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TARAPOA区块上部欠压实地层钻井液技术
2018-11-21赵向阳李宝军崔贵涛
赵向阳 李宝军 崔贵涛
1.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Tarapoa区块位于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东北部,属于海相环境新生界砂泥岩沉积,从上至下主要地层为晚第三系、第三系、白垩系。晚第三系和第三系沉积时间短,地层较新,欠压实、稳定性差[1]。地层主要为吸水性强极强的大段泥岩,钻井施工过程中井壁失稳、造浆严重,极易引起发生钻头泥包、泥块堵塞井筒、起下钻遇阻、卡钻,甚至造成填井或报废等一系列井下复杂。同时该层段为大尺寸、长裸眼井眼设计,井壁稳定问题更为突出。该区块处于亚马逊热带雨林区域,环保要求苛刻,部分钻井液材料使用受限。为此开展了钻井液技术分析和室内实验,利用硝酸钙的絮凝作业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形成了钙基强封堵钻井液体系,并在现场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满足了安全钻进的需要。
1 技术难点
上部井段主要地层为Chalcan和Orteguaza地层。Chalcana地层位于第三系中—上新统,岩性以咖啡色黏土泥岩、泥质砂岩为主,含有砾石,偶尔含有钙质结块。层位欠压实,成岩性差,稳定性较差,泥岩极易水化膨胀,造成井壁失稳,引发坍塌和泥包卡钻。Orteguaza地层主要岩性为绿色页岩,中部存在砂岩和薄煤层。该层位页岩具有片状结构、易破碎等特点,属于软至中硬地层。地层中部泥质胶黏的砂岩夹层胶结疏松,易分散,部分含砾石。薄煤层地层较软,以煤块为主,部分夹杂黄铁矿,力学性能不稳定。由表1地层矿物分析可看出,2个地层黏土矿物含量超过一半,且蒙脱石含量高,同时含有伊利石,进一步说明地层易水化、造浆。该区块大多为S型井眼轨迹定向井,井身三开结构,具有大位移、大尺寸井眼、裸眼段长的特点。
表1 地层矿物分析Table 1 Analysis on formation minerals %
综合以上因素,钻井液施工存在以下难点:(1)上部井段井眼大,地层胶结松散,环空返速低的条件下解决井眼清洁的难度较大;(2)地层造浆严重,固相含量增加快,利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固相聚结,易引起泥包、阻卡,且钻井液流变性能不易控制;(3)页岩夹杂砾石层和煤层,易破碎,井壁垮塌风险大;(4)该井段大尺寸、长裸眼以及造斜点高的特点,导致井壁失稳几率增大,钻井液处理难度加大。
2 技术分析及室内研究
该区块施工井队普遍采取细分散或不分散钻井液体系,采取强抑制、高黏切、稀释除钙、甚至高密度等措施,但效果不甚理想。地层造浆性强,固相污染严重,钻井液性能难以控制,钻头泥包、缩径时常发生。经过分析和反复实验,利用硝酸钙的高价阳离子絮凝、抑制和低活度引起的渗透压作用[2],确定了以“低黏高切、粗分散、强封堵”为特点的粗分散钙基强封堵钻井液体系,基础配方为:1%~3%硝酸钙+1%~3%乳化封堵剂G325+0.3%~0.5%防泥包剂G318+0.1%~0.3%提黏剂XC+石灰石(根据密度)。该体系关键技术在于:以粗分散模式防止钻屑聚集,低黏度形成紊流冲刷钻具和井壁,适当的切力悬浮加重材料,封堵下部破碎地层,结合工程措施保持井底清洁,井壁稳定。
硝酸钙是一种化学肥料,极易溶于水,且不含氯离子,作为钙处理剂的优点是环境可接受性好,满足厄瓜多尔环保要求。
2.1 抑制性评价
进行滚动回收率实验,与其他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图1),钙基强封堵钻井液体系一次和二次回收率分别为88.28%和73.54%,具有较高的回收率,说明该体系抑制泥页岩分散的能力强,能有效控制泥页岩水化分散、控制膨润土含量和固相。
图1 钻井液回收率测试对比Fig. 1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of drilling fluid recovery ratio
同时测试了常温常压下16 h人工岩心膨胀量,实验结果表明(图2),钙基强封堵钻井液的黏土膨胀量仅为4.287 mm,大大低于复合盐钻井液,说明该钻井液体系能抑制黏土遇水膨胀。
图2 钻井液膨胀量测试对比Fig. 2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of drilling fluid swelling capacity
2.2 封堵性评价
进行了钻井液封堵性评价实验,钙基强封堵钻井液体系对岩心平均封堵率95.77%,切掉伤害端1 cm后,钻井液的平均伤害率为13.47%,平均恢复率为86.53%,说明钻井液体系能实现对地层的有效封堵[3]。
2.3 抗黏土污染性评价
在基浆中加入不同含量的膨润土,测试配方抗黏土污染性能,结果见表2,加8%膨润土时,黏切明显增大,表观黏度是2%膨润土的一倍;加10%膨润土时,出现挂壁现象,但流动性较好;膨润土含量12%时,高搅杯壁附近不能搅动,流动性变差,表明该配方最大抗黏土量为10%。
