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公益志士杨君谋

2018-11-21范庭卫

苏州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福音西医苏州

范庭卫

1910年6月,杨君谋毕业于苏州福音医院医校

杨君谋因赈灾义演新剧被误杀于舞台,被称为“话剧运动中第一个牺牲者”载入史册。杨君谋不仅是一位关心黎民饥寒的义士,而且是一位致力于拯救百姓疾苦的公益志士。

一、求学医校

杨锡恩(1889-1911),字君谋。生于江苏吴江杨氏望族。父亲杨敦颐,受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影响,思想开明,教子有方。杨家子弟和当时许多先进青年一样,抨击时弊,学习、宣传西方新知识。

杨君谋的哥哥杨锡骥(天骥,千里)支持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1903年,杨天骥与同乡金松岑等一起资助了邹容出版《革命军》一书。在上海澄衷学堂任国文教员时,杨天骥布置学生阅读吴汝纶删节的严复译本《天演论》。1906年,胡适按照杨天骥的要求,完成了习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这是胡适最早的一篇论文。胡适在后来在回忆中写道:“澄衷的教员之中,我受杨千里先生(天骥)的影响最大。”杨君谋的姐姐杨锡纶(纫兰)倡导女权和女学。1903年,杨纫兰在为《女界钟》所写的《同邑杨女士序》中写道:“方今女权堕地,女学不昌。顺从以外无道德,脂粉以外无品性,井臼以外无能力,针绣以外无教育,筐笥以外无权利。胶蔽耳目,束缚形骸。”在儿子费孝通出生后不久的1911年,杨纫兰在吴江创办了蒙养院。母亲这一开风气之先的行动,一直为费孝通所珍视。晚年的费孝通深情地写道:“母亲是首创蒙养院(即幼儿园)的当时妇女界先进人物!”

与哥哥、姐姐不同,杨君谋喜爱西医。1904年,入苏州福音医院附设的医校就读。苏州福音医院是由美国南长老会所办的一所教会医院,地点在苏州齐门外洋泾塘,医院设内、外科和精神科。医院开办于1897年。同年,医院开办医校,培养中国学生学习西医。

美国传教士医生惠更生(J.R.Wilkinson)是首任院长和医校校长。惠更生出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1885年,毕业于查尔斯顿医学院,次年开始行医。1895年,33岁的惠更生,携妻子和安妮、乔治、詹姆士三个孩子抵达苏州,开始了在苏州四十年的传教和医疗工作。惠更生擅长外科。他不但医术高超,而且待人热情诚恳,深受学生和病人的尊敬和喜爱。美国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盖洛(W.E.Geil),曾将他在1911年前对中国内地十八个省府所作的考察记录在他的《中国十八个省府》一书中。书中记载了他所见到的苏州福音医院院长惠更生的生日庆典。“庆祝活动主要是由当地人来策划的。中国学生、护士和朋友们在经过了几天的准备之后,把生日庆典办得十分热闹。庆典上有歌手,由七个人组成的民乐队带了各种不同的乐器,此外还有一台维克托牌的留声机和送给这位广受欢迎的医师的礼物。一个魔术师表演了两场节目,然后是一场有二十道左右菜肴的宴会。”生日庆典隆重热闹,不难看出,学生尊敬和喜爱他们的洋校长。杨君谋在惠更生指导下学习西医六年,成绩优异,“医病手术调护病人”无不诚挚。

1910年6月,杨君谋毕业。同期毕业的还有周邦俊、吴选青和潘弁卿三人。苏州福音医院举行了隆重的授凭仪式。仪式开始前,给前来观礼的绅商发入场券。仪式上,慕维德牧师致开会词,惠更生院长作报告,慕皑兰女士祝歌,美国领事惠尔特致词,马相伯作为来宾致词,惠慕苏女士钢琴演奏,授四个毕业生文凭,毕业生向来宾辞别。每一议程,都间以军乐演奏。现存惠更生与四个毕业生的一张合影旧照,再现了授凭现场的一个瞬间:杨君谋、周邦俊、潘弁卿、吴选青四个毕业生手持毕业文凭,正襟端坐,校长惠更生坐在四个毕业生中间。身后上方的墙上贴有幕布,上书四个毕业生的名字以及毕业年份1910年。美国国旗和大清朝龙旗悬挂在幕布上方两端。四个毕业生的衣着服饰对比鲜明,其他三个衣着马褂,束辫,唯有杨君谋剪辫,身着西装,表现出坚定的革新意识。

