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舍唱戏

2018-11-21姜炳炎

火花 2018年4期
关键词:京戏唱戏梅兰芳

姜炳炎

老舍爱看戏、听戏,更爱唱戏,是发烧友级的戏迷,对京戏和昆曲都研究很深。儿子舒乙所著《老舍的爱好》一书曾有详细介绍。

唱戏讲究第一嗓子就得抓人。老舍吃准了这个窍门,他天生一副好嗓子。第一声唱出来既高亢又气长,音量大且底气足,还带着各种各样高难度技巧。难怪老舍唱戏,不仅朋友们叫好,还时常成为报纸的逸闻趣事。

1920年,二十一岁的老舍开始学戏。他刚由小学校长晋升为北郊劝学员,事不多但薪金颇为丰厚。老舍回忆说,借着唱戏,他能喊出积淤在胸中的苦闷。他曾直言:“好歹不管,喊喊总是痛快的。”

过了一段时间,因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老舍便辞去了劝学员这一职务,重新去教书。他不仅在音乐课中把昆曲当教材,而且在国文课上也唱戏。一次,他讲诸葛亮的《出师表》,随之又讲《失街亭》里的诸葛亮,边讲边学当时的著名演员谭鑫培的念白:“悔不听先帝之言,错用马谡,乃亮之罪也!”他告诫学生们:“以后听戏,不要只听味儿,要看有益身心的感人之处,诸葛亮就知错认过嘛!”说得学生们都笑了起来。还有一次讲骆宾王的文章,突然唱起了昆曲,他打着拍子,一本正经地唱着,学生们又惊又喜,因为从未上过这样“图文并茂、文武双全”的课。

1936年,为了给母亲庆祝八十大寿,老舍专程从青岛回到北京,白天演了杂耍,唱了大鼓,放了电影;晚上,老舍兴致未尽,别人拉着二胡,他唱起了《捉放曹》。这是老母亲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抗战期间,老舍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总负责人。在筹备大会上,老舍利用间隙,拉着几位朋友,听他唱自己刚刚写完的京戏《忠烈图》,这是利用旧唱腔编的抗战新戏。老舍有滋有味地唱着,高潮处,自己先受了感动,也感动了别人。期间,叶圣陶回忆说:“只要有老舍的节目,再晚也要看完,绝不早退!”

1939年,老舍随全国慰劳总团北路分团到了延安。欢迎会上,气氛热烈。不知谁提议,欢迎老舍来一段京剧清唱。他登台,放喉高唱,毛泽东和大家一起热烈鼓掌。

解放后,老舍是北京戏曲改革小组成员,看戏成了工作,经常和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马连良等知名演员一起研究剧目,他们都成了好朋友,自然学到了好多。

1953年,老舍和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赴朝慰问。一天,这几位演员给战士们清唱后,老舍高兴地说:“我也来一段。”他唱的是《钓金龟》,战士们兴奋地喊起来,梅兰芳等则夸奖老舍的腔调颇有知名老旦的味儿。

后来,老舍改编《十五贯》,这是由昆曲改编成京戏的尝试,他还新编了《青霞丹雪》,改编了《王宝钏》。为此,周恩来总理还表扬了老舍。

猜你喜欢

京戏唱戏梅兰芳
梅兰芳评传
留在心中的那份挚爱
留在心中的那份挚爱
河畔忽闻京韵声
姥爷的唱戏机
姥爷的唱戏机
水袖
母亲唱戏
梅兰芳以情打假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