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天奏鸣曲

2018-11-21包光潜

火花 2018年2期
关键词:春水凝聚力落叶

包光潜

潜行的春天

我们总是喜欢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却不知春天一直藏匿在寒冬的雪色之中。当你行走在冰天雪地里,冷得哆嗦时,冰雪下的枯萎草色,已然在冰清玉洁的水分滋润下,正悄悄地将四肢伸到了春天的边缘,呼吸春天的气息。你看那些鸭子,它们在水中是多么欢快啊。看到它们怡然的样子,你就知道凛冽的寒水早已荡漾着不易觉察的绿波了,要么诗人怎么会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呢?

其实不然。最先感知春天的不是动物,而是植物,譬如“五九六九,河边看柳”——柳眼窥春浅放青。春天的气息,不以人的意志而盎然弥漫,已在柳梢上悄悄地归来——春天都跑到柳梢头上呐喊了,人类才看到。难怪古诗云:“隔户杨柳弱袅袅,恰是十五女儿腰。”也就是说,此时的春天已经步入少女时代了。看来举这个例子还是不能证明植物比动物更敏感。你想啊,人类都已经看到柳色青青了,那春天不早就来到你的身边了?事实上,当人类看到柳眼儿渐绿时,春江水暖的鸭子才那么悠然自得哦。

我有一个习惯,即日历上的春天尚未莅临,我就到处寻觅春天的气象了,然后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或关于春天的抒情散文。这些诗文,如果辑在一起,也该有薄薄的一个集子的分量了。如此拐弯抹角地说来,委实是想告诉你,我就是那个最先感受春天的人。不是我有什么特异功能,也不是我活着太快活,老觉得天天是春天似的,而是我特别喜欢观察身边事物所发生的微妙变化。譬如冬雪下的荠菜,看上去丑陋,没有一星一点的生机。可你蹲下身子,凑近它,掰开枯蔫的叶片,准会现出意想不到的新绿。它那么稚嫩,那么诱人———此刻,你一定不觉得身处寒冬,准以为自己唤醒了春天似的,你立马便有了成就感,立马就想告诉所有的人:春天来了,春天确实来了——不信,我发微信图片或视频给你看!

但我怕娇羞而稚嫩的春天被冻坏,于是立刻用枯草将其覆盖,一步三回首地离去。

除了冬荠,路边的野草同样会给你连连惊喜。如果你是一个有情趣而又热爱自然的人,你完全可以仔细地观察身边的树木——先看它表皮的颜色变化,再看枝节处的细微隆起。连续观察几次之后,你定然会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自豪。那种微小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确需你显微镜一般的眼力——黯淡的绿,渐渐地变得明亮,枯涩而变得滋润,特别是枝节处,变化的不仅是表皮的色泽,更重要的是形态——那种隆起的弧度,仿佛初孕的少妇,一天天的微妙变化,自然令母亲沉浸在幸福之中。这是户外的观察。如果你家里养有花草,也是可以感受到冬天里的春天的温暖。反复体味,曼妙无尽。

没事时,我确然欢喜环视家里的那些植物。

临窗的何首乌死而复生之后,它一直盈盈地绿着,冬天依然不断地爆出嫩芽和叶片。我一看到茎节处萌生出暗红色的嫩苞或稚芽,心里便有一只小兔子在草坪上喜滋滋地跳跃。其实这棵何首乌是夹杂在兰花里的野草,兰花死了,它却活着。在别人看来,这似乎是个奇迹,其实是我心生怜悯,没有及时清除……然后,它就越长越茂盛,冬天都没有停止它奔跑的步伐,好像专门为了报答我。几盆石菖蒲在经历了自然环境的变更之后,终于落户我家,郁郁葱葱的,时不时地呈现一丝半点的绿。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它们仿佛脱胎换骨,既有来自自然的精神风貌,又焕发出崭新的人格风骨。它们已然成为我的家庭成员,幸幸然而欣欣然。每隔几天,它们就生出一片嫩叶来。先是躲躲藏藏的,羞涩而腼腆,但它们一定会想方设法让我看见。当我们的目光相互缠绵时,它们就泰然自若了,尽释不尽的妩媚来。放在厅堂里的唯一的一棵玉树,也是不同凡响的。到了仲冬时节,它的每一个枝节处都萌发出一朵新绿来,恰似绿蚁,蠢蠢欲动;长势喜人,满天星似的。