二、发起创建疫院

《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收入杨君谋函件及苏商总会回复,共四件。分别是“杨君谋为设立疫病院来函”、“附件一:创建疫院募捐启”、“附件二:疫院说略”、“苏商总会复函稿”。这四份文件是研究杨君谋发起创建疫院的重要材料。反映了杨君谋热心公益,关心家乡的公共卫生。

苏州河道交错,潮湿多雨。每当夏秋,疫病流行。据民国《吴县志》记载,自晋泰始十年(274)至清光绪十四年(1888),苏州地区发生大疫16次,疫“死者甚众”,“死者什七”。杨君谋在“创建疫院募捐启”中,对当时疫害所致惨象作了具体的描述:

“观夫近岁,每届夏秋,六气不和,疫氛必厉。街旁晕倒,日必数闻。祸及阖家,亦非仅见。城厢内外,咸具戒心。家人或出,昏暮未归,疑心惶惶,寝食不安。道途行者,偶觉昏眩,仓皇奔返,家门未及,遽倒街头。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于虖伤哉!东邻叔伯,一日而死;西邻娣妹,一周而绝。闻者佥讶曰:吾昨见之,奔走尤健,变生一夜,何其速哉!驱瘟逐疫,孟兰胜会,益增其烈。六神行军,祖传秘制,莫施其能,束手无策,不可就疗。乃染者必剧,剧者必死矣。”

在五月初九的函件中,杨君谋向苏商总会说明了建立疫院的必要性。他指出,每年夏秋,都有疫病流行,今年入夏以来,气候无常,疫病传播将更加剧烈。此外,还就疫院收治疾病的种类,收治对象,开办时间,经费来源等问题作了说明。疫院“专治痧症、泻症、痢症三者,他均不纳”。诊病“不论贫富贵贱,一概接待”。治疗“以最新西法调治”,“概不取费”。开办时间为五月底至九月底,“计历四月”。经费“由商会提议,在各店铺捐集”。

对于杨君谋的倡议,苏商总会给与了回复。虽然认为“治疫病院关系公共卫生,当此夏令更新,办理询不可缓”,但是,又以“敝会宗旨在提倡商业之进步,于慈善事业按照定章向不与问”为由,婉拒了杨君谋的募捐倡议。

上述档案还显示,除了发起人杨君谋,还有赞成人曹南笙、成颂文、谢仲运、龚子英四人。但是,发起创建疫院是在哪一年?档案原件未标注年代,编者亦未说明。此外,没有苏商总会组织捐款,创建疫院一事最终是否流产?对于这两个问题,1909年《申报》所载的“苏州创设时疫病院之规划”(8月 17日)、“疫疠医院开办苏州”(9月28日)两篇报道给出了答案。

据《申报》记载,8月,家资殷实的曹南笙医生,捐垫了数千元开办费,与成颂文、杨济之等一起规划创设疫院。9月,经抚宪批准,曹南笙、成颂文、杨济之等暂借苏州城内的东华严寺,在寺内开办了疫院,专治急痧痢症,病人不论何时,均可入院,分文不取。8月、9月发生的变化,可谓杨君谋1909年自五月初九发起创建疫院的后续进展,最终以疫院创建成功告终。

