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气”:如何更旺盛、畅达汲

2018-11-20安庆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壶口瀑布壶口拟人

安庆

一、有格修辞

1.朗读,整体感知

(1)默读。今天我们学习梁衡的《壶口瀑布》,投影: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河口忽然收束,在不到五百米的距离内,河面宽度从数百米急剧收窄为二三十米,河水流速陡增,势若万马奔腾;同时,河水从二十多米的高处,飞速跌落至直径五十余米的大石潭中,声如洪钟巨雷,形成罕见的奇观。

(2)领读。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这荣誉了得!投影: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3)分任务读。梁衡自己说:“散文既是一种艺术,其美是有层次的。我认为可以分为三层。第一个层次是描写的美。第二个层次是意境的美。 第三个层次是哲理的美。”像这样美的作品,如何学?生杂然答“朗读”,师让勾画出“所至”“所见”“所感”文字,分任务朗读:师读“所至”(游踪)、男生齐读“所见”(风貌)、女生齐读“所感”(感想)。

2.“比喻”切入雨季壶口瀑布

师: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雨季的瀑布的?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生:作者按照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的顺序。

生:从声音到画面的顺序。

师:写声音和画面都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生:比喻,“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师:你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的语气很平淡,没有读出“涛声隐隐如雷”所表现的水势浩大,流速很快的样子。

生:也没读出浪花翻滚,汹涌奔腾,水汽腾腾的状态。

师:你试着给大家读一下?

生读。

师:听出了他读得语速快,“雷”字读出了重读。老师感觉“正”字后面也要稍微停顿一下,“沸”字也要重读。下面找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写瀑布,按理应重点写雨季的瀑布,可此文为什么写雨季的瀑布文字反而这么少?

生:“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水浸沟岸”,瀑布已经被浩大的水势吞没了,看不到了,于是就急慌慌地扫了几眼,匆匆逃离了。这样是为了留出笔墨,重点去写枯水期的瀑布。

师:虽是了了几笔,可写得怎样?

生:有声有色,极为骇人,让读者跟着作者“心还在不住地跳”。

3.“拟人”通向枯水期壶口瀑布

(1)寻读第三、四自然段,完成表格:

(2)赏读拟人修辞格句

师:第三、四自然段写了枯水期的壶口瀑布,这是本文的重点,请大家默读这两部分内容,看看作者总共运用了多少次拟人手法?为什么这样运用?对表达这篇文章的主旨又有何作用?

生:太多了,数不清啊!

师:看看有几处集中运用拟人手法的地方就行了。

生:写滚滚而来的黄河水,用了拟人的动词有:排排涌来、挤、撞、推推搡搡、前呼后拥、霎时碎成。

师:齐读,体会这样拟人写法的效果。

生: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挤进壶口,只有用这些拟人的动词才能表现出那种惊心动魄的情景。

师:你再读一读,要读出惊心动魄的感觉。

生读。

生:大量的河水突然跌入只有四十米宽的壶口,“来不及想一想、一齐跌、更闹、更挤、更急、飞转”,用这些拟人的动词,写水流的声音、横向宽度、纵向流速等,都十分准确、全面。

生:第四段继续写壶口,五次“跌”,三次“碎”,细致而生动地写出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动态,强化了瀑布流水的力度,具有独特的色彩和音节效果。

师:阅读和体会龙槽两边的水、水雾、彩虹的拟人描写,说说作者“陷入沉思”之后的议论的好处。

生:龙槽两边的水的拟人描写,更加多种多样,让我们更加感叹作者高妙的艺术手法。“陷入沉思”后的议论,也是抒情,为最终揭示黄河水所显现的人的精神奠定了基础。

师:写了瀑布之后,为什么还要写脚下的石呢?又是怎么写的?有什么深意吗?

