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与理性的碰撞与调和
2018-11-20刘勇杨开清
刘勇 杨开清
【教学设想】
本文情感强烈,汪洋恣肆,可视为散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亦可视为议论文。原来的教材将其放在书信体单元,大多数老师都把它当成散文来教,而统编本教材将其放入议论性文体单元,我们应当重新解读文本,获得新的教学思路。
当圆明园被肆意掠夺焚毁、巴特勒上尉索要赞歌之际,一个诗人、作家和民主战士,他会怎样回信?面对举国欢庆的时候,有人不敢乱说,也不愿多说,更无法巧说。所以,这样的信很值得期待,雨果没有辜负这种期待。这份期待来源于阅读前的价值判断,这份期待更源自阅读中的直观感受。梳理思路,我们发现,作者有三次“冒险”:一是没有正面回复巴特勒上尉,二是通过想象来描绘圆明园,三是用反语来陈述自己的观点。但正是这些“冒险”,才让情感跌宕起伏,让文章一波三折,让观点摇曳有致。
情感和理性是对立的,有不同的逻辑规律。抒情可以片面、绝对化,理性却要全面,防止片面。想象可以作为“论据”?反语可以用来“论证”?显然这不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通过梳理思路、思辨阅读,我们发现:“想象之花”与“反语之剑”都有理性观照,全文感性与理性在不断地碰撞与调和。这封信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赞美圆明园”“谴责侵略者”,两大板块内容互相獨立又安排合理。这封信想象丰富、结构跌宕,表现出作者的深厚功底。这封信立场鲜明、反语有力,表现出作者的铮铮铁骨。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圆明园毁得更让人心碎!假如不写圆明园,后面的谴责就没有依凭,文章缺少了张驰,反语会有些生硬,批判就没有了力量。
课前,可以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形成上课的主问题,这样做往往可以一石二鸟:一是最大限度地肯定了敢于提问的同学,培育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土壤;二是问题来源于学生,这个问题会成为最好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考。以此确保预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把“先学”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
一、回归文本,让学生在阅读时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学会求证,在求证后学会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度、准确性和思辨性。
二、在板块教学中“小步轻迈”,品读文中想象之奇、反语之妙、调和之美,进而感受作者的人文情怀与写作艺术。
【教学流程】
一、标题切入,整体感知
1.阅读标题,你从标题中获得了哪些重要信息?
预设:有回信对象,有具体事件,有明确目的,这可以说是一次任务型写作。
2.巴特勒上尉期待得到一封怎样的回信?实际上雨果回了一封怎样的书信?
预设:巴特勒上尉期待得到“赞誉”,他认为这次远征是“出色的、体面的、光荣的”,是一次文明对野蛮的征服,是“丰功伟绩,收获巨大”;雨果没有迎合巴特勒上尉,高度赞美了圆明园,强烈谴责和讽刺了英法联军。
二、“想象之花”开在理性的沃土
1.展示学生置疑,创设问题情境
师:问题1和2都指向于作者开篇的写作艺术,需要我们回归文本,细读思考。和问题3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为何要说伏尔泰也提到了圆明园”,这个问题可以立即解决。
预设:巴特农神庙称为西方文明的“第一胜迹”,类比圆明园的世界地位;伏尔泰号称“法兰西思想之王”,强调圆明园的世界影响。
2.品读想象的感性之美
(1)感知想象的诗意之美。提取直接想象的语句,变形为诗歌的样式,让学生朗读、想象。
(2)梳理想象的层次之美。指导学生通过借助关键词“请你……”梳理本文在想象圆明园时的三个层次:静态建筑、动态装饰、自由联想。
(3)归纳想象的人称之美。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你”指代的丰富性:巴特勒上尉,英法远征军,当时所有的读者,后世的读者;“你”使用的妙处:第二人称的亲切性,用语言想象圆明园的互动性,人称内涵的丰富性。
3.体悟“想象之花”的理性之美
(1)想象的理性之辨
师:作者将圆明园建造的宏伟与付出的艰辛诗意化了,但这样的描述是缺少说服力的,圆明园本身是一个实体存在,是无法用空想来建造圆明园的。屏显:
预设:由此可见,雨果认为圆明园是“幻想”的典范和“一个梦”,有一定的现实依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雨果没有到过圆明园,即使到过圆明园的巴特勒上尉,现在也看不见了——被烧毁了。所以,只能想象,而且“梦”的比喻是美妙的,使圆明园更加诗意、梦幻和美好!
