工匠型师资、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大有裨益。通过企业实践,教师掌握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应用技术需求;通过企业实践,教师掌握汽车制造、汽车维修领域在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推进企业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结合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发掘学校技术服务企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掌握汽车制造和汽车维修领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发展趋势、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技术研发和关键技能应用能力,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水平、锤炼教师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