生:写脚下静态的石,还是为了表现动态的水。

生:石的“窟窟窍窍”,千奇百怪,形成龙槽大坑,都是由于水“被压迫”造成的,这里仍然用拟人手法,如“怒不可遏”“毫无软弱”“以力相较”“奋力抗争”“切”“剁”等等,既是写水,也是写人,而且结合得天衣无缝,十分巧妙。

生鼓掌。

师:你说得太精彩了!课文最后一段的抒情就水到渠成了,请齐读并体会其佳妙之处。

生:作者情不自禁,高度赞美了黄河水的“个性”,从而完成了全篇文章之意的升华。

师:是啊,《壶口瀑布》这篇精美的游记散文,用精美遒劲的语言,描写壶口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黄河水,点明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中华民族历尽艰难,不屈不挠的伟大品质。让我们总结文章拟人手法的巧妙之处(PPT):

角度新颖,虚实相生,引发联想想象。

拟人新奇,景物写活,不重复旧套子。

多次拟人,贯穿全文,交织反复排比。

二、无格修辞

投影: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那种认为修辞主要是讲修辞格的想法,恐怕是不妥的。修辞好比穿衣服,人体有高矮肥瘦,衣服要衬身,季节有春夏秋冬,衣服要当令,男女老少衣服的材料花色,不尽相同,总之是各有所宜,修辞就是讲究这個各有所宜。至于修辞格,是好比在做领子或袖口上,滚一道花边,或在胸前别个纪念章什么的,是锦上添花的性质,要是不管什么场合都要想方设法按上几个格,那是小生的玩意儿,会写文章的人是不这么写的。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格。那么没有修辞格的地方,就没有修辞现象了吗?我们前后三人一组,可以从词语选择、句式选择、结构选择、风格选择四者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讨论,合作时各小组互相交流每一个同学写出的内容。

投影:

可以关注一个词语,分析一个句子,理解一种结构,品味一种风格。

1.词语选择

师:请“词语选择”组同学挑选一个自觉最好的词,分析它为什么能特别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三跌”“四跌”中的“三”“四”能看出壶口瀑布特殊的构成,也写出了水与石搏击过程中的艰难与困苦。

生:“更闹”“更挤”“更急”中的“更”这个词用得好,突出“闹”“挤”“急”的程度,展现河水急坠的画面。

师:你能说说是怎样的画面吗?

生:“闹”说明声音特别响;“挤”是说水在一起拥挤,壶口很窄才觉得拥挤。“急”是写水一股劲地冲进去。

师:一般说到生动,大家都会选形容词和动词,但是这两位同学选的是数词和副词,那么动词和名词呢?

投影:

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白水)。

沟底飞转(翻滚)着一个个漩涡……

生:“白雪”表现了河水在黄色与白色的交融中,所表现的视觉冲击,给人震撼。

生:“白雪”体现排山倒海的气势,有画面感,而“白水”没有写出水冲撞之后的变化。

生:“飞转”写出河水从高处跌落之后不停打旋的状态。

生:“翻滚”的程度就轻一些,没有准确表现水跌落之后的速度。

师:用词语作为砖,文章好比房子,所谓修辞,就是我们用砖如何来建造房子:用哪块砖,不用哪块砖,这叫遣词;怎么把这些砖排列起来,让它们形成一定的“形体”,这是造句。我们不仅关注惯常使用的动词、形容词,而且不要忽视名词、数词和副词。事实上,无论实词、虚词,都具有丰富的修辞功能。叶圣陶先生指出:“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作品的各要素(它的一个层次或阶段)或它的特殊结构因素发挥着各种功能,它们一起揭示艺术作品的‘观念。”而这里的“观念”就是从“壶口”之景、“壶口”之情到“壶口”之理的潜在意义所揭示的言语主体深层的意蕴。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看那一个个词语,用到了地方,它的作用就大得不可想象!

投影:

很难替代,独具色彩——词意与哲思就在这里

2.句式选择

师:下面我们请“句式选择”组的同学发言。

生: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这样的句子比陈述句感情更加强烈和饱满。

师:壶口瀑布兼有水的形态,兼具人的各种感情,象征各种人性。作者以此来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使文章主旨得以升华。下面大家再来看看老师改写的句子怎么样?

投影:

原文: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改文: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撞推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生:“互相挤着、撞着”之间的顿号就表明水冲撞的短促气势。“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四字排列,与前面“互相挤着”“撞着”构成了“四——二——四——四——四”的句式结构,这样不仅展现出水流遇到石壁时飞泻而下的状态,而且错落有致、音韵和谐、美不胜收。改为“挤撞推搡”,水流动的状态就感觉不到了。

生:叠词“推推搡搡”读出拖音,水前进的姿态就会由听觉诉诸于视觉,更富有立体感,增加了文章的音韵美,而且突出了河水排山倒海、湍急汹涌的气势。

师:你给大家读读。

生读。

师:真好!你不只注意了语言形式的变化,更注意了内容的变化。老师一开始只是希望你们发现句子骈散结合的妙处,但是你们发现了简单的语言要比复杂摇曳的句子更加促发人的想象。

生:我还觉得,删掉叠词“排排”,就无法体现后面作者所说的仰观河面,浊浪奔涌,“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的奇险,修饰词“排排”还有一种阳刚、崇高之美。

师:你们理解得太深刻了!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同学们,写文章就好比排兵布阵,指挥士兵要有智慧和眼光,我们一定要当一名有能力、有智慧、有眼光的指挥员啊!(学生笑)

投影:

变化句式,独具色彩——句式变与不变,哲思就在这里

3.结构选择

师:下面我们来看“结构选择”组,你们谁发现了这篇文章结构上的某个特色?