相信你家里的那些植物,一定也是不俗的,关键是你的心思不能俗气。说来说去,我就是想告诉你,身处寒冷的冬天,无论户外,还是室内,春天根本就没有离开你。你缺乏的可能只是感受春天的能力和勇气。譬如说你敢不敢或愿不愿意在冰天雪地里低下“尊贵”或“高贵”的头颅,弯下腰来,拥抱潜藏于冬天里的春天;譬如你有没有附庸风雅的情致或怀有一颗悲悯的情怀,让植物与你同处一室,精心呵护……经我如此提醒,你大抵可以懂得一些小小的道理了。而小小的道理往往昭示着人生和社会的大道理。不信,你就做一回有心人,仔细地用心地去观察及体味潜藏在冬天里的春天———它们彼此渗透,没有绝然界线的。

秋天则完全不同。

秋天来得突然而果断。它将夏天阻挡得干净利索,丝毫不让步。你肯定要反驳我,说立秋后的天气依然炎热,所谓“秋夹伏,热得哭”嘛。问题是我说的并非人类对气温的感受,而是真实的物候,奇妙的物候。大凡有过乡村生活的人,似乎都清楚一个事实,即立秋当天插入水稻田里的秧苗,即便是同一个水稻田,以立秋时刻为界线,两处秧苗长势泾渭分明——立秋之后插的秧苗,要不了多长时间,即显得弱势,而且一目了然。

动物也有这样的敏感。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惊蛰时刻一到,冬眠的蛇,立即蠕动!你说神奇不神奇?如果你没有经历过,你可以选择惊蛰时刻到动物园里看冬眠的蛇。最好将这个过程拍摄下来,发到朋友圈里,让朋友圈换一换清爽的空气。

奇妙的物候往往不以人类的意志而悄悄地进行。如果人类善于发现它们的奇妙,我们的人生也许会变得更加丰满与诗意。做一个有心人,善待身边的一切事物,在冬天里感受春天的美好与温暖。

鸟鸣春天

一场雪之后,校园里格外安静,静得连两只鸟从空中滑落到地面的声音都是那么的清晰。我侧目时,它们已经稳稳当当地落在了雪地上。它们不由自主地环顾了一下周遭的环境,然后悄无声息、步调一致地伸出铁锈红的长喙,齐心协力地将一张完整的纸片掀了起来,而这张纸片上似乎有一些铅笔书写的字迹——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好的视力,抑或是我的想象——权当我的想象是真的吧。而这承载文化和知识的纸片下面一定有美好的物质的东西,也是它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果腹之物。它们欣喜,我亦安然。

我本想靠近它们的,享受一番异类生命共处的极乐。可人类往往喜欢一厢情愿,即便是动了恻隐之情,也不考虑异族的心理感受。刚刚挪动步伐的我,戛然止步——如果我真的靠近了,它们定然受到惊吓,而远离我的视野,远离雪后美丽的校园,那我不就白白地空欢喜一场?

