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香十记之八九

2018-11-20朱千华

红豆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乐业山茶天坑

朱千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开始行走南方,作岭南田野考察。现旅居广西南宁,从事岭南文化研究。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深作家。代表著作有《岭南文化三部曲》《像麦子那样金黄》《中国美女地理》《三沙人文地理》《家山何处》等十余部。荣获首届朱自清文学奖。

金花茶

写下这个题目,心情十分愉悅。我经常把金花茶读成金茶花,有什么要紧呢?哪种读法都能让我感到金色阳光,连读几遍,就会感到阳光无可遏止地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把我裹成黄金甲,有黄袍加身的梦意与醉感。

那天,我在邕城金花茶公园流连许久,直到后来,我迷了路,在那些金花茶中间穿行,怎么也走不出去。我想起那个梦境,那个梦境与此是如此相似。

梦中黄金蟒肆意游走的环境,竟然是金花茶公园,好像很多年前我就来过此地。此番前来,金花茶满园盛开,花朵的形状,正是黄金蟒身上的花纹。

山茶花,红似火,白如雪,没有不喜欢的。美中不足的是,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发现黄色的山茶。《本草纲目》中似乎有过记载:山茶产南方,深冬开花,红瓣黄蕊。这个红瓣黄蕊是不是黄色的山茶呢?文字不多,语焉不详。到底有没有黄色的山茶花,只有极少数人相信,世上一定有黄色的山茶花,只是隐藏在南方的某个未知的山谷。于是有人不断寻找。日本植物学家津山尚,为寻找黄色的山茶花,足迹踏遍东南亚,最终无功而返,失望之余写下《幻想的黄色茶花历险记》。

在南方的丘陵溪涧,有位稀世美人养在深山,她从时光里走来,日益丰满,被世间许多人暗恋。她身披金色的霞光,流连于林间溪头、花前月下,等待着有朝一日重返人间。

一天,一位植物学家在广西南宁地区邕宁县坛洛乡的溪沟两岸,发现一种极为稀有的山茶,花朵金黄艳丽,点缀于深绿光亮的叶片之中,十分雅致。经确认,此乃稀世名品——黄色山茶花。1965年,此种稀世山茶,被正式命名为金花茶。这是植物史上的一件大事。

金花茶公园遍植山茶。四周林木苍郁,往前行,地势渐高,隐闻溪水潺潺,路过一片山茶林,忽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水在林间奔流,绿柳低垂于溪面之上,溪中小鱼忽隐忽现,穿梭于碧绿的水草之间。渡过了几条小溪几处小桥,道路逐渐开朗,大片大片的金花茶出现在眼前。

金花茶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国宝,被誉为茶花皇后,植物界的大熊猫。来看金花茶的人络绎不绝。金花茶正在开放,花朵如金钟,如杯盏,仿佛涂着一层蜡,鲜丽俏致,有半透明之感。一棵树上,花朵几百。

金花茶有香味吗?金花茶基因库的黄汉梅老师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她告诉我,金花茶喜欢生长在溪流多的山坡,灌木丛里,石缝之下。金花茶的香味,被誉为“黄金香”,需要提炼,十分金贵。如今,黄老师已成功提取出金花茶的香精,并尝试添加到酒、食品、口服液、化妆品等产品中。金花茶一枝独秀,已成为广西香料王国里的“黄金植物”。

第一次喝金花茶酒,是和严风华老师一起。严老师是龙州人,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故事,他就讲“鬼出龙州”的典故,讲创作《一座山,两个人》的经历,他甚至透露了想在山里建个农家小院的愿景。他说,金花茶在偏远的山村很常见,很久以前,老百姓摘了花用来治病,并不多么稀奇。

后来,在天峨县,在防城港,在珠江公园等地,我也看到了金花茶,那又是一种山野风姿,感到明亮金黄的气息一直在我身边缭绕。阴郁的心情变得明朗,有时我甚至忘记了满地阳光。

赏金花茶,宜有阳光。阳光照透金瓣玉蕊,晶莹光洁。这里没有幽静,也不幽美,这里只有阳光,只有矜持颦笑中散发出来的华贵气韵。金花茶的花朵有时落在地上,你把它轻轻捡起,捧在手心,那一刻,一朵金花茶,就是一捧阳光。

