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管理与建设
2018-11-20余思
余思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我省必须深入实施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我省必须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实施招才引智计划,把我省建设成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汇聚高地、各类人才价值实现高地。自2008年建立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以来,四川省建设成效显著。院士专家工作站已成为高端智能、整合域内外顶级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建站单位贴近技术前沿、破解创新难题、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
一、建站现状概述
自建站以来四川省工作站建立较完备的制度体系。2010年11月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等七部门在2011年6月联合印发了《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并积极探索具有四川特色的管理做法,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银站合作”、构建全省工作站信息平台等保障了工作站的高效有序运转。截至2015年底,全省21个市(州)中有19个市(州)开展了工作站建设的相关工作,16个市(州)出台了推进工作站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成都、德阳、绵阳等11个市(州)为工作站建设落实了资助经费及有关支持条件;全省工作站市州覆盖面达到76%,建站总数达到230个,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材料、生物医药、优质农业产业化等重点产业领域;全省230个工作站引进院士94名、高层次专家1136名,为企业培养了569名创新人才,其中硕士239人、博士142人;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997项,合作开展科技计划项目697项,为建站企业提供战略咨询461项。
二、工作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站点分布来看,区域间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这主要体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跨行业新兴产业站点设立偏少。截至2015年12月,全省21个市(州)中有6个市(州)(阿坝、甘孜、眉山、雅安、资阳、广安)尚未建工作站。230个工作站中63%的集中在成德绵(43%集中在成都),且重点分布在机械、电子、通信、能源、医药等传统优势领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行业新兴产业领域中的站点布局不足。
部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如省上制定的《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的相关内容就较原则化。在《实施办法》中,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在承担科研课题、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上对工作站给予倾斜,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明确体现,且至今尚未制定出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不便于该政策的落地。
个别政策内容缺乏合理性。如在工作站考核管理上,三年周期設定及个别成果业绩指标,与尊重科研规律明显不相适应。在经费投入方式上,工作站建站经费采取申报成功后一次性投入,导致个别建站主体重站前建设、轻站中站后管理,“功利化”设站现象较为严重。
三、制约工作站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内生驱动力不足
行产业及企业的内生驱动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客观发展水平、市场需求、以及企业所在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我省在建站企业的内生驱动力上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行产业及企业内生驱动不足不仅影响了我省工作站的整体建设模式,还从客观上导致了站点分布的不平衡。一方面,内生驱动不足致使我省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浙江等东部地区由于市场需求度较高、企业发展中对重大创新项目或技术的需求更急切,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企业主推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具有较高的建站积极性,同时,对未来建站的规划也相对清晰,由此政府只需要参与式的管理与服务就可以较好地推动工作站建设。“自上而上”模式的缺陷也由此可见,政府需要在建站前期中期和后期都完成大量的建制、服务和监督等工作,而一些企业可能还不买账。另一方面,由于院士高端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是我省行产业和企业内生驱动不足的主要原因,直接导致了建站主体在区域和行业上发展不平衡。在院士高端智力资源上,在川两院院士数量少,专业相对集中,且多为军工企业技术专家。出于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技术泄密顾虑,增大了民用企业与院士专家技术、项目对接的难度。而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尽管建站意愿较强,但由于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资金较大,在科研经费投入的稳定性上还有所欠缺,或是不完全具备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工作站等研发载体,具有硬约束性质的工作站建站条件一定程度上排斥了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建站。