我为自己没有向前迈出这一步而感到庆幸,否则事后我会痛悔,甚或羞愧的。

我伫立在一棵不断掉落积雪的枫杨树下,看着这两只鸟专心致志地啄食雪地里的草屑,兴许草屑上还有一些有机食品,除了纤维素,可能还有一些维它命吧。

原来那是一张比较大的纸片,大约是一本杂志上掉下的两张连页纸。两只鸟仿佛听到号令一般,又是步调一致地将纸张卷起来,卷一下,停一下,又卷一下,再停一下。远远地看上去,它们在玩孩子们滚雪球的游戏。我好生欢喜,喜不自胜。我强忍着没有欢叫出声来,竭力保持校园的安静。可我内心哪能平静啊,这是物质和精神的双赢啊!它们既得到了滚雪球的快乐,又可以获得雪地里难得的食物。我就这样看着两只鸟不停地滚雪球,不停地啄食,竟然忘了头顶上不断地有雪片脱落。好在我穿了防雨的衣裳,除了头上有一些半融半化的雪水以外,别无大碍。我不由自主地抹了一下头发,好像小时候潜水后露出水面时的那个动作。雪落校园寂无声,于无声处有春雷。我似乎听到隆隆的雷声,自高远的天空回应着大地的思念。我仿佛看到青青的草丛里春色萌动,紫气袅然。我恍惚间感到自己的身体里换了血液,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膨胀的欲望,似乎每一个毛孔里都生长出一棵春天的小草或树苗。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站立了多久,是否还要继续站立下去。可是,对面突然响起鞭炮和礼炮声,硝烟弥漫……等我缓过神来,那两只鸟儿已经不知去向了。唉,这该死的鞭炮!可一想,不对呀。这鞭炮不该死,应该长寿百岁。这腊月底的鞭炮都是喜炮——我该掌嘴!

第二天,我又来到了校园。天空有了太阳,明晃晃的。我的心胸开阔了许多,不再受到周边高层建筑的压抑。我走到那棵仍然在掉雪块的枫杨树下,忽然想起昨天的两只鸟儿。远远地望着它们啄食过的地方,雪已然融化,青青的草色,绿油油的,宛若经冬的小麦——这里的春天来得早啊!正在感慨之际,我听到小院里传来鸟鸣,清脆、婉转,好像我刚刚看到的青青草色。我快步登上台阶,转弯,直奔鸟鸣而去。抬头望处,却是两只黄鹂!这两只不鸣翠柳的黄鹂竟然栖落在高大挺拔的水杉树上。我实在闹不明白,它们从何处而来,又到何处去?我在小院里呆了这么多年,每一棵树乃至树下的其它植物上面都淋漓着我温柔而善良的目光,每每鸟鸣,我尤感亲切,从来不放过与之交好和亲近的机遇。要说校园里的鸟儿,我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不管是长居的麻雀、鸽子(家养的和野生的),还是经常光顾的不知名的“黑鸟”和畚箕鸟,以及过路的长尾雀、八哥、喜鹊等,我都能听出它们的叫声。它们好像专门叫给我听的,好让我打开长期关闭的南边的门窗,洞见春色与自然。可黄鹂却是第一次光顾校园,从它们随意栖落的树枝,可以判定它们累了,或许偶然停下来休憩一番,以便攒足精神再飞往它们的目的地。它们的目的地在哪里呢?

我开始想像。总把它们与翠柳联系在一起,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不远处的烟柳园和清溪河。那里的柳丝恰若少女的秀发,终年飘扬,轻拂水面。春天总是从那里出发,告知整个冬眠的城池。正当我遐思无边的时候,两只黄鹂忽然冲我啁啾不止。听不懂,却好听。沉浸其中,定格其境,然后慢慢地琢磨。还是那句话,人类就喜欢自作多情或目无他物。当我睁眼看时,它们飞走了,果然朝南边的烟柳园方向飞去。我依旧站在那儿,琢磨刚才那一阵阵嘹亮鲜丽的啁啾。我突然顿悟:它们特意停下来告诉我,春天到了,还不赶快迎接春天!

一缸春水

一只废弃的荷缸,被缸主人埋在了露天的小院里,日晒雨淋,无人问津。缸里的荷渐渐地腐烂变质,化作了泥土,只留下一些纤维根茎,纵横交错,令所有的泥土紧密一团,安静地沉淀着往日的风华。我静静地坐在廊道里的藤椅上,侧耳倾听来自动植物们的娓娓交谈。声音嘈杂,高低参差,时不时地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仔细分辩,才略知一二。

