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18-11-20尹策
摘要:社会发展规律中的人的本质、人的实践和人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基础,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入手,提出社会发展规律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依据,提出培养那些素养,对现实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发展;规律;核心素养;学生
一、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简述
(一)什么是规律
对规律的理解可以从语义和哲学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从语义上来看,规是画圆用的工具,律是指古代用竹管或金属制成的一种用于校正乐律的工具,其中奇数的六根叫“律”,因此律从音律,而古代从音乐的规律拓展到天象与人伦等方面,古人认为一切皆有“律”,一切事物都有严格的秩序和法纪。在《说文解字》中,对规律的解释为三种:一是整齐而有规则。二是规章律令。三是法则,也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和必然趋向。
从哲学角度来界定规律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事物发展运动的方向与趋势。
(二)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著作中并没有出现过社会发展规律的概念,但是,在一些著作中,他曾多次运用规律的概念,也有几处运用过诸如“社会规律”、“历史规律”等相关词语。从这些词语的使用中,能得出几点认识:一、马克思承认社会一些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社会发展同样如此;二是马克思认为规律不是抽象的,二是具体的;三是他坚决反对那种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绝对化的错误思想,如国家和民族“注定要走”某条社会发展道路的宏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四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规律是从大量个别社会历史事件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规律。
(三)什么是社会发展规律
它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人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可以分为一般的、特殊的和个别的三个层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属于一般的社会规律,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范围内的规律,比如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规律这属于特殊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剩余价值规律是仅在某个社会时间段或社会领域出现的规律是指个别的社会发展规律。
二、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主体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过程离不開人,而社会发展规律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联系。因为人的实践活动,促进了社会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同样人也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主体,这是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着眼点。马克思正是立足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认为社会与自然本质上相互关联,从二者的统一推进社会历史的发展。正如他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而且,在马克思的著作当中,多次强调了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他对人的本质的观点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主体。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之所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会使用工具,会劳动,人可以在改在世界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就是实践。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在于人是有意识的,是能够进行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三)需要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人社会实践活动规律,人的实践的目的在于满足自身需要。正如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人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要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而马克思也认为,人有生存需要和发展的需要,生存需要是低层次的,满足集体自然运转需要,而发展需要作为高级需要,包括劳动需要、享受需要、情感需要、审美需要等等,这些都是在社会发展规律中人所追求的东西。
综上,在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层面,人作为社会发展规律形成的主体,在实践中要不断满足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提升人的能力、素质是帮助人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升人的核心素养是满足人在社会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提升学生的那些核心素养
(一)政治理论素养
政治理论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等方面的基本品质总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要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牢记人民史观,学习并掌握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清醒的认知“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人们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落实到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上,使学生形成思想品德高尚的人格。
(三)专业素养
包括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养,一是专业方面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调研能力、决策能力;二是职业通用能力,即写作、演讲、现代化办公、礼仪和英语口语能力等;三是专业实践能力,即上岗即能上手,满足工作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财富的革命[M].中信出版社,(美)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美)海蒂·托夫勒(HeidiToffler)著,2006
[2]当代社会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宣扬著,2005
[3]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M].上海三联书店,苏国勋,刘小枫主编,2005
[4]发展观的价值维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何怀远著,2005
注:课题名称:《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课题号课题编号 MDZX2017068。
作者简介:尹策(1982-)女,工作于抚顺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