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蒲州异域风情
2018-11-20韩梅亭
摘要:陶俑是古代墓葬随葬明器之一,是古人“事死如事生”观念下产物,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唐朝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艺术文化空前发展,中外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异域风物、衣饰、形象皆为唐人吸纳,成为时尚,亦成为陶俑的表现题材。永济市博物馆藏有一批唐代陶俑,形象饱满,造型各异,有镇墓兽、十二辰俑、人俑及马、骆驼、猪等动物俑。其中人俑姿态各异,有侍女、武俑、胡俑等,衣着艳丽,款式多样,唐服特色鲜明,异域色彩深厚。再次印证了帝王之言:“此间人物,衣服鲜丽,容止闲雅,良由仕宦之乡,陶染成俗也。”(《隋书·帝记·高祖上》卷一)。
关键词:陶俑赏析;民族风情
陶俑服饰彰显的“胡风”之尚
唐代,长安不仅是一国中心,同时也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契丹、回鹘等少数民族与中原交流甚多,西域、中亚丝绸之路上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代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都带来影响。其中最醒目的就是西域人穿的胡服,如一阵狂风般席卷中原诸城,同时也为汉服注入了新的元素。初唐、盛唐自宫中到民间盛行西域少数民族高昌、回鹘、龟兹服装,并间接吸收印度、波斯服式元素。中晚唐胡服影响较弱,又恢复了汉服宽衣大袖特色。现遴选出永济市博物馆藏的几尊陶俑,与读者共赏。
图一白陶彩绘女侍俑,通高26.0厘米,永济任阳村南出土。该俑容貌秀丽,为已婚妇女形象,头顶带束回鹘圆椎髻,着低胸圆领紧身长袖短襦,及腰红色条纹长裙曳地,肩披桔红色长帛,绕臂下垂体侧,右臂自然下垂,左臂曲肘至腹前,目视前下方。该俑所着红条间色裙主要吸收了西亚波斯条纹服饰纹样特色,裙色则是从其地东传的“海石榴”花中提取出来的颜料染成,为古时流行的石榴裙色。帔,亦由波斯人传至中国,在胡风盛行下,唐代女子披帔、帛成为时尚。
图二红陶彩绘侍女立俑,通高18.2厘米,永济首阳出土。该俑着胡服男装,幞头软脚下垂,紧身翻领短袍束带,大口长裤垂地,右手屈肘,左手下垂,低首俯视。翻领、对襟、窄袖是胡服的主要特征。《新唐书·五行志》中即记有“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尤其以妇女著胡服者为多”。
图三彩绘仪仗男俑,高19.0厘米,永济首阳出土。该俑着武官服,戴圆顶长裙风帽,内着短袍革带,腹微凸,外披窄袖开襟风衣,长及脚踝,下着大口长裤,微露鞋头,双手胸前持器,目光俯视。该俑所着长袖风衣,是唐代吸收波斯的胡服卡弗坦形制,质地有棉有丝,长至脚踝,领口系带,很适合将士外出穿着。
图四红陶彩绘侍女胡俑,通高23.5厘米,永济虞乡二级公路开张段出土。该俑为栗特胡女造型,深目高鼻,辫发盘髻,着深红紧身长袍,小口裤下露出圆鞋头,右腰部佩饰,目光前视,双手抱握于胸前。栗特女装以窄袖紧身为特征,讲究突出身体线条,装扮利落、干练,便于长途跋涉,来到中原后其服饰特色受到唐代妇女的追捧,并融合进汉服之中。
图五红陶彩绘老年胡人侍俑,通高22.0厘米,永济首阳出土。该俑为中亚栗特胡人形象,深目高鼻,戴四棱高顶帽,前檐上翻,着白色紧身窄袖长棉袍,腰束带,脚穿长筒靴,双手拱于前胸。粟特人一般穿白衣,戴尖顶虚帽,下穿长筒革靴,大约是古塞人遗俗,有的帽子还有前檐,曰卷檐虚帽,便于遮阳远视,宜于长途旅行。
图六红陶彩绘武士胡俑,通高26.0厘米,永济虞乡二级公路开张段出土。该俑为中亚栗特胡人武士形象,深目高鼻,戴红色尖顶帽,白色帽沿外翻,身着白色镶红边明光软甲,足穿尖头靴。其着软甲高立领,胸前打“十”字形结,甲裙前片有如意纹样,有鲜明的汉服元素。”西亚波斯是最早着铠甲的国家,鱼鳞甲、锁子甲、开胸甲先后沿丝绸之路东传至中原。它最早在新疆地区的军队中流传最长,在公元六至七世纪传至中国,传至中原民间后即由铠甲向便服演变。
以上陶俑服饰,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唐的开放与创新,看到了东土大唐的国际范儿。并从图四、图五、图六陶俑的造型,管窥到部分蒲州人与中亚胡人的生活,再现了大唐蒲州的繁荣。
沿丝绸之路来蒲州的民族