预设:对“神庙”一说的思辨,圆明园既不是神殿,亦不是庙宇,是皇家园林。
(2)说理的逻辑之思
师:请大家梳理第三段中描述圆明园的思路,思考这种思路的妙处。
预设:总评地位,想象还原,说明耗资,类比议论,总述成就,这是第三段的行文思路。如此,便让圆明园丰满起来,立体起来。而梳理本段,还可以发现,其说理的思路是很清晰。
(3)想象的价值之悟
预设:圆明园不只是中国的美丽园林,更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圆明园毁得更让人心碎!美丽的圆明园是人类文明盛开的花朵,烧毁圆明园就是屠戮人类文明!作者对圆明园赞美的热情中深藏着对毁灭者的痛恨,浪漫的想象中裹藏着谴责的利剑:这就是感性与理性的激烈碰撞与完美调和。
三、“反语之剑”刺向狂徒的良知
1.出示学生预习中的置疑,创设问题情境
预设: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整合为“作者大量使用反语有何作用,这样写‘爱国吗?”我们需要回归文本,品读反语,再次进行实证与分析。
2.小组合作,品读反语
师:先自主点评,再小组合作。小组汇报时要注意分工:一人朗读反语,一人说其正面含义,一人说其作用,一人补充说明。
预设:“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洗劫”与“放火”这样的勾当,居然如此的明目张胆,如此的有条不紊,显然是有预谋、有分工、有前科的,多么可怕而又痛心啊,其中也有互文的存在。“塞满了腰包”“装满了箱箧”,“手挽手,笑嘻嘻”的漫画勾勒,巧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自然将“强盗”的丑恶嘴脸和言行举止刻画的入木三分。
特别是“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掷地有声,将其荒谬言论彰显无疑,从根本上撼动了巴特勒上尉“文明”对“野蛮”的征服是“体面的”“出色的”观点。这样的反讽是笔锋犀利的,也是余味无穷的,直接刺向敌人的良知,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思辨:反语的表述是犀利和偏激的吗
师:有人说“抒情是不讲理的”,你觉得本文的反语偏激吗?纵观世界战争史,火烧圆明园这样的恶性事件是骇人听闻的。当行动双方想要摧毁或夺取时,首先是对他构成直接、间接威胁或对他具有战略、战术意义的军事目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军以大轰炸报复法西斯的疯狂侵略罪行,每个飞行员手中都有一份长长的清单,被告诫哪些文化和文物必须保护,像如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科隆大教堂、维尔茨堡王宫、海德堡的城堡和古桥等都在清单之中。
从《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中可以了解到,雨果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斗士、人道主义作家,是正义与良知的代言人,当圆明园被毁灭时,唯有反语,才能表达雨果内心深切的悲愤。
四、“愤怒之火”巧借回信调和
1.创设“困境迷惑”,启迪学生深思
师:《雨果文集》的翻译者程增厚先生多次前往法国考察,发现并无巴特勒上尉其人,世界著名文学大师雨果却给巴特勒上尉回信。怪哉?这是怎么回事呢?阅读信件的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思考、讨论
预设:这是写作的需要,借这种情境来表达自己內心的愤怒;没有“巴特勒上尉”这个人,但是有很多像巴特勒上尉一样的人,同样值得批判;作者假托巴特勒上尉其人而回信,其实是将“愤怒之火”巧借回信调和,还可以从信件的开头和结尾看出来:在反语之前,是较为舒缓的陈述和非常浪漫的想象,在反语之后,是辩证的评价(“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和真诚的期待(“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样,让愤怒之火不是简单、粗暴地喷薄而出,而是得以理性的调和。
师:“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就是雨果,坦然回信,“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他没有迎合巴特勒上尉,没有奴颜媚骨,有的只是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和悲悯的情怀。他的内心极其淡定,他的文笔极其从容,其内在的逻辑力量不容忽视。通过梳理思路、思辨阅读,我们发现:想象之花、反语之剑、理性观照,成为本信的三大特点。
3.感悟与思辨
师:阅读下面这段话,你又会有怎样的思考呢?下来,请阅读相关书籍,写点感悟。
[作者通联:成都市棠湖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