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科学这扇窗

2018-11-21郑永春

中国科技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普科学家

郑永春,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长,“科普中国”形象大使。

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科研人员,研究月球和火星是我的本职工作,主要任务是分析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等传回的探测数据。在分析这些数据的时候,我发现,在月球上的黑夜期间,有一些地区的周围更冷或更热,引起了我进一步的研究兴趣。这些地区为什么会表现出热异常,背后的原因可能与月球表面的物质成分和性质有关。

卡尔·萨根是著名的行星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他的研究领域正好也是我所从事的行星科学,所以很早就读过他的书,听说过他。萨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科普第一人,以其名字命名的“卡尔·萨根奖”,主要授予那些在公众传播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2016年,我幸运地获得了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发的“卡尔·萨根奖”,并由此“走红”。我从原来默默无闻的科普写手,成为“科普大V”,一些同行甚至当面叫我“网红”科学家。我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但性格本质上并不外向,对抛头露面并不感兴趣。所以,刚开始听到“网红”这个词的时候,我的内心还很抵触。但后来叫多了也就随它去吧,不太在乎了,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代号而已。而且,我甚至还更进一步,主动给自己取了一个专门的代号——火星叔叔,在微博和头条上开通账号,争取打造中国原创科普的独立IP。

这些年,在科研之余,我撰写了200多篇科普文章,在中国科技馆等科普场馆和大中小学讲了100多场科普报告,还在中央电视台《加油向未来》《未来架构师》、辽宁卫视《奇幻科学城》、江西卫视《真是想不到》、江苏卫视《小镇故事》等节目上传播科学,撰写了《飞越冥王星》《太空地图》等原创科普图书,致力于在青少年中间播下科学的“星星之火”。但说实话,我还是原来的自己,只不过一夜之间暴得大名,做科普这件事的机会更多了。

即便身为科研人员,但坦白地说,在读研究生前,我还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因为我们这代人和我们之前的那些科学家,从小没有经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没有经历过科学启蒙,对科学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读研究生时,导师让我研究月球土壤的厚度,但这个问题国内并没有人在研究,也没有什么已有的标准答案。当一切要靠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凭证据回答的时候,我才开始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的本质应该是探索未知,探索的过程要遵循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过程要崇尚科学精神。

参加了大量科普活动之后,我对科普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开始意识到我国现阶段科普的主要工作还停留在科学知识的普及层面,做得也很不错。但是,基础教育领域和社会公众越来越需要科学家走向社会,向公众传递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努力扩大科学的社会影响。为此,要特别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我不仅经常到中小学进行科普报告,还牵头组织了10多位一线青年科学家,参与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我认为,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养科学家,并不只是科普知识,而是要让孩子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家参与编写科学教材,会在这些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把中小学12年的科学教育做好了,全民科学素养将提升很大一个档次,这事关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未来,意义重大。

对中小学教育而言,科学哲学、科技史是主要的两大科普载体。同时,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和科研成果无疑是科普的源头活水,科研与科普应该是高度融合,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然而在中国,科研与基础教育、科研与经济发展的“两张皮”现象十分普遍,国家科技的进步在中小学教育和课程体系中很少涉及,导致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严重欠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长远发展的最大短板。我认为,随着国家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如果公众科学素养长期跟不上来,一定会拖科技创新的后腿。

公众科学素养低下的后果,一方面会导致反科学、伪科学和迷信大量泛滥,影响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会导致生物科技、核电工程、石化项目等前沿科技难以向社会普及,付出很大的隐性社会成本和代价。只有通过科普激发全民对科技的兴趣,才能让尖端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就,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发挥作用、生根发芽。科普绝对不应该是科学研究的附庸品,科普与科研应该平起平坐。科研和科普就像部队打仗,科学家是尖刀排,在前方冲锋陷阵,科普就像后方的大部队和后勤补给,如果大部队跟不上来,科技创新就像强弩之末,心有余而力不足。

2017年底,经过2年多的酝酿和筹备,我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同发起成立了“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聚集科学家一起“搞事情”,主要聚焦三大领域——科普、科教、科创(科技成果转化)。搞科研是科学家的工作职责,除此之外,每个科学家都应该有一个社会责任:让科学在社会上生根发芽,让更多的人喜欢科学、感受科学的乐趣。

科学是没有权威的,言必有据,至于是谁说的并不重要。相反,不靠证据,盲从权威,就会阻碍科学进步。同时,科学上的各种理论、假说,很多并不是绝对正确的,不过是哪个理论有更多的证据支持罢了。比如月球诞生有4种假说,学术界目前倾向于大碰撞学说。用证据说话,就是一种科学精神。

科学绝对不等于正确,科学家说的话也不等于绝对正确,科学是随时可以被推翻的理论。为什么还没有被推翻?只是证据还没找到或还不够充分。如果有定论了,那就成为知识了。科学最大的好处,在于不断地质疑、推翻、改进,这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什么样的科普才是好科普?时代变化很快,科技进步很快,科普的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以往那种高高在上,关起门灌输式的科普,板起脸说教式的科普,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好的科普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随着乐于分享的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主流,社会越来越崇尚平等对话,青少年也不喜欢被说教。娱乐化科普也是一种科普,愿意看的人更多,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人看的科普肯定不是好科普,科普最终是要产生影响力的。对于做科普的科研人员,我們要予以鼓励、及时肯定,要允许他们有经验积累的过程。

科普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科普,是作科普报告、写科普书或科普文章。广义的科普,是促进科学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科学可以“+”教育、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小小一张互联网,就可以对社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科学+”应该比“互联网+”的影响更深远。

我的科普对象,小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到年近9旬的科技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受众,我始终坚持,科普要深入浅出,最终让大家感兴趣、有收获,启发思考。做科普,传授多少科学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打开一扇窗,告诉他们,窗外的世界很大,很有趣,剩下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去探索。

虽然,现在科普的发展氛围还很不好,但这件事对国家发展特别重要,总需要有人去做,也值得我用最大努力尽力去做。好的科普,可以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能改变人的“三观”,甚至改变很多人的人生道路。目前我国的全民科学素养整体还很低,各地区的公民科学素养差距很大,发展也极不平衡。尽快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科技创新的沃土,是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重要需求,也是当前国家之急需。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机会接触科学,就缺科普的“一把火”,科普要做的,其实是点燃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启迪思维,启发思考,尤其是青少年。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普科学家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假如我是科学家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