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新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2018-11-21余青峰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一级编剧三度曹禺剧本奖获得者

杭州 2018年42期
关键词:之江戏剧节小剧场

余青峰 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一级编剧、三度曹禺剧本奖获得者

我与之江有一种特别的缘分。1991年,18岁的我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名字就叫《之江潮》,说的就是明朝时期发生在之江一带的故事。

在历史上,杭州的文化地位是极高的。尤其南宋时期,杭州就是中国最好的演艺之都,没有之一。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文人辈出,文化兴盛。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曾自诩湖上笠翁,他在杭州居住多年,创作的戏剧作品《风筝误》《怜香伴》等,广为流传。李渔还经营着自己的剧场,甚至他还是中国的第一个导演,他的剧场观点是“一夫不笑是吾忧”,很早就做起了文化产业。杭州的文化产业,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文化创造生产力,文化是灵魂,文化是根基。偏离了文化的文化产业,不能称之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中,产业是文化的衍生品,或者说文化是产业的催化剂。作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杭州,走向世界名城的杭州,杭州的文化产业必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杭州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十年来,杭州的旅游演艺产业在全国是独占鳌头的,比如宋城千古情,比如印象西湖。但再过几年,宋城千古情或印象西湖也将迎来严峻的挑战,因为观众的口味随着时代在不断改变。某种意义上,如何在旅游演艺产业中注入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如何提升旅游演艺的文化含金量,文化和旅游如何更为紧密地融合,将是非常重要的成败因素。

论坛现场

杭州的剧场艺术是相对比较薄弱的。杭州要打造演艺之都,剧场艺术不可或缺。国际上的大都市,伦敦的西区,纽约的百老汇都有剧场群,韩国首尔大学路就有150个大小剧场。剧场艺术是都市文明的窗口,是锻造都市文明的精神滋养所。杭州的剧场艺术发展和消费群体的培养,是之江文化产业带的重要一环。我曾经梦想,在之江路这一带能建成一个剧场群,不一定都是大剧院,小剧场也有无穷的魅力。

杭州文化产业的造血功能也存在很大不足。杭州还缺少一个像上海国际艺术节、乌镇戏剧节那样的品牌。现在周边都在打造戏剧品牌,除了上海国际艺术节、乌镇戏剧节已蜚声海内外,嵊州也在做越剧小镇。杭州如果没有这样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戏剧品牌,是一种缺失,也是一种遗憾,与杭州的历史人文传统不相匹配。

就杭州目前的文化产业而言,在项目内容上对杭州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鲜有深入挖掘。杭州是一座天生丽质的城市,而我们的作品太缺乏底蕴了。杭州的历史人文魅力,亟待演艺家们的开掘,比如良渚、径山、西溪和西湖。应该把文化优势化为独一无二的演艺产业效应。

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自信在哪里?我们该做什么,该弘扬什么,该追寻什么,这对于我们的文化自信而言都将是一个深刻的命题。国内目前诸多有影响的戏剧节,比如乌镇戏剧节、上海静安戏剧谷、北京繁星戏剧村,都是以文化舶来品为主,演的基本都是话剧,几乎看不到戏曲。杭州的几个剧场,西溪天堂、蜂巢、丰马等,也几乎难得一见戏曲的影子。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都缺少强有力的表达。而杭州,急需出现一个有影响的能表达传统文化的、又能有产业效应的戏剧艺术节庆活动。杭州文化产业这些年来,现代时尚文化这条路已经走得很好了,但回头想想,步伐又太快了,走得太快就会迷失传统,丢失自身,就会形成一种断裂。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文化是要延续传统文化,留住文化传统。我们要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结合好,把传统的东西现代化,把现代的东西传统化,这是杭州最应该做的事情。

最近,我做了一些小剧场戏曲,用传统文化来讲故事,外壳是传统,内核是现代。我策划和编剧了一个黄梅戏《玉天仙》小剧场,最近两次应邀赴韩演出,获得第三届韩国戏剧节最佳国际剧目奖,第十四届光州国际和平艺术节最佳剧目奖和最佳编剧奖、最佳主演奖。在国内演出,也大受欢迎,尤其在浙江大学演出时,200多个青年学生看完之后不愿意离场,这让我深感欣慰,当下青年学子们非常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我期盼,之江文化产业带的建设,能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传统文化,投向小剧场艺术。

猜你喜欢

之江戏剧节小剧场
《边城之江舟横渡》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上线
第8届中国儿童戏剧节7月开幕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演出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