(二)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制度机制的不健全已成为工作站深入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建站主体、省市科协、院士专家三者之间,既缺乏能指导工作站发展的合理明晰的制度,又缺乏对三者关系及其运行进行保障的配套政策和机制。在前期制度建设上,由于缺乏国家级政策的宏观指引,各省市在对工作站准建条件、数量限定、企业的奖惩机制等许多重要环节无法实现宏观、科学把握。另外,一些现有制度缺乏操作性和合理性,但却未及时进行调整,影响了制度的落地。在中期后期制度建设上,
由于缺乏配套政策和运行机制,导致工作站建设工作事倍功半。主要表现为:科协人员事务缠身,但工作效率不高;联席会议制度,但无法实现部门联动;给予经费补助,但企业积极性并未有效提升;科协定期考核,但个别企业不惧惩罚;院士专家乐于合作,但顾虑合作风险;企业积极建站,但无法全面了解院士专家信息等。只有制定出关注到建站主体、省市科协、院士专家三方利益,关注到建站前期中期后期全程发展的政策制度和运行机制,才能保证工作站长久健康地发展。
(三)建站思路不够清晰
科协和企业任何一方的建站思路不够清晰,都有可能影响工作站的运行和发展。我省科协在没有专项经费、专门工作人员和政策保障的情况下,一直努力积极推动工作站建设和服务建站主体。但是,由于工作站建设对于全国各省来说都是新事物,各省份在建站思路上更多的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是依据客观省情、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这将直接影响科协所制定制度、政策等成效的发挥。对于拟建站或已建站的企业来说,大多数不太清楚工作站的实际效用、如何发挥院士专家的最大功效、如何实现与科协的有效沟通等实际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思考与态度的明晰度,直接关系到一些企业建站的意向、建站后积极性的发挥,甚至影响工作站建设成效。另外,科协和企业的思路之间还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思路可能存在冲突与矛盾,但只要通过充分沟通、了解相互之间的想法和顾虑,就能更好地理清建站思路,深入推进工作站建设。
四、对策建议
要实现工作站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针对原因对症下药,通过明确工作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和加大宣传力度四个方面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一)明确工作重点,按发展需求合理设站
加大工作站的建设力度,不断扩大设站市州覆盖面,拓宽设站行业领域,工作站建设思路不断由区域性点发层面向构建产业链联盟层面转变。一是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跨行业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的扶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趋势,鼓励有成长潜力、创新潜力的民营企业积极申报设立工作站,引导企业在基于内生需求的前提下优选研发项目,帮助其搭建与院士、专家项目合作的桥梁。对尚未完全满足设站条件的优质企业,鼓励借用外力“联姻”,开展多形式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建站机制探索试点,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共研、成果互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围绕我省重要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发挥院士专家整合资源的行业影响力,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批取得突出实效的同行业建站企业和上下游建站企业组建产业工作站战略联盟,进行联合攻关,共享知识产权,有效促进重点领域的创新突破,不断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努力扩大院士专家引进规模,特别是要发挥省内外各行各业专家作为行家里手的作用,主动对接有实际工作能力、同行认可的各领域专家,将其纳入院士专家数据库,拓展联络联谊渠道,优化联络联谊措施,为进一步促进专家研发需求与企业技术需求对接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强顶层设计,以制度科学引领建设
一是积极呼吁国家层面出台有关政策意见,以科学指导工作站建设和发展。在国家级政策未出台前,应坚持“不等不靠不要”的工作理念,积极发挥电子、通信、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吸引力,并充分利用好在川和川籍院士专家这些人才资源,扎实推进建站的各项工作。二是在省级政策层面上加强工作站的地位和作用。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列入省人才工作要点,把工作站建设作为推进人才资源市场配置、引进高端人才、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举措;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载体建设中。鼓励市州、部门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三是在科协系统内做好工作站的建设规划。主动对接中国科协、学习借鉴先进省份建设经验,进一步明晰工作站未来发展方向,做好 规划,使建站前期中期后期都能高效有序推进。
(三)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提升认识
加大对典型、示范工作站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积极宣传院士专家的成效作用,提升企业建站积极性。以各类活動为抓手,营造浓厚的工作站建站氛围。组织开展院士专家产业行地方行企业行、行业院士专家项目对接会、院士专家与企业双向互选合作会等活动,引导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深入了解我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状况,促进院士专家及创新团队与企业创新团队的深度交流,帮助院士专家与企业建立合作共赢的互信机制,协同构建多种良性互动建站模式;以“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多种方式,组织建站企业、待建站企业领导到优秀的工作站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其管理水平,积累管理经验;邀请省市工作站管理工作方面的专家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企业就工作站建设管理突出问题进行“诊断”,提出改进“良方”;每两年召开一次院士(专家)工作站发展论坛,为工作站管理方、建站主体、院士专家进行建站工作互动交流、紧密合作关系、主题专场对话等提供平台。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