荷缸的面孔是多变的,又是多彩的,甚至波谲云诡,捉摸不定。从春雪融化之后,最先改变春水容颜的是忽而绽发的白梅与红梅。它们在初春时节竞相开放。然后是小院拐角处的桃花开了,再是李花开了。桃红李白,间杂相映,如火如雪,令人心旌摇曳,宛若荷缸里的春水,看起来平静安然,春风吹不起半点涟漪,但细瞧,水面下却酝酿着春天的改革。

春梅、构树、樟树、 竹、毛蒿、紫丁、野薇、蒲公英……它们簇拥着,向着水面,借助春水,照亮内心世界,让每时每刻的微妙变化躲不过自己明察秋毫的眼睛。蛰伏一冬的金荞麦,忽而探出玛瑙红的脑袋,一天一个样儿地向上生长,踮着脚尖,望着一缸春水。它们似乎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盛大的水面,而且像镜子一般,将远处的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异常兴奋的金荞麦们,在春风的怂恿下,把自己打扮得优雅别致。它们要做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造型。它们对旁边的紫丁兰说,别在我面前装弄风雅,看看你的个子,说客气一点叫小巧玲珑、小家碧玉,说得不客气应该叫作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也只有春风宠着你,才让你昙花一现——有本事跟我练练耐力!紫丁兰才不理睬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只管自己美丽着心情。虽然花期和生命极其短暂,但越是短暂越要活出精彩——让别人嫉妒去吧!我要珍惜春光。感谢一缸春水,是它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一只青虫爬到草茎的顶端,望着一缸春水,顾影自怜。不知是忘乎所以了,还是风吹的,它一不小心就跌进水里。水的表面张力,没有让它迅速沉沦。它拼命地挣扎,可越挣扎越往下沉。拨拉几下,几乎没了动静。我取来一根青枝,悄悄地放到水面。它立即活跃起来,迅速爬到青枝上。我笑了,它也笑了。

一缸春水被遮蔽在常绿的香樟下,很难见到天光云影。即便偶尔惊现飞掠的鸟影,也是刮风时,树影婆娑,天空被不断地分割,你有你的明亮,我有我的黯淡。稍远处的一篷 竹摇曳多姿,竹笋参差似剑。它们从破土的那一刻起,就遥遥地望着一缸春水,然后临水梳妆,层层解裳,裸裎相见。

鸟儿真的飞过来了。它蹲在高枝上,自恋丽影,仿佛这世上就数它最美。它陶醉得不知天高地厚了。突然,另一只鸟对它发起了进攻,看来是求偶失败后的报复行为。它被啄得羽绒飞扬,仓皇逃遁……轻飘飘的羽绒在空中翻转,想沉稳地着陆,却又被鼓荡的春风怂恿着飞得更高。我一直凝视着其中一片羽绒,它在空中翻了六七个筋斗,才从红梅花丛中穿越,然后悠然自得地落到荷缸里。那只青虫和我一样,看到了一切,我们心有灵犀地相视而笑,终于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春天,花粉过敏。当我离开时,才发现荷缸的周边已经生长出三五株枇杷的幼苗。这是飞禽的功劳,它们让荷缸周遭的生机变得更加蓬勃。

春雨溢缸,也偶有发生。今春阳光稀少,雨水充沛,几场大雨虽算不上倾盆,却也劈头盖脑。不到个把时辰,荷缸里的水便漫了出来。昔日清洌洌的影像一下子变得浑浊、模糊,什么也看不清。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只娇小玲珑的青蛙,竟然端坐在一片浮叶上,瞪着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望着周遭变幻无常的世界。也许在它生命的初期,即蝌蚪状态,它的眼里只有巴掌大的天地,现在突然有了广阔感,竟然无所适从了。正愣怔时,一只长期霸占我的沙发的大黄猫,匍匐廊道,紧紧地盯着小青蛙不放。雨水渐小,大黄猫终于暴露出食肉动物的可憎,迈着轻碎的步伐,悄悄地靠近荷缸,伺机对小青蛙发出致命的袭击。可它犹豫了,试了试爪子,却不敢轻举妄动。小青蛙似乎感觉到猫的不善,稍稍地挪动了一下臀部,由于反作用力的作用,那片浮叶也抗拒了水面的张力,顺时针转动起来……

