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文化及其根源的对比
2018-11-21余丽惠
余丽惠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1 引言
收录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中的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家庭是第一个源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从这里开始奔流的。可见,家庭的重要性。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家庭也与伟大的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家庭的代代传承便是国家的代代相传,家庭文化便在这世代相传中慢慢积淀,浸润人们的生活,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价值观,改变着我们的行为。
对于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仅仅是谈谈从古至今的家庭文化,一些学者可能三天三夜还说不完,因此,在如此深远的文化长河中,研究中国家庭文化极具价值。当然,这期间已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研究,发表看法,其中不乏各样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但也显露出了许多弊端,尤其在与当今发达国家---美国对比时。美国的历史在中国面前显得微乎其微,可它却位居世界食物链的最顶端,为什么?我们不仅要从硬实力更要从他们的软实力---文化角度深思,取长补短才是我们紧跟世界步伐的最佳选择。因此,本文从家庭文化入手,对比中美两国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其根源,使自己和读者对两国的家庭文化都能有更深入了解,引发大家对两国借鉴和互补之处的思考,以期有机会能在自己的家庭中亲身实践。
2 中美家庭文化的对比分析
2.1 中美家庭成员的思想价值观分析
2.1.1 从父母和孩子层面分析思想价值观的差异
在中国,“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即使现在的家长愈发开明化,在一些小事上会和孩子开开玩笑、聊聊天,但是一旦涉及重大、严肃的事情,家长的权威便无法辩驳和逾越。此时,子是子,父是父,界限分明。本质上,这种传统思想还是很难从中国的家庭中剔除。
就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在高考填志愿的事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家长权威的压力。当时刚经历完高考,我深知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兴趣所在,强烈地想要报考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却在父母的“深谋远虑”和好说歹说之下妥协,甚至我的父母还请来了见识广博的大伯来给我做思想工作,来自长辈们的压力使我让步了。
我相信,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与我经历相似的大学生们,我们的自主选择权被剥夺,甚至自己人生的主导权都被干涉。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的天性被压抑了,只能变得守规矩,服劝导,很少有异见。
然而在美国,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在美国的家庭内部奉行“人人平等”,父母和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自主权。他们之间的相处更像是朋友,父母会尊重孩子做出的决定,在某些关键性的抉择上会起一定的引导作用,但不会强迫孩子。出过国或者经常看美剧的朋友们会发现,孩子为父母办事,父母会说“谢谢”,反之亦然。像“谢谢”“不客气”这类在中国人看来很客气的词语在他们中间是家常便饭,因为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平等的,只要别人给予你帮助,都应该表示感谢,不管是谁。在这种思想引导下长大的孩子大多喜欢独立思考、自由选择。
2.1.2 从夫妻层面分析思想价值观的差异
从中国的《礼记》和西方的《圣经》中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夫妻地位以及角色分工有很大的相似性,大体上都是妻子依附于丈夫,妻子主内丈夫主外。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程度并不一致。
中国妻子的从属地位是基于“和”的需要。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很多时候妻子的顺从、忍耐能将一个家料理妥当。而在美国,妻子从属于丈夫是因为经济不独立,她们没有办法养活自己,需要依靠丈夫生活。至于程度,我们可以有很深的感受。在中国古代,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在他们眼中女人如衣服。因此,妻子的地位是极其卑微的,妻子伺候丈夫被视为天经地义。妻子被要求对丈夫绝对忠贞,就算丈夫去世,这种忠贞亦不改变。而在美国,对妻子没有这么严格的界限。美国的离婚率比中国高得多,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此。美国人亦强调夫妻间的忠诚,只是没有像中国这么严格。
2.2 中美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分析
2.2.1 从教育重心角度分析家庭教育观的差异
在中国,父母非常重视孔孟哲学,“中国人入学读书所学的是君子之道”。这君子之道的重心则在“仁”和“礼”,小孩子从小就要背《三字经》,待人彬彬有礼,谦逊有节。用当今的话来说,便是注重孩子的德育。在这种思想的深远影响下,至今中国的家长仍是教导子女要“做一个好孩子”,其标准是谦逊、有礼貌、听话等。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在这方面的举止能显露出一个人的品格素质和家教优劣。
在美国,父母普遍强调知识,尤其是科学和社会知识。“西洋人入学读书所学的一则曰知识,二则曰知识,三则曰知识”,这也是美国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但是,他们并不像当今中国的孩子一味扎到书堆中去,或被父母逼着,或被学校压着,反之,他们大部分是出于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而去学习。父母认为知识源于好奇心,便经常带孩子回归自然,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而且Scantleburyetal研究发现,父母在科学方面的支持和培养能极大地预测孩子未来在科学和职业选择上的态度。
2.2.2 从教育方式角度分析家庭教育观的差异
自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孩子是越来越娇贵。一般家里条件还不错的孩子,从小衣食住行都是最好的,这也养成了长大后用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的父母惯出来的。中国父母的普遍观念是孩子“苦”不得,要给就给孩子最好的。孩子是父母的“心头宝”,打不得,骂不得,天天像小皇帝般供着。
在孩子备战高考期间,这种情况更甚。有些父母甚至做起了全职保姆,上下学全程接送,平日里吃的用的一一打理妥当,还要不时地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如此看来,孩子高考,父母更累。
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家长过度包揽的教育方式使中国孩子失去了成长所必需的锻炼,很难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精神。
在美国,父母鼓励孩子出去闯荡,学会独立生活。孩子一旦到了18岁,将不再完全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他们靠打工兼职赚取生活费,一部分的人甚至自己赚取学费。
曾在豆瓣社区上看到一个故事:在美国,父母会给孩子制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父母教孩子做家务,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个孩子去干,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将来能更好适应社会。