生:文章雨季瀑布的简略描写与枯水期瀑布的较详细的描写,详略得当。

生:为了让读者认识到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进而引申到“历经磨难,方显个性”的哲理。

师:全文有详有略的结构特点,还有吗?

生:我发现按照总分总的顺序,第一段总写,以下分写了两次到壶口,最后总结点明主旨。

生:还有全文贯穿的线索是“壶口”。开篇扣题点“壶口”;中间写壶口瀑布之水,之石;最后由實写到虚写,写了壶口之“神”。

师: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篇中说结构是“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阐明了写文章要重视谋篇布局,组织结构的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略写雨季瀑布,详写枯水期瀑布,全文经过“壶口”意象的贯穿,最终把文章组织为一个严密的整体,使各部分的组合井然有序,我们一定要学习作家们这种构体成篇的写作艺术。

投影:

主次分明的结构,自然而然的线索——主要与次要,意脉彰显,哲思就在这里。

4.风格选择

师:最后来听听“风格选择”组的发言。这一组是老师给定的讨论题:评论家何西评析《壶口瀑布》的语言是“畅达、清丽,比较考究”,你们感觉如何呢?

生:“畅达”表现在这篇文章对枯水季壶口瀑布的描写,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作者先俯视龙槽,明“壶口”之来历;再仰观河面,看巨瀑之源头;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跌入”龙槽,继而又随水雾由下而上,直抵青山;接下来平视龙槽两边,细写千姿百态的河水;最后,视角转换,收回脚下,描写长年被黄河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

生:我觉得是“清丽”。“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亮晶晶的如丝如缕”“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这些句子尽显“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清丽的特点。

师:那么,梁衡文章为什么是“比较考究”的呢?

生:结尾的哲理阐发是作者由景及情进而升华黄河的象征意义,让人联想到中华民族历尽艰难,不屈不挠的伟大品质。

师:是的,“通俗、好懂又有哲理”是梁衡对语言形式的一大追求。梁衡极为看重文章的语言美、形式美,他认为美的形式可以强化文章内容的思想性。正如朱光潜先生说的,“在表面上重视用字的推敲,在骨子里仍是重视思想的谨严。唯有谨严,思想情感才能正确地凝定于语文,人格才能正确地流露于风格。”句子的长短、叠词运用、拟人、比喻、反问辞格等就像花草的香味和色泽,自然而然地放射出语言的深层意味。

投影:

字字清丽,句句畅达,考究多多——形美与神美,哲思就在这里

师:孩子们,你们感受到了吗?这不是壶口的问题,这是从“有格修辞”到“无格修辞”铸成的——壶口瀑布的伟大精神(板书),祝愿孩子们永远拥有壶口瀑布的伟大精神!

[评 析]

我们这里说的“课气”是与古人所说的“文气”相对而言的。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早在先秦时期,人们便认为“气生万物”,所谓“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间,自然与气相关。不但人的生理与气有关——比如一口气憋不住,能举起来的杠铃也举不动,精神也与气相关,如孟子的“知言养气”说,王充以“天气”“仁气”“勇气”解释人之品性。再后来,又有“文气”之说,如曹丕的“文以气为主”,韩愈的“气盛言宜”,其间的内涵衍生清晰可辨。

文气玄虚而切实,这只需比较一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与戴望舒的《雨巷》便不难发现——前者文气充沛、劲拔,后者缠绵、柔弱。只是,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很少有人注意对文气鉴赏罢了。

不鉴赏并非意味着文气不存在,更非意味着文气鉴赏不必要。事实上,如果对文气有独到的鉴赏,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这方面,夏丏尊先生的《所谓文气》可谓开风气之先。在文中,他重点谈了如何旺盛文气的写法:以一词统帅多句;叠用相同的句子,并注意必要时善为变化——“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三是多用接续词,把文句尽可能地上下关联。这种旺盛文气的写作智慧对旺盛、畅达我们语文教学中的“课气”不无启发。