一群初中生来到办公小院,叽叽喳喳,来来去去。我敛息了雅兴,回到写作状态,心里却想着一缸春水,多么浪漫,多么神秘。

春天的落叶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春天极少有落叶的。这是一个生机勃发的季节,只有生长,没有凋零。走在春天里,到处是萋萋芳草,妍妍花香;春色妩媚,春声醉人。当春气初萌、袅然升腾时,所有的枝头都陆续绽放出花朵一般妖娆的新芽,蓬蓬勃勃,每天换着美丽的时装……谁还会注意到树叶间偶尔杂陈的枯色呢?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落叶是一年四季的事儿,也是自然的事儿,只有落叶多少之别。秋风扫落叶,因为地气下行,树的根系汲取营养和水分都变少了。植物“残身自卫”的方式便是纷纷落叶,以减少水分和养分的蒸发,确保基本的生存需要。在纷纷落叶之前,它们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枯黄过程。而我们很少去观察量变的过程,等到我们看到时,已然是质变的结果了——当树叶的水分渐渐地因蒸发而减少,叶片的色素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由绿渐渐而黄或红。这是深秋季节漫山黄叶飞的物理道理,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奥妙所在。到了凛冽的寒冬,那些高大的落叶乔木和低矮的落叶灌木,叶片几乎尽失,呈现出萧瑟之意。寒山枯水,也是一种景致。我就比较喜欢观赏那些傲然霜冻的铮铮铁汉。

当然,除了秋冬以外,春天和夏季,树木一样需要落叶的,新陈代谢一刻也不会停止。只是因为水分和养分供给充裕,多数树木落叶较少,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目。当然也有一些树木例外,譬如城市随处可见的樟树。

樟树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枝头上似乎极少有枯黄的叶片晃动。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定然发现樟树历冬之后,即春天里落叶最多,绝不亚于秋天的落叶。我有时候看到春天里的樟树一个劲地落叶,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总觉得料峭的春寒才是那些美丽绿叶的杀手。其实也不尽然,其中必有植物学的科学道理。可我们懂得的植物又有几何?我在想,为什么樟树在春天里如此残忍地落叶不休呢?大约是它们经历了夏天、秋季和冬寒之后,生命变得脆弱,或者让位于春天里更多的新生者。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委实可嘉。

更充足的理由应该是,在上升的地气还不能满足新陈代谢的需求时,它们便不顾及春天的面子,而是按照自然规律进行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这一点真应该值得我们人类学习。我们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总是不顾及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想人定胜天,结果往往被天所惩罚。

春天里,我每天到办公室的路上,总要经过几棵高大的樟树,触目之处,尽是它们的落叶。如果风起,我便亲眼目睹那些沙沙落地的叶片,在空中和地面上翻卷不止。踩踏在春天的落叶上,心情难免沮丧,感觉落叶这样残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在春天里———春天是什么啊?春天是绿色的,春天是充满希望的,春天是奋发向上的……所有美好的词句都可以用在春天的身上。可这落叶算什么?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更是有思想的动物。当我们只带着情感时,往往不能接受司空见惯以外的东西,但我们静下心来思想一番,原来世界是最讲规矩,也最讲科学的。月有阴晴圆缺,物也不会例外。只是物的“阴晴圆缺”的方式不同。譬如被人类赞美得无可复加的松树,虽然它们的针状叶片大大地减小了水分蒸发的面积,加上表面致密的油膜阻碍了水分的蒸发,但毕竟它们也是要落叶的,而且一年四季落个不停。我们随时进入松树林,地面上总少不了美丽的棕红色松针。

从对树木的无知到有知,总是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有的人来讲,会长一点或短一点。但一个人不能一辈子无知下去,不仅仅是对树木,包括对人类自身,还有复杂的社会,以及更复杂的人心。

