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模式 确保可持续脱贫
2018-11-20王志军
王志军
2018年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要深入领会中央精神,落实各项部署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冲刺期”的形势和挑战,以战略思维谋划全局,以创新精神探索扶贫模式、完善体制机制,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打赢扶贫攻坚战。
一、立足实际,发展产业
产业发展是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就是用政策帮扶解决经济要素结构性不匹配问题,核心是找准本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发现脱贫致富的机会和路径,否则很可能异化为缩小版的“大水漫灌”。首先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产业。通过多种方式全力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金、销路等问题,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面向市场,采取“龍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做到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走产业化扶贫道路。如宿松的金坝葡萄、许岭芝麻、黄湖大闸蟹、佐坝淡水鱼等产业发展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但还是区域性较强,在全国或全省知名度不是很高,有的还是以个体家庭为主,相关部门可引导,扶持群众以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金融”经营模式,邀请技术专家到现场指导。规模大的可成立公司,注册商标,联系各厂家等争取定销合同,为贫困群众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优质服务,打消群众产品滞销的顾虑。经济林果、蔬菜、畜禽等特色种植业,也可以参照以上的模式发展,形成“一乡多品,一村一品”的格局,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其次,从长远来看,贫困人口终究要在市场中实现自身价值,政府能做的就是“扶上马,送一程”,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不能一直扶到底,因此就要发挥贫困人口的内向动力融入市场,提升脱贫质量,实现可持续脱贫。可将贫困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链,将生产资料、土地等折权入价,享受股权资本收益,如,对于有土地而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引导其加入种植合作社,将他拥有的土地折成价值,作为入股资本,年底可在合作社获得分红,增加收入。对于有土地有资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可将土地、资金都流转到合作社,如果愿意,个人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这样既有分红收入又有工资收入。
二、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重要基础,推进扶贫开发必须重心下移、打牢基础。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推行“星级化”管理。在全县范围努力打造一批个性鲜明、带动作用强、示范效应好的农村党组织示范群。把基层组织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一是制定评比细则,量化党组织考核标准。从班子建设、工作机制、发展业绩、群众反映等方面对组织进行考核评分。二是加强村干部的考核。制定考核细则,定期对村干部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村干部进行奖惩,任务完成出色的给予相应奖励,任务没有完成的就被扣除相关待遇和补贴,扣除的资金用于奖励其他优秀干部。最后综合各项评分,给基层党组织相应的星级,按星级等次给予相应的奖励,按照“一村一策”的评比思路,采取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三、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农村致富能人起到关键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组织职业农民和致富带头人外出参观学习,让他们带头使用新技术、新品种,在群众中起到示范作用。群众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摆在眼前,他们才会相信,以后向群众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普及效益好的种植养殖,才更有说服力,群众才放心去实践。如,团林村的刘攀峰搞农业合作社养鸡和种植中药材,聘请当地农民做工,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对当地农民有很大的示范带头作用。
四、金融助力可持续脱贫
一是引导多种资金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推行定向精准滴灌的惠普式扶贫金融。目前,团林村参与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主体只有县级农村合作银行和民丰银行两家,金融扶贫力量略显单薄。应强化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货币信贷政策和专项财政税收扶持政策,以调动其他金融机构将资金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积极性。二是确保扶贫贷款政策在精准扶贫中长效。首先,由于农民各自经营的风险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金融机构+合作社(组)+贫困户”“工业园+企业+贫困户+金融机构”的模式,从产、销、服务、就业等环节,引导扶持贫困户合理利用扶贫贷款资金,降低风险,发展产业。其次,发放贷款的金融部门应根据贫困户申请贷款的用途,根据项目实际,适当放宽贷款期限和风险容忍度,让贫困户想贷款、敢贷款、贷得起款。像现在有些扶贫贷款,还贷期限最长是3年,可有些产业投入到收益期长,它需要一个过程,果树基本要第三年才挂果,有些贫困户就怕到期还不了贷款,而不敢贷款。对于没有产业发展意向的贫困户,可鼓励其申请小额贴息贷款,将贷款所得的资金,委托企业发展。目前,委托企业发展主要是与光伏发电企业签订合同,把小额贷款的钱转给企业,每年预计红利在8%左右,享受入股分红,3年后由企业还本金,合同解除。三是政府资金“扶持”。政府为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除了提供技术支持,还应提供保险金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给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的项目买保险,保证即使种植、养殖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绝收,也能得到赔偿,减少损失。如,团林村贫困户养鸡村里提供鸡苗和一袋饲料,养猪每头补贴200元,养牛每头补贴600元,降低贫困群众生产成本和风险。烤烟、蔬菜等其他产业也可参照这样的保险模式,这样可调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四是加大金融服务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组织和自助银行、金融便利店等小型金融网点,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推广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支付方式,提升贫困地区金融信息化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这些口号不是空喊的。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贫困人口必须转变观念,坚持“内部造血”和“外部输血”相结合,立足本场实际,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发展优势产业。广大决策者制定决策时,不但要看到脱贫的短期利益,更要注重长远利益,确保可持续性脱贫。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