唐代重新开拓、发展了前朝各代海、陆丝绸之路,将大唐文明带到了亚、欧、非等国。永济博物馆藏的陶俑服饰融合了回鹘、栗特、波斯等中外民族服饰元素,正是初唐、中唐时期来自陆上丝绸之路的西域、中亚、西亚民族所带来的胡风。地域特色鲜明的三尊栗特胡人侍俑与行走于沙漠的骆驼俑则是中亚胡人步入蒲州的实证。现代史学家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论述道:“莺莺所居蒲州,唐以前就是中亚胡族聚居之地”。
一 唐代蒲州的繁荣盛景
蒲州,负山面河,当晋豫陕之要冲,扼秦、晋之喉,抚幽、并之背,为贯通南北交通要枢。《隋书食货志》载:“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唐代曾先后在此设蒲州、河东道、河中府治所,两置中都,官僚一准京兆、河南,又与同州、华州、岐州并称“四辅”。境内儒释道興盛,寺观林立;文庙府学完备,文人雅士云集;经济繁荣,物产丰富,池盐、木棉、麻、布、毡、青柿、凤栖梨、蒲纸、蒲笔、绫绢扇、筜扇、龙骨均负盛名。开元十三年(725年),又倾全国五分之四的融铁量,铸就了蒲津渡铁牛、铁索浮桥,保障了南北交通大道的畅通。唐代很多皇帝、官吏、文人、商贾经常往返其间或留驻于此。
二 聚居于蒲州的中亚栗特胡族
从丝绸之路而来的胡族商旅,将唐代长安、洛阳作为丝绸之路贸易国际货源的最大集散地,而蒲州居于两京之间,是胡商较早踏足的地区。根据史料及出土文物看,沿丝绸之路而至的中亚栗特胡人入华数量远大于中外其它民族,在唐代蒲州历史发展中也占有浓墨重彩的一页。
唐人嗜酒成风,上至官宦贵族下至士庶俱有好酒之人,因此国内酿酒业较为兴盛。当时栗特酒家胡遍及长安、洛阳等都市,而且店内均有年轻貌美的胡姬载歌载舞。现代史学家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考证道唐诗人元稹《莺莺传》中莺莺的原型为蒲之东的栗特酒家胡姬。唐元和年间李肇撰著的《唐国史补》中也记载着“河东之乾和葡萄酒”闻名四方。“乾和”是突厥语qaran的音译汉名,原义为“盛酒皮囊”或“装酒的皮袋子”。由此可见,唐代蒲州地区遍布栗特酒家胡,而且盛名在外。为取得长久的商业利益,部分栗特人或投附一定的政治势力或入仕从军,靠军功封王封将。在邯郸市大名县出土的晚唐《米文辩墓志》中载:“米氏源流,裔分三水,因官食菜,胤起河东,为王为侯,轩盖不绝,至于王父品秩,家谍备诸。公讳文辩,即其后也。大父讳梓,皇宁远将军、河东中军将、上柱国。……”志文记述了中亚胡族米姓的一支“胤起河东,为王为侯”,“大父讳梓”“河东中军将”。此外,蒲州还有史、康、曹等栗特胡姓人在此做官生活过,并被视作典型的中亚胡人标记。清光绪十二年(1886)《蒲州府志》载:“唐代河中府有绿莎厅,为诸书记、从事趋府宴会之所”。“绿莎”是粟特语Xsevan的译音,即“首脑”、“头子”的称呼,明显是胡人比照粟特语统称州府官衙的叫法。由此可见当时蒲州的栗特胡人已融入至官府上层生活之中。在“文靠汉人,武靠胡人”的李唐王朝,许多栗特胡人在各地军镇中都握有重权。历史上安禄山、史思明具为骁勇善战的粟特军人,其麾下有一支由西域康国栗特武士组成的拓羯亲卫军。公元755年,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十五万胡骑自范阳南下,首占蒲州,随后攻占洛阳、长安。这也可能是唐代蒲州之地涌入栗特胡骑最多的时候。唐大历至贞元年间,反唐将领渤海靺鞨人李怀光亦在蒲州屯兵数万,他统领的朔方军部下也有栗特胡骑出现。其养子就是中亚栗特胡人石演芬,是史书上蒲州有粟特胡人最明确、最直接的记载。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亚栗特人已形成了以商人、军人、官宦为主的民族聚落。在其聚落内还有一批下层人士由于能歌擅舞、长于养驼驯马、骑马射猎,故多为中原豪门贵族、富商巨贾所雇佣豢养。这一史实已为唐墓中出土的乐伎俑、牵驼养马俑、骑马射猎俑及侍从侍卫俑等证实。永济博物馆藏的三尊栗特胡人俑便是该群体生活的真实写照。由栗特胡人掀起的“安史之乱”,使盛行于丝绸之路的栗特胡商逐渐消失。但栗特胡人独特的异域文化,在唐代的发展及对唐人影响却以艺术、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至今陈展在各博物馆的陶俑凭借丰富的文化底蕴向世人讲述当年当地的历史故事。
作者简介:韩梅亭(1976.11)女,籍贯:永济,职称:馆员,研究方向: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