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印章画”中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8-11-20李涯
李涯
摘 要:蔬果印章画旨在借用不同形状的蔬果,配合各色颜料任由幼儿在白纸上创作图画,借以激发幼儿想象,培养其创新意识。此种教学方法由此及彼,以客观激发、发散想象,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笔者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契机,从阐述创新意识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蔬果印章画的教学优势,并对如何利用蔬果印章画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蔬果印章画;幼儿;创新意识
一、创新意识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幼儿学习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初来人世,一切对他們来说都是新鲜的,传承知识经验积累,固然是他们的社会责任,但更为重要的是立足于这些知识积累创造更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
允许幼儿在已有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开展创新性学习研究,将把幼儿带进一个更为缤纷的物质精神世界,这对于好奇心理正处人生鼎盛阶段的幼儿来说无疑将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对新事物、新知识的追求与自我探索从一个侧面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反过来作用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转变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这对幼儿更为长远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发展意义。
二、蔬果印章画是幼儿创新意识养成的有效载体
(一)“形”之载体
蔬果印章画最为直接的就是蔬果的形状,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养成上,“形”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东西,他是一切创造之源,没有“形”的想象创造,从本身上来说已经脱离了现实发展的需要,对于孩子们更为糟糕地是脱离了他们认知的范围,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已经丧失了创造的现实意义。譬如孩子们基于他们的小四方课桌,他们可以用切好的萝卜蘸上颜料拓印一个他们目光所见的小方桌,但是孩子多是好动、顽皮的,很多时候安排好的东西并不是他们需要的,他们可以利用浑圆的胡萝卜切块拓印个圆桌,用辣椒的切块拓印个不规则的“非主流”小桌,只要孩子们愿意,这些蔬果给予了他们充足的条件,满足他们想象的需要。
(二)“神”之载体
蔬果印章画更多地承载了幼儿想象创作中“神”的载体。对于自主意识有了一定发展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借助于已有的蔬果,依赖于蔬果的形状,创造不同形状的物体图画,更多地是依靠这些蔬果形状,综合运用这些蔬果形状来实现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本质上来说这是幼儿想象创造由单纯模仿到自主组合创造升华的过程,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他是幼儿创造思维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在幼儿成长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打个比方,在一次教学中要求孩子们用蔬果自由拓印他们的想象,有孩子用白萝卜和豆角拓印出了向日葵,进一步用橙子切块拓印出一个可爱的太阳,正常来说,印章画活动已经算是完成了,可孩子们往往并不想结束,而是用小辣椒在向日葵和太阳上拓上了笑脸,配上两只豆角,形成一幅向日葵和太阳手拉手的笑脸图,可以说孩子们借助蔬果的“神”把自己创新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利用蔬果印章画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实践思路
(一)形象展示,兴趣为先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蔬果印章画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多地是基于孩子们的天性,从孩子们的性格和需要出发。幼儿教师要向孩子们展示不同蔬果的形状,引导孩子们自由想象。例如在一次蔬果印章画活动中,我先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蔬果,任由孩子们摆弄,当孩子们逐渐熟悉每样蔬果后,我开始我的教学过程,我拿起一个大辣椒,问孩子们“小朋友们,老师手上的辣椒像什么啊?”孩子们七嘴八舌,有说像秤砣的,有说像树叶的······,接着我又把这个辣椒切成两半,拿出其中的一半,把切口对向孩子们,问“小朋友们,老师现在切开这个辣椒像什么啊?”孩子们是各抒己见,有说像小刀的,有说像耳坠的,更有孩子自己动手切了一个辣椒,就着旁边的颜料拓印到纸上,大呼“老师,像彩笔啊!”,通过形象的展示,利用蔬果的形状和特性成功激起孩子们对这种教育方式的兴趣,更为可喜的是不少孩子们自己动手已经不自觉地进入了教学活动的下一个步骤,活动自然开展起来。
(二)自由轻松,幼儿主导
《指南》指出“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作为教师这个时候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任由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属于自己心中的作品。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有所目的地为他们准备好活动所需物品,不干涉、不指责、多鼓励他们的创新,为其拓印图画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一次蔬果印章画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准备了西红柿、萝卜,青菜叶、橙子等物品以及不同颜料,让他们依托着自己的现象,画出心中的爸爸妈妈形象,之后我就退出了活动,任由孩子们自由发挥,有孩子用大萝卜切片拓个大方脸,菜叶拓个黑胡子,用西红柿弄个大圆脸,两边用菜叶弄个黑辫子······
(三)尊重个性,有的放矢
《指南》明确要求对于3---6岁的幼儿要尊重其个性,要从其个性需要出发开展教学活动,要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孩子性格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以照顾不同孩子性格发展的需要,促使不同孩子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日常蔬果印章画活动中我充分地注意到这一点,娜娜对辣椒敏感,因此在活动开展中,我尽量不让她接触辣椒;明明是个奇怪的孩子,他喜欢我的蔬果印章画不是别的,更多的是喜欢借着画画的机会,吃那些蔬果,我也照顾了他的需求,每次给他安排的蔬果总要比别的孩子多些,不过这孩子也独辟蹊径,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征,把自己吃东西的东西都融入了自己的画作;豆豆个子小,手也比较小,他喜欢细小的蔬果,并且反映在画作中他的作品细瘦而见功力,颇有北宋赵佶“瘦金体”的风韵······
(四)发散有度,循序渐进
指南指出要“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幼儿的创作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蔬果印章画开展过程中,要对孩子们的认识发展能力做客观评估,切忌过分拔高,要坚持想象发散有度的理念,对于孩子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我们不顾及孩子们的能力所限,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欣赏和评价他们的作品,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打消他们的创作欲望。例如孩子们用萝卜拓印一个太阳出来,他们露出满足的笑容,这在成人看来太过“小儿科”。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太简单了”“怎么一点儿也不圆”等等。而是要按照综上,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幼教工作者应立足于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从孩子们的天性出发,以其喜闻乐见的物品和方式引导他们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循序渐进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才能不显山水地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为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筑牢坚实的基础,让“创新”的青马在成长的道路上踏雪留痕。
参考文献
[1] 林红,《新课程背景下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浙江教育科学,2009年第03期;
[2] 张思雁,《小班蔬菜印章画:美丽的花布》,早期教育(美术版),2006年第5期;
[3]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