2.3 中美家庭成员表达爱的方式分析
中国向来以含蓄著称,即使在最亲的人面前也同样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间很少会当面说“我爱你”,即使现在大家的思想日渐开放,说完“我爱你”也会觉得很尴尬。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之间几乎很少表达爱,只是默默放在心里。有时,想表示关心会通过写信、小纸条,或是发短信、微信等间接的方式表达,很少会拥抱、亲吻等等。
以我的家庭为例,以上写信的方式都不常有,我的父母更多是默默地为我做一些事情,像是烧我爱吃的菜,生病时不分日夜地照顾我。我的父母之间从来不会说“我爱你”这类话,但他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默契,不用言说就已懂得对方的需求。
没有言语直接的表露,只是在行动上默默地付出,这是大多数中国家庭成员之间表达爱的方式。
在西方国家中,以口头表达爱的方式极其常见,尤其是北美,他们通过拥抱或者“我爱你”的形式来表达爱意,在亲人之间更是如此。不管是夫妻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吻、拥抱就跟吃饭、睡觉一样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曾在网上看到一位美国母亲的自述:我是一个工作的妇女,每天不得不很早地离开家,我的小宝贝们很少能对我说“再见”。为了能让他们知道我有多么地爱他们,每天早上离家前,我会悄悄地进入他们的房间,给他们每人脸上一个深深的吻,让他们知道妈妈是爱他们的,并向他们说“再见”。
言语或行为上的直接表露是美国家庭成员表达爱的方式。
3 中美家庭文化差异性根源的对比分析
3.1 从中美家庭成员的思想价值观角度分析
3.1.1 从父母和孩子层面分析差异的根源
在中国,长久以来实行的家长制和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牢牢地固定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家长制赋予父母对孩子绝对的权威。一方面,它要求孩子对父母的顺从;另一方面是父母可以决定和包办孩子的种种事务。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通过强调孩子对父母的孝顺来维系和保证父母与孩子之间和谐的关系。《孝经》说:孝也天之经,地之义,德之本,教之由所生。“孝”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孩子顺从父母;二是赡养父母。可见,“孝”的第一要义就是听从父母、长辈。
而美国是一个历史较短的移民国家,受西方民主思想和文艺复兴的影响较大,约束少,思想活跃开放,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而且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曾宣布:“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平等观念。因此,美国家庭自由民主,成员相互尊重,独立平等。
3.1.2 从夫妻层面分析差异的根源
在中国,《致士篇》中曾提及:“欲国治,则必为定国一尊,欲家齐,则必为家定一尊。”因为要避免“二隆之争”,必须“家定一尊”,妻子必须顺从丈夫。儒家的“名教”也从道德上规定和巩固了妻子和丈夫的依从关系。
而在美国,短短几百年的历史中对婚姻没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和束缚。况且,美国是从战争中步步崛起的国家,从殖民地到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期间经历了很多动荡,女人要想生存必须要依附男人。
3.2 从中美家长的家庭教育观的角度分析根源
在中国,儒教深入人心,其核心是生命、道德和伦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和谐观,束缚个性。孔子的“仁”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礼”是教育的重要部分,这也是中国家庭非常重视德育的原因。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教育在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采取生活上包办代替、经济上放任纵容及学习上苛求严厉。这与中国封建的科举制度有关,其直接导致今天的高中生们还在为高考孜孜不倦地奋斗着。孔子认为,做官就应该有知识、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中国的家庭影响很大,家长一心只想孩子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且自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平均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物以稀为贵更何况还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呢。因此,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甚至溺爱。
而美国受工业革命和“美国梦”的影响,逐渐产生对财富和物质主义的追求,讲求理性和实用。因此,他们非常注重科学和知识的实用性,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再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美国父母在此影响下往往让孩子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以学习知识的有用性为目的,学习自己动手,不会一味钻到书里。美国家庭一般是小家庭生活在一起,但夫妻有很多孩子,并不会产生溺爱的情况。而最重要的是美国推崇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使美国人习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去独立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他人。所以表现在教育观念上,美国父母注重对孩子的生存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从小鼓励孩子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勇于出去闯荡,放手让孩子独立做自己能做的事,将来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
3.3 从中美家庭成员表达爱的方式角度分析根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崇尚语言和行为的委婉、含蓄。受此文化熏陶几千年的中国人,言谈举止比较崇尚淡泊宁静之美。Caldwell-Harriset认为这种现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强调维持集体和谐,出于集体主义的考虑,人们会控制自己不好的情绪,不会过多表露。在这种思想的长久浸润下,中国的家庭成员间很少直接表露爱意。
而美国的文化历史太过短暂,在他们的教育中没有类似中国这样的繁杂礼仪,也没有欧洲那种浓重的仪式感。这就使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很直接,教育的直接造成了所有人都希望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美国人受文艺复兴影响较大,思想活跃开放,强调自己内心的感受,会直率热情地表达想法。
4 结论
目前,虽然部分中国家庭的思想价值观随着中美两国文化的交融变得西化,但仍有大部分的家庭符合上述的种种情况。因此,通过对比了解各自不同的家庭文化,扩大大众的认知还是很有必要的。文化没有对错之分,每一种思想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历史的作用,尤其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壤上,任何思想、行为的诞生和传承在当时来看都是符合国情的,唯有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会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中美两国家庭文化的对比也不是为了贬低自己,提升对方,乃是在对比中互相借鉴和吸收。在对比中,我们既要坚持自身传统文化的优势,也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文化才能进一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