杨君谋1909年发起创立的疫院,是近代苏州第一个采用西医疗法集中治疗疫病的公益医疗机构。对之后类似的公益医疗机构的建立起了示范引领作用。1912年,汪棣卿、潘济之、吴纳士、赵雄飞、王泳梅、朱藜燃、贝醉安、沈束璋、叶榴生发起并组织建立时疫医院。1919年,上海、无锡发生时疫,蔓延到苏州。患者朝发夕死,疫情十分严重。苏州警察厅邀请了惠更生、谢仲运、杨济之、陈森如、顾骏成、孙复初六位中西医士,在城内穿心街建立时疫医院。一切经费由警察厅筹拨。到了十月,无疫情后,时疫医院才停办。在这之后,又有第二届、第三届临时时疫医院的设立。

三、首倡建立中国医会

杨君谋不仅关心家乡的公益卫生,推广西医治疗,而且关心西医在中国的发展。他发起创立全国性的西医组织“中国医会”。1909年,《绍兴医药学报》选录了杨君谋“创立中国医会之旨趣及办法”一文的内容,分 3 期(第 11 期、12 期、14 期)发表。

杨君谋学习西医六年,后又留在苏州福音医院这所传教士办的医院工作。他深谙中医和西医的特点,所谓“中医凭口授,西医凭剖验”;“中医能用药,而不必能制药,西医则无不能制药者”。他倡导建立的中国医会,是以苏州福音医院为总会,由中国知医之士所组成,探究医学本原,力求致用,推广博爱的组织。他说:

“是故今日医艺,非参合中西,不足以致用。外人侨吾土者,方广设医院,以拯吾人。最近且有华人救急会之设。嗟吾国民,自殖不暇。乃日仰其噢咻。谓可感歟,抑可羞已。不佞念同胞之疮痍,引依赖为国耻。联合同学三数人,及我国知医之士,创立中国医会,筹集资款,推广博爱。凡关于医界事业者,皆将研求而振举之,即以苏州福音医院为总会。明学之所自也。”

杨君谋.续创立中国医会之旨趣及办法

杨君谋还就统会、支会、款项、会员、职员各项作出说明。(甲)统会:统理全会事务。(乙)支会:凡大都会,大市集,均设立支会,以普及会旨。(丙)款项:地方筹集者、公共捐集者、本会公款,或特别捐项,统有本会经理。或由地方聘会计员专理其事,以昭平信。(丁)会员:凡医界、非医界赞助本会旨趣者,即为会员。惟纳会费者有会权。(戊)职员:医员、办事员概由本会聘定,而捐助特别款项者,尊为名誉会员,有顾问会务权。有会员自愿襄助本会办事者,本会预备报酬。

中国医会要办的首要事项是设立医院。所设医院,将根据居民人数,确定医院大小,并据此确定建立医院所需款项。凡居民数达十万者,必须创立男女医院各一。对此,杨君谋列出以下比较表:

对于居民数在十万以下的市会,则根据情况设立医局,一概不留诊。如果有重病人,则送往距离最近的医会医院住院治疗。对于离城较远,往返不便的乡镇村庄居民,医会拟在那里设立支会。

杨君谋提出根据居民人数设立医院,所建医院由中国医会统一筹款办理,这在当时医院多为洋人所办,中国人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无疑是极有意义的设想。此外,单从医会组织来看,杨君谋1909年提出的创立中国医会的设想,是建立由中国医生组织的全国性西医学术团体的先声。1915年2月,全国性的西医团体——“中华医学会”终于建立。这一年,杨君谋已离世4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的有伍连德、颜福庆等21位中国医界精英。其中成颂文、李咏和、陶漱石3位是苏州的医师。成颂文是1909年杨君谋发起创立疫院的赞成人和疫院的创办人。

四、义演成仁

1911年1月,闻知安徽水灾酿成大饥荒,为赈灾筹款,杨君谋等成立自由演剧团,编排新剧。剧本由杨君谋编定,角色也由杨君谋分配。其中,《血手印》一场,杨君谋扮演银行大班,医校同学陈耀德扮演刺客。扮演银行大班者,用铁板护胸,上面覆盖木片,再用鸡脬皮装苏木水放在上面。演银行大班被刺之时,扮刺客之人用刀刺木块上装有苏木水的彩泡。杨君谋主张用真刀。演出前,两人经过多次练习,没有发生危险。

