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2018-11-20马亮勇
摘 要: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人才、提升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基础,也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之一。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规模迅速扩大,教育办学质量也稳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公办、民办共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建立了专业设置、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體系,产学研结合、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改革思路日益清晰,特色日趋鲜明,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强劲,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许多企业已开始升级换代,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陆续出现,带动了我国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但就劳动力市场变革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而言,职业教育滞后的现象则更加明显。
首先,由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大规模扩招之后,相应的实验实训设备以及师资严重不足,最终造成职业教育质量偏低,使得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其次,由于诸多原因,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没有实现与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协调一致。现代化生产不仅要求劳动力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3 ]。而现在许多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无论是在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能力方面都未能很好满足社会生产的实际需求。至于高职院校,其结构调整的步伐相对比较缓慢,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
最后,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学方法等仍存在着相对落后的情形,导致相当数量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形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无法适应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造成了教育资源上一定的浪费。
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1. 传统观念的制约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重文凭,轻技能”。这样的社会观念和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的思想,老百姓都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不入流”的教育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教育。人们对技术工人的身份、地位等存在着异样的眼光。这一问题严重地削弱了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也加剧了就业压力。因此,要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同时还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和相应的制度措施,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消除用人政策歧视,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而提高技术工人合法地位、享受良好待遇和社会福利保障等问题。
2. 招生政策无法保证生源质量
从现阶段的高考录取来看,职业院校招生是在最后一批录取,而这几年的普通高校扩招,使得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一直得不到保障。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与以学术目的为主的学科性普通高等教育并列,而且贯穿在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三级教育之中,并非低层次、低水平的高等教育,更非专科的一种变形。”所以,招生政策的平等透明,也是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3. 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
职业院校在确定专业设置时,有的还存在着不重视对专业人才供需状况的现实情况,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体系和管理方式,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并且没有立足于职业院校自身办学实际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发展规划。有的职业院校还不顾自身的发展水平与办学能力,盲目向本科院校发展,设置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如动漫、会计、设计等专业。由于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科学化,使得毕业生所具备的技能基本上都是简单的操作,且劳动强度大。
4. 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实训教学环节落后
有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学科化教学与普通院校相差无几,有的职业院校甚至出现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普通院校相一致的情况,这就使得职业教育特色的缺失。另外,由于受经费等的限制,许多职业院校实践、实训的条件较差,专业课教学往往停留在课堂理论教学上,导致学生的技术素质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
5. 职业教育资源匮乏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对师资、生源及教学设备的需要均有着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要求。但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低下,造成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是“低层次”的教育观念上,使得无论是政府投入、师资配备还是学生质量上均明显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致使职业教育成为“低水平教育”。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瓶颈。按照我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技术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职业水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未来劳动就业的格局客观上构成了庞大的就业培训需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和谐,都需要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来支撑,需要合理的教育结构来帮助其实现。当前我国总体上最大量需要的还是职业技术人才、应用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应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面向百姓、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解决就业压力与就业矛盾、构建合理教育结构的重大战略,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核心,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保障职业教育招生,对职业教育学科课程和专业设置的优化,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高技术、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亮波. 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研[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5)
[2] 梁红梅. 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 教育导刊,2008,(2)
[3] 马树超,郭扬. 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 职教论坛,2008,(1)
[4] 汤大莎.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8.
[5] 张瑶祥. 关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 职教论坛,2007(9):15.
作者简介
马亮勇(1993—),男,壮族,广西南宁人,教育学硕士,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术硕士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