刘兆刚老师的《壶口瀑布》教学实录恰在这一点上极具学理阐释的价值。

一、课眼、课脉、细节的统一

通观整篇教学实录,刘老师的课气是比较充沛的,这集中表现在课眼、课脉、细节的统一上。

表面上看,课眼是“修辞”,有格修辞(比喻-拟人)→无格修辞(词语选择-句式选择-结构选择-风格选择)构成了一条课脉;从内质上看,课眼是“伟大”,基本上按“水之形神——人之个性——民族性格”的课脉一以贯之。内外交融,文气整体上较为顺畅,尽管预设的成分较多。

特别是修辞视角的切入,卒章显志智慧的启悟,使文本鉴赏始终立足文本的言语形式,且不忘言语内容的相谐——感悟黄河象征的中华民族历尽艰难,不屈不挠的伟大品质,既有力地捍卫了语文体性,也开掘了散文的哲理品格。形式与内容主次关系的把握,教学节奏与文本节奏的暗合,使得课气连贯到高潮戛然而止,余韵悠长!

不管是“修辞”这一形式课眼的择定,还是“伟大”这一内质课眼的统摄,均有相关细节支撑。支撑前者的是吕叔湘、叶圣陶、朱光潜、刘勰等人关于修辞内涵、修辞之美的论述——尽管这方面的引用偏于繁冗,对學生的学习肠胃恐怕吃不消,但是课眼统帅各个环节,叠用修辞理论而又善为变化所造成的旺盛课气还是显示出来了。支撑后者的是,所有对壶口瀑布力、势的审美感悟,均是为感悟黄河的“伟大性格”而蓄势,这便使课眼、课脉、细节基本上达到了统一。

美中不足的是,尽管刘老师很看重朗读,但是“惊慌→惊喜→惊叹”这一条情脉并未以读凸显出来——惊慌、惊喜都是为衬托惊叹之情服务的,抽去任何一种情感,都会造成文脉的残废,也会损伤文章的曲折之美,更无法突出审智散文以情染理的特征。这是可以通过艺术还原,让学生感悟到的。

二、文体辨识,确保逼近核心

为什么说注意辨识文体,遵体而教,也可以畅达课气呢?

很简单,大凡优秀作家,都会遵体而作,这便在形式上确保了文气的畅通。一旦悖体,文气很可能被斫伤。杨朔遵诗体写散文,郭沫若遵散文体写诗,留下荒唐的笑柄就是如此。

教学亦然。

刘老师将文本定位为“游记散文”,所以很自然地在整体感知时将着力点落在了“所至”“所见”“所感”文字的区分上。寻读第三、四自然段时,再次强化这一体征——让学生按“所至(立足点)”“所见”“景物特点”检索课文内容。

这本可以畅达课气的,但本篇散文游记是“表”,审智才是“里”。按孙绍振先生的理论,偏向于哲理阐发的审智散文是相对于抒情的审美散文,状写丑陋意象、表达冷漠情感的审丑散文,或注重谐趣表达的亚审丑散文而言的。

结合文本来看,“视点-所见-所思”这一课脉并非由审智散文的情志脉化身而来,“惊慌→惊喜→惊叹”这条情脉才是,“水之形神——人之个性——民族性格”这条意脉才是——刘老师的讲课虽然也涉及了这条意脉,但不是很自觉,所以才会出现上述用力点不精准的现象,导致课气有些梗,有些拧。

因为文体辨识不够深入,所以局部的教学中也露出了阿克琉斯之踵。比如,导入时用普通的说明性文字引出梁衡的个性化抒情文字,意在让学生从描写的美(物境之美)、意境的美、哲理的美三个层次立体地感受壶口瀑布之美,但因为缺少对两种性质不同文字的审美甄别,直接抛出美的三个层次,使得默读、领读、分任务读这三个环节之间的课气显得不是特别流畅。理想的做法是:学生预习中或上课伊始的审美中感受了物境之美、意境之美,再亮出梁衡的“三美”之说,强化并刷新学生的审美认知,课气便会自然、畅达得多。

因为文体辨识不够深入,刘老师对作者的跨体写作也忽视了。词语赏析时,刘老师和学生一起聚焦到“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殊不知其中的“白雪”恰恰是感知变异,情感极化所致——鄂教版第十一册课文《壶口瀑布》一文中明确写道:“水底悬流激荡,这雾,这云,这烟,全部是黄色……”倘若教学中抓住这一有意味的失真,学生对破体写作的秘妙该会体悟得多么深刻!