春天的凝聚力

冬天是个散淡的季节,宛若一架疲惫不堪的机器,闲置久了,便生出许多毛病。我也是一个散淡的人,在散淡的冬天生发出许多惰性,几乎所有的意志都在一夜之间涣散了,有如一个濒临破产的老厂,许多人等着工资去讨生活,可车间早已瘫痪。如果此时有一个人能够在沉疴中提振大家的精气神,令工厂起死回生,那么这个人就是这个厂的春天。只有春天,才能具备如此强大的凝聚力。

春天的凝聚力,一开始只能感受,然后才能看得见。等你看得见它的时候,其实将倾的大厦已经扶正,虽然还需要加固、支撑,但确实已经脱离了危险。

我是一个闲人,闲得没事做,便在百无聊赖中观天象、察地时。特别是物候的幽微变化,很难逃脱我的眼睛。我对春天的凝聚力的感受尤胜他人。

麻雀也是春天凝聚力的见证者。不管季节怎么变化,它们都能快乐地适应。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它们的快乐,少有艰辛。譬如冬天,麻雀真的很不容易,它们很少大兵团出击,而是化整为零,三五结伴,寻觅食物,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而到了春天,特别是地气上升、万事萌动的时候,它们的肢体便变得特别灵巧,呼朋结伴,一起飞翔,一起降落,然后又一起飞往另一个地方。春天的凝聚力在它们身上的体现,便是团结与协作。所以,我认为麻雀是适应一切环境的智者,不断地调整生存的策略和“进攻”的路线。它们冬天打的是游击战,各个击破,保存实力,而春天便开始谋划和实施大兵团战役。

俗话说,五九六九,河边看柳。可如今的人,又有几个闲得无聊,跑到河边看柳呢?即便河边走,即便常湿鞋,那也是视而不见。如果你是一个具有自然观的细心人,你就会发现,冬天还没有走远,那河边的垂柳就在阴柔的水畔,汲取了整条河流的精神力量,充盈着大地赋予的物质底气,把春天的信念与展望,全刻写在飘逸的柳丝上,泛青,洇绿,长出鹅黄的小翅膀———啊,春天,我要飞翔!

我和许多人一样,非常喜欢“雨后春笋”这个充满蓬勃朝气和向上力量的成语,可是又有谁能够清楚这种朝气与力量来自何处呢?其实,在春天来临之前,它们早已在土壤里积聚着力量。它们的生命力是一点点地积攒起来的。在漫长的冬季的黑暗里,它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最伟大的追求,这个追求便是挣脱冬天的缧绁,冲破冻土的束缚,献给大地一片春天的绿意。倘若遇到了不可穿越的岩石,它们必须在春天的召唤下,积蓄整个冬天的力量,在春天的雨后的朝气中,破岩而出,展示春天的美丽,创造春天的奇迹。我走过一片荒坡的时候,还是荒岩累累,石罅中正有山雀坐窝,周遭一片阒寂;可我回首张望时,已然芳草连天碧,山花漫山笑。水流花放,雏鸟试翔。春天的声音回荡峡谷,它们具有无比的穿透力——诚然来自水滴石穿的物质积攒与精神凝聚。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应该是瓦楞草了。它们竟然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复活了。秋风肃杀,寒霜侵袭,以为它们挨不过冬天的。当冬天将它们遗忘的时候,它们匍匐前行,一刻也没有忘却对大地和泥土的执着向往。它们毕竟太孱弱,太缺乏必要的营养了——那些砖瓦,那些空气,那些飘忽的水气……它们又能给予多少呢?可春天没有将它们遗忘,而是积少成多地给予与奉献,宛若久病体衰的病人最忌大补。春天的神奇表现在许多方面,最大的神奇就是它的凝聚力。春天是一切事物的坚强后盾,而鲜为人知的是,春天的凝聚力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当我意识到春天的力量时,每当春天来临,我都要为春天写一首诗,或一篇抒情散文。只要我的心中充满着春天的召唤,我的生命的春天就永远充满强大的凝聚力。春天的凝聚力,其实就是强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春水凝聚力落叶
推荐书目《繁星·春水》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小荷
落叶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春水悠悠
最后一片落叶
落叶知多少
鱼儿传尺素,春水携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