表2 抗黏土污染性能测试Table 2 Clay resistance test
2.4 粒径分布测试
测试了在钙基钻井液和复合盐钻井液中分别加入8%的膨润土后粒度分布变化,结果见图3,可以看出,复合盐钻井液中黏土颗粒分布宽泛,钙基钻井液体系中,黏土亚微米颗粒减少,颗粒聚集趋势明显增大,有利于固控清除[4],降低钻井液的黏滞性,提高机械钻速。
3 现场应用
图3 钻井液粒度分布测试Fig. 3 Test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drilling fluid
在Tarapoa区块应用十多口井,效果显著。钻进上部欠压实地层应用钙基强封堵钻井液,井壁稳定,起钻下顺畅,不通井,下Ø339.7 mm套管至2 000 m一次到位。钻进过程中钻井液性能稳定,流变性能、密度都普遍低于相同地层钻进的其他钻井液体系,易于控制,且维护简单。其中2口井分别刷新了安第斯项目当地水平井和定向井机械钻速记录。
3.1 技术措施
针对上部第三系欠压实地层造浆严重、钻速快、钻井液密度和固相上升快等特点,应用钙基强封堵钻井液技术钻进,主要利用钙离子建立粗分散、强抑制、低流变体系的特点,结合大排量冲刷井底,确保井底清洁,避免钻头泥包、缩径和循环管线系统堵塞,同时利于机械钻速的提高[5]。一开钻进后,清水钻进,地层自然造浆。根据地层和钻井液性能,转化钻井液为钙离子处理,逐渐提高钙离子浓度,维持体系的钙离子有效含量在1 600~2 000 mg/L,防止黏土聚集[6],特别是Chalcan地层,井壁缩径趋势明显。下部地层加入G325封堵剂,加大石灰石粉用量,逐渐提高封堵能力。同时控制钻井液密度,依靠地层造浆稳步提高,避免过快或过慢提高,观察振动筛返出情况和钻进情况,保持密度在1.20 g/cm3以下,在完钻时为保证下套管顺利将密度至1.24 g/cm3。保持低流变值,漏斗黏度控制在40 s左右,动切力2~3 Pa,随井深增加逐渐提升至6~7 Pa,结合60 L/s大排量,能有效清洗钻具和冲刷井壁,保证井眼净化良好,避免钻头泥包和循环管线堵塞。钻进期间利用三级固控设备,有效清除粗分散体系的劣质固相,降低体系内的低固相(LGS)比例小于10%,MBT小于70 kg/m3。
工程措施方面,注意开泵方式,防止憋漏地层。每打完2柱后,用膨润土和提黏剂配制稠浆循环一周,倒划眼一次,划眼过程中提高排量和转速至最大值。在定向工具开始滑动钻进后,每钻进100 m再加一次稀释浆,用架桥堵漏材料配制,冲刷井壁减少虚泥饼,防止井下沉砂和PDC钻头泥包。
3.2 取得效果
(1)在安第斯项目Tarapoa区块利用钙基强封堵钻井液体系,在低黏度、低密度情况下,实现了良好的防塌效果,造浆率低,井壁稳定,有效解决了上部欠压实地层缩径、部分地层夹杂砾石层坍塌引起的起下钻遇阻、下套管不到位的井下复杂情况。使用钙基强封堵钻井液有效地抑制了地层造浆,从而控制钻井液密度和黏度,保持钻井液密度基本在1.20 g/cm3以下,黏度小于40 s。
(2)上部地层除了易分散的泥岩,部分井还夹杂砾石层,研磨性强,如果不能及时从井筒清除,极易导致阻卡。充分利用该体系粗分散、低黏高切的特点,充分循环,定期清扫井底,同时结合工程措施大排量循环,满足了消除沉砂、井眼净化的要求。
(3)由于地层造浆严重,使用其他钻井液体系时,黏土易聚结成块,导致钻头泥包无进尺,甚至卡钻;胶结黏泥堵塞井筒或循环管线,引起泥浆泵泵压升高、停泵等问题。在应用钙基强封堵钻井液体系后,分散的大黏土颗粒经低流变的高剪切,消除了聚结的可能性,再利用少量的防泥包剂G318,解决了上部井段钻进时钻头泥包及管线堵塞问题,提升了生产时效。
(4)Tarapoa区块施工过程中,一开使用钙基强封堵钻井液结合PDC钻头,低黏度、低密度,钻头射流冲击力强,利于破岩,提高了机械钻速。完成的十几口井,上部井段平均机械钻速大于20 m/h,实际钻井时间和完井时间明显缩短,都小于设计天数。
(5)钙基强封堵钻井液的絮凝作用,使该钻井液能利用离心机进行良好的固液分离,而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处理剂。分离的液相含有钙离子等有效成分,再次用于配制钻井液,实现了一开钻井液的有效直接回收利用。
4 结论
(1)钙基强封堵钻井液利用控制钙离子浓度1600~2 000 mg/L,形成低黏高切、低密度粗分散体系,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和封堵性,絮凝效果良好,流变性能稳定,携岩性能强,井眼净化效果好。
(2)钙基强封堵钻井液体系在厄瓜多尔Tarapoa区块上部欠压实地层应用十多口井,解决了该井段造浆性强、固相污染严重、钻头泥包、缩径、泥浆性能难以控制等问题,井壁稳定,起下钻无遇阻,下套管顺利,同时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钻完井时间,满足了上部复杂地层大井眼安全快速钻进的要求。
(3)钙基强封堵钻井液转化、维护、处理简单,排放量少,环保性能好,利于回收利用,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