表1:居民数、医院、款项比较表(杨君谋,1909)

宋教仁篆书挽联以及新剧《杨君谋》广告

1月14日,借苏州阊门外大观茶园开演。演《血手印》一场时,杨君谋因催演时迫,仓促挂上铁板,不仅忘了用绳子系住,而且忘了在铁板上盖上木片。陈耀德按照平时所练的方法,用真刀刺去,杨君谋倒地不语。此时看似表演逼真,台下观众大声喝彩。由于未见彩泡血水四溅,为了增加现场气氛,陈耀德又向杨君谋刺了一刀。等闭幕时,方才发现杨君谋身受重伤。演出当即停止。阊胥路警官当即将陈耀德拿解警局,一面电告福音医院,一面通知地方检察厅。送到福音医院时,杨君谋已殒命。

检察厅派人调查询问了福音医院院长惠更生、惠更生的女儿,以及杨君谋的同学。询问的10余人,回答相符。陈耀德直认不讳。根据当时刑律因戏杀人者,判3年。苏州地方审判厅判决陈耀德3年徒刑。后陈耀德的父亲不服上诉,恳请以过失杀人处断。江苏高等审判厅驳回上诉,仍按照苏州地方审判厅原判决处理。

杨君谋在赈灾义演中不幸遇难,迅即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人们为他赈灾义举而感动,更为他不幸遇难而惋惜。各界名流题写挽联哀悼这位优秀青年。宋教仁题写挽联:“思天下有饥者,非正命而死之。”上款:“君谋烈士因赈皖饥演剧捐躯,撰此志悼”,下款:“桃源宋教仁敬书”。庄伯俞将事件经过简要地概括在挽联之中:“招二三同志登场,真而假,假而真,吴会新翻血手印;为百万灾黎请命,死者生,生者死,皖江长作浪淘声”。

苏州、吴江、上海都召开了追悼会。因是为安徽灾民赈灾义演而死,在苏的安徽民众及士绅特别悲痛。1月22日,皖绅借苏州城内塔儿巷宝积寺召开隆重的追悼会,约500人参加。开会时,“有近古稀之皖绅三人,素服入场,向遗像匍匐行跪拜礼”。1913年1月,安徽士绅出资建成“吴江杨君谋之纪念碑”一座,设于苏州福音医院内。碑柱为梯形四方体,上小下大,刻有“吴江杨君谋之纪念碑”九字。底座呈正方体,是整块苏州地产金山石,正面刻有“吴江杨君谋之纪念碑”九个大字,背面为英文名字及生卒年代。两侧刻有中英文生平介绍。中文碑文由时任安徽都督孙毓筠撰写。

杨君谋演剧成仁一事,后被编成新剧,搬上舞台。1914年5月,上海开明社组织编排了新剧《杨君谋》,在法界歌舞台原址开明新剧社上演,并在《申报》连续刊登广告。

在广泛传播中,杨君谋义演成仁一事的部分信息失真走样。例如,认为杨君谋毕业于东吴大学,水灾发生在湖北,杨君谋男扮女装饰一丫环角色,误杀杨君谋的陈耀德被判无期徒刑等。误传不仅在市井传闻之中,也出现在一些名人著作中。例如,郑逸梅先生的《南社丛刊》就有如下记述:“天骥有一胞弟君谋,早年肄业东吴大学,时鄂省水灾,为赈灾演《血手印》……”不过,在这些失真走样的叙述中,不变的仍然是对赈灾义演壮举的颂扬。杨君谋因演新剧而死,还被载入中国话剧史册。徐半梅先生称杨君谋为“话剧运动中第一个牺牲者”。

猜你喜欢

福音西医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盲人的福音——仿生眼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借央行降准置换MLF之际尽快出台实施细则,为小微企业贷款带来福音
H.265:网络视频的福音
允许公立医院“特许经营”是投资福音?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