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数学教学中概念课的问题设计
2018-11-21顾斌元
顾斌元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甘肃 武威)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要让学生体会概念产生的源头,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自主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自觉应用概念去解决问题.因此,正确认识数学概念,掌握概念并应用它解决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驾驭数学概念呢?现以“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一节教学为例,谈一谈在概念课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
一、由问题产生概念
问题1:黑板上有两个正方形(边长差别很大),你能用三角板画出它们的对角线吗?小正方形的对角线容易画出:两个相对顶点确定一条直线,但在画大正方形对角线时却有无处下手之痛,陷入困境——三角板边长不够,怎么办?
鼓励学生思考,设计方案.
方案:可用一个顶点和一个与一边成45°的角确定这条对角线.
问题2:若选用大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和一个与一边成60°的角画直线,是否可能是正方形的对角线?
由此学生得到启示,一个点与一个角可确定一条直线,产生了“用角来刻画直线位置”的强烈愿望.这样便自然产生了“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问题3:用直线的倾斜角和直线上一点(有序实数对)同时刻画一条直线时,在单位与进制方面有何不便?
单位不同,进制不同,产生极大不便,且考虑到直线上点P(x,y)有,这样便自然产生了用倾斜角的正切三角函数值来代替倾斜角的愿望,由此引入了“斜率”概念.
二、由概念产生问题
新的概念产生之后,往往由于学习得不断深入,发现初学概念有一定的“不完整”“不严谨”之处,这就需设计合理的问题对概念进行补充与完善,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叙述,从而变得简明清晰、严谨准确.
问题4:平行于x轴的直线倾斜角、斜率各为多少?
问题5:平行于y轴的直线倾斜角为多少?斜率如何?
问题6: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于是在规定下完善概念.
三、由问题拓展概念
问题 7:若直线过O(0,0),A(-1,-1),其倾斜角和斜率各为多少?
问题8:若直线过点P(5,4),Q(-3,2),则向量的坐标是多少?
由特殊到一般可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9:若直线过点P(x1,y1),Q(x2,y2),向量的坐标是多少?作则直线OM的斜率为多少?直线PQ的斜率为多少?
鼓励学生思考,并根据思路画出路径:
如此自然形成了斜率公式.
四、由问题深化概念
数学概念形成后,严格地逐字逐句地叙述、审核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内涵、外延,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问题和发现概念在解题中的作用,从而强化对概念的巩固和掌握,是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此环节操作中问题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问题过于简单重复,达不到提高的效果,过于综合又使学生力不从心.因而在这一阶段的问题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应有梯度,要有层次,由直接应用概念到概念的变式应用,逐步加深和提高.在学生理解了斜率公式之后,可设计以下递进式题组来巩固提高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掌握.
问题 10:已知直线过A(1,3),B(m,2),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问题 11:已知直线过P(2m+3,m),Q(m-2,1).
当m为何值时,直线与y轴垂直?
当m为何值时,直线与x轴垂直?
当m为何值时,直线倾斜角为
通过几个问题的解决,加深了学生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的认识,使学生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