三、审美增润,让篇性更鲜明

这便涉及到篇性的审美开掘。基于文眼、意脉的篇性开掘,课气一定是更加饱满、酣畅的。

这方面,刘老师的教学自有出色之处——

赏析描写雨季壶口瀑布的文字时,故意设问:“按理应重点写雨季的瀑布,可为什么写雨季的瀑布文字反而这么少?”此问非常精彩,因为触及了文本层层递进的文势——雨季瀑布的力和势是衬托枯水期瀑布的力和势的,而这两者形成的表现之势又是为黄河伟大的性格张本的。刘老师让学生读出惊心动魄的感觉,更是强化课气,课势,乃至课美的智慧之举。

讲到词语“一起揭示艺术作品的观念时”,教者点染:这里的“观念”就是从“壶口”之景、“壶口”之情到“壶口”之理的潜在意义所揭示的言语主体深层的意蕴。虽然说得有些佶屈聱牙,但是因为揭示了文脉,依然给人以浑然有力,耳目一新之感。

句式赏析部分,由于涉及了标点、叠词、句式错综,且动用了还原比较法,将水之势,语之势,课之势浑然统一了。“互相挤着、撞着”之间的顿号就表明水冲撞的短促气势。“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四字排列,与前面“互相挤着”“撞着”构成了“四——二——四——四——四”的句式结构,这样不仅展现出水流遇到石壁时飞泻而下的状态,而且错落有致、音韵和谐、美不胜收。改为“挤撞推搡”,水流动的状态就感觉不到了。学生这种上乘的审美成果,正是教者顺势而为,顺气而为所致。

无格修辞的赏析,教者叠用相同的句式——

很难替代,独具色彩——词意与哲思就在这里。

变化句式,独具色彩——句式变与不变,哲思就在这里。

主次分明的结构,自然而然的线索——主要与次要,意脉彰显,哲思就在这里。

……

课气因之显得极其旺盛,如同音乐的鼓点,不时拨动学生的心弦,起到了很好的启悟作用,且神奇地契合了审智的文体特征。

不过,篇性的审美开掘,依然有不够尽情之处——

比喻抓“涛声隐隐如雷”“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两句,固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但并未进一步揭示作者修辞雅驯、庄重的风格——为什么不说“涛声如壮汉的呼噜”“那河就像一锅烧开的水”?因为雅驯、庄重的风格与黄河“伟大的性格”更般配。

其实,写雨季壶口瀑布,更能表现其势能的是作者的烘托写法——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狼狈的情态:急慌慌地扫了几眼,便匆匆逃离;恐惧的心理: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理智坍塌,更能尽显壶口瀑布的力和势。后文描写的黑猪掉进沟底,浑身的毛被水拔得一根不剩,起到了同样的烘托作用。

作者还有意識写了壶口瀑布温柔、宽厚的一面——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一下子改变了文本描写的急促节奏,也写出了黄河伟大的丰富内涵——不仅仅有刚、勇、强的一面,也有柔、纤、静的一面,后者还是主流,前者只是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这种对“伟大人格”立体、浑融的阐释,与简单、平面说理的散文——如杨朔的《荔枝蜜》,一下子拉开了距离,的确独到。如果此处进行审美的逗留,是能让课气更为醇厚、劲道的。可是,刘老师耽溺于比喻修辞格的表面,未能深入到作者言语表现上的着力之处,有些可惜。

总结拟人手法之妙——

角度新颖,虚实相生,引发联想想象。

拟人新奇,景物写活,不重复旧套子。

多次拟人,贯穿全文,交织反复排比。

看似面面俱到,但因未能深度契合物境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的三维审美结构,还是给人力量没用到点子上之感。

至于说梁衡的这篇审智散文与刘白羽的比,更显含蓄;与南帆的比,更为形象——理不及南帆深刻;与余秋雨的比,更为朴实,刘老师完全忽略了,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将课文定位在游记散文上。

[作者通联:大理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壶口瀑布壶口拟人
壶口瀑布:大自然的壮美画卷
壶口瀑布
壶口放歌
拟人句
壶口瀑布
拟人句
忆秦娥·临壶口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壶口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