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世纪关于对中国社会转型大体展望
2018-11-20胡伟健
胡伟健
摘要:中国在70年代末选择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要在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完成由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和现代化社会的转型。从20世纪末至今,是中国在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后,进而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中国的人口和就业状况、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将会发生变化,这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转型;经济;教育;社会保障
一、中国经济发展
到2020年这个中间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面临许矛盾和困难,但只要不出现战略上的重大失误,这些矛盾和困难是可以逐步得到克服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到到2020年能够建立起运行更加良好、更加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全球化与和平竞争的国际关系趋势为中国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外部资源,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将能取得持续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序进一步靠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仍将处于世界第2位,而人均收入水平将由中高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居民消费接近富裕的水平,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走向全球化和国际化,成为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前列。
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高速增长趋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需求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有增速下降的趋势。随着内需进一步成长为主要因素,未来不可避免地要对需求结构进行适当调整,深入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但要保持对经济增长的必要的支持,也不能忽视外需的重要性,需对外贸发展和利用外资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重点是发挥动态的比较优势,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二、中国教育的困境与前景
一个国家的教育必然要受到国际国内环境、社会经济体制、科技发展、人口状况及教育自身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研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趋势,对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是教育发展前景预测和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在实现这个转变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任务。教育只有实现自身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实现适度超前发展,才能全面适应新时期现代化的新要求。在4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探索中,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为了使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相适应,必须对传统教育体制进行彻底的综合性改革。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现代化目标包含着社会全面进步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生活质量等物质层面的目标,也包括社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社会心理、思想观念等制度层面和思想文化层面的目标。21世纪的中国教育不仅要为经济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要为社会全面进步做出特殊贡献,培养出具有现代思想观念、现代化素质的人才去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教育在为现代化服务的过程中要更先一步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方式的现代化,在加强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滲透于科学教育之中,形成具有人文理想的科学教育和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既教学生做事,也要教学生做人,使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平稳运营
中国社会保障事业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覆盖所有市场主体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确保经济的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社会稳定。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负担费用和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保障制度,克服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缺陷,矫正社会保障的异化倾向,使社会保障事业能够适应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现实社会,并沿着体系规范、水平较高、充分社会化以及多层次发展的道路实现自我良性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应该逐步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在体系建设目标方面,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符合社会成员的群体需求以及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规律并符合中国国情,从传统模式下的板块状、封闭式和奇特的混合结构变为融合式、开放式、关系清晰、结构合理的完整体系;在保障目标方面,社会保障应当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在实施方式方面,社会保障事业应当完全社会化。即根据不同保障类型覆盖全部或部分社会成员;在服务水平结构方面,社会保障应当实现多层次化。即根据社会成员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保障水平结构的多层次化,以便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同时未来社会保险行业----大部分社会保险项目已经建立起由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共同承担经济责任的保障体系;在养老、医疗保险等项目上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并统一基本制度、管理体制和技术规范,构筑强制性、补充性、储蓄性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均衡和减轻企业负担,为国有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
结论:
对今后数年我国社会的转型作一番良好展望,是根据当今时代背景做出的有规律的预判。近年来世界的变化,进一步说明时代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恐怖主义与分裂主义仍然存在,而且事态仍在发展,说明和平与发展仅是世界一切人民和国家的愿望,尚未成为稳定的有保证的时代特征。未来对于世界,对于我们中国都是非常重要的,谁也不敢说能够准确地预测它的发展,但也决不是不可知,而是有规律可循。对今天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可以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而科学研究成果也总是取得不断更新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沈远新:《中国转型期的政治治理——若干问题与趋势》[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4]王沪宁:《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J],瞭望周刊,1994年第20期
[5]李昌平、董磊明主编:《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体制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