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18-11-20吴楚光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8期
关键词:摘除术后路椎间

吴楚光

摘要 目的:探究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治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对其均行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观察手术前后临床颈椎病评价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颈椎病功能障碍以及日常生活指标。结果:患者术后CASCS、VAS、NDI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可有效缓解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指数,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部放射性疼痛,病理机制在于颈椎突出的髓核压迫椎间孔内神经根,一般临床治疗方法多为保守治疗,但相关效果并不理想。手术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前路减压融合术及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等,前路融合术虽融合率高,对重建颈椎生理弯曲度效果显著,但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食管、气管等损伤严重。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1,2],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可充分减压神经根,保留病变节段运动功能,避免因前路手术所产生的并发症。但后路手术后对颈后部肌肉损伤较大。随着微创技术发展,全内镜应用在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中,可减轻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也可避免对颈后部肌肉损伤。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对其行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5~ 65岁,平均(46.92±11.82)岁;病程1~9年,平均(7.24±4.35)年。突出节段在C5-6 12例、C6-7 24例。手术指征: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MRI和CT检查显示为单间隙颈椎间盘软性突出,临床表现为单侧肢体疼痛、麻木、肌力下降等。

方法:患者取头高脚低俯卧位,全麻后保持术中控制性低血压。Mayfield颅骨牵引器固定患者头部,并将其上肢向下牵拉在身体两侧,颈部前屈,连接诱发电位神经监护仪,透视定位病变椎间隙颈后正中线旁开1~ 1.5 cm。将穿刺针放置在病变椎间隙靠近关节突的上位椎板下缘骨面,做2 cm纵行切口,插入扩张器到关节突出内侧缘,置人工作套管逐级扩张,扩张过程中始终注意穿刺针和扩张管抵在硬性的骨质表面。固定工作通道移出扩张器,安装内镜,连接监视器,生理盐水持续灌注,根据内镜下直视病变椎间隙和关节突关节表面的软组织,从上位椎板的前下表面分离黄韧带,并采用微型椎板钳咬除上位椎板外下部骨质、黄韧带、关节突关节,充分暴露神经根及颈髓外侧缘,工作套管推开神经根,用微型髓核钳取出突出髓核组织。内镜探查确认神经根是否完全减压彻底,射频止血,移出全部器械后,切口内放置橡皮膜引流,直接缝合切口。

观察指标:①临床颈椎病评价量表(CASCS)[3]:主要包括3大部分,其中适应能力9分,体征73分、症状18分,满分100分。②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取10 cm纸面画,分0~10分,每格代表疼痛程度,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明显。③颈椎病功能障碍[4]:共分10部分,每部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5分,分数越高证明功能障碍越重,颈椎病受损指数(%)=[(总分)/(患者完成的项目数×5)]×100%。④日常生活指标(BaIthel指数)[5]:共10项,满分100分,61~99轻度功能障碍,41~ 60中度功能障碍,≤40分重度功能障碍。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取SPSS 19.0软件计算,其中应用χ2和t对其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如P<0.05证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6例患者于术前后临床各项检查评分对比显示:患者术后CASCS、VAS、NDI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討论

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因入路相对容易,无重要的解剖结构。微创技术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本研究将微创技术用于手术中,结果显示,患者术后CASCS、VAS、NDI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指数,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研究中选择后路技术可通过对关节突部分切除,暴露神经根和颈髓外侧缘,进而便于处理受压的脊髓外侧缘和神经根。但手术对适应证要求较高,只适合突出髓核压迫脊髓外侧缘及神经根,对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无法处理,且对关节突的切除一般可≤50%,避免影响颈椎稳定度。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指征的不断扩大,采用双间隙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技术结合前路全内镜椎板间隙技术可完成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如经验不足和限制,不宜使用该技术。

此外需注意,全内镜下椎板间隙摘除技术作为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技术,创面虽小,但依旧是一种有创治疗,需要患者知情且同意该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全内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因本院开展此项手术技术时间尚短,随访时间有限,适应证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远期观察。

参考文献

[1]程俊杰,眭江涛,马原,等.颈椎人工间盘置换与前路减压融合修复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3年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53):8529-8536.

[2]邵海宇,张骏,杨迪,等.零切迹颈椎前路融合固定系统与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6,29(6):530-537.

[3]张达颖,王志剑,张学学,等.颈前人路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2):121-124.

[4]谢林,顾军,贾晋辉,等.经皮5.9 mm全内窥镜后路椎间孔切开髓核摘除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0):1074-1075.

[5]康然,孙道喜,周小阳,等.全内窥镜下颈椎后路髓核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2):1621-1623.

猜你喜欢

摘除术后路椎间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蚕宝宝流浪记
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