心情不好时,就去看看金花茶,把阳光捧在手里,装进心里,带回家。

带叶兜兰

第一次见带叶兜兰是十年前。那时我还在《今日南国》杂志社工作,经常奔波桂西北山区。那天,我和同事从百色出发,在崎岖山路上盘旋半日,直到傍晚时分才辗转来到大山深处的乐业县城。这里属于喀斯特山区,经济发展缓慢,可乐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拥有不少森林公园,全世界最多最美的天坑都集中在这里。但我至今记得来到县政府大院时那种错觉与疑惑,以为走错了地方。我看到了迄今为止最破旧最简陋的县长办公楼,只有两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用红砖砌成。二楼中间是走廊,尽头是县长办公室,十五平方米的样子。我们三人进来后连个座位都没着落。县长指着对门说,对不起,我的会客室在对面。

会客室的门打开了。陈旧的沙发与茶几让人感到岁月的悠久。室内昏暗。但很快,一道绚丽的华光从我的眼前闪过,在场所有人的心在这间暗淡的房子里立即变得亮堂起来。

茶几上摆放着一盆花草,以前从未见过,观其长叶,应该是兰科。在扬州时,我养过一段时间的盆花,周末常去红园花鸟市场买几盆兰草。眼前这盆兰花却无比奇特,每枝花茎上都举着一朵造型奇异的花,有六七朵,花之唇瓣如同小口袋,上面布满各种花纹,清丽秀美,而且明亮,就像茶几上点着几盏灯。

县长进来,看我们都在茶几前围观那盆花,就介绍说:“我们农村都叫它茸毛拖鞋兰,学名叫带叶兜兰,你看它的那个兜,多么像冬天里穿的毛茸茸的拖鞋。”

这是我第一次与带叶兜兰不期而遇,觉得南方兰科植物实在是个博大世界,只要有心,随便进入一些偏远山区的深谷或溪涧,总有几株清新素雅的兰花在那里等你。就那一次,我记住了贫穷的乐业,不是因为天坑,而是乐业的那幢红砖大楼,还有那盆卓尔不群的带叶兜兰。

一见倾心,就有了记挂,心里老想着哪天能够再次遇见带叶兜兰。后来又去过数次乐业,探访过许多天坑,如大石围、白洞、神木、黄猄洞等,我到天坑去的目的是寻找兰花。乐业天坑幽深而神秘,因少有人为破坏形成一个个植物王国。我每次在天坑里都能看到各种野兰花,却始终未见带叶兜兰,不免有些失落。

再后来,有朋友告诉我,说雅长林场有许多带叶兜兰。这消息真令人振奋,为此我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迫不及待想前往雅长林场,这感觉有点像情人约会,她身姿绰约,吹气若兰,在某个幽静的山谷里等你。

由于花期原因,朋友告诉我,如果想看带叶兜兰,最好的时间在五月中旬,那时花事正盛,千万不可错过。

等待的时间十分漫长。耐着性子好不容易等到了五月,我立即驱车450公里,从南宁来到乐业花坪镇。这里是广西最大的国有林场,车子在莽莽林海里穿行,满目葱翠。由于雅长兰科植物异常丰富,国家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以兰科植物命名的自然保护区。在花坪保护站,兰科专家杨媚告诉我,目前区内已知兰科植物44属136种,占国内总数的9.4%,雅长已被誉为中国的兰花之乡,而保护区的当家花旦,正是带叶兜兰,当地百姓都称之为仙女兰。

对于为追寻带叶兜兰远道而来的我,杨媚给予了特别帮助,愿意做我的向导,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参观。杨媚是保護区中心研究室的兰花观测员,她的工作真是令人羡慕,每日进入保护区中心地带,与生长在山谷深处的野兰花朝夕相伴,观测兰花种子萌芽、开花、结果等生长规律。时间久了,小杨身上沾满了兰花的露水与清气,走到哪儿都带着幽幽兰香。

从花坪镇到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有一条小路,然后爬山。又走了一段山路,两边可以看到许多常见的野兰花,这样的兰草在市场上可以卖数百元,而这里却随处可见,在保护区那么多野生植物中,算是很寻常的野草了。

我问小杨,你平常都是走这样的山路吗?小杨说,兰花品种多,花期各不相同。花期一到,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都要上山观察。我说,路这么滑,上山这么难,很危险啊。小杨说,只要下雨,这条山路相当不好走。走一步滑一步,跌倒是常事。好在时间长了,哪一段危险哪一段泥泞哪一段有青苔,早已了然于心。

越往前走,各种野兰花越来越多,小杨一一给我指点,这儿是毛唇芋兰,那里是无叶美冠兰,还有什么莎叶兰、大香荚兰等,兰花品种实在太多,我开始有点眼花缭乱。

我们手脚并用来到一处稍微平缓的山坡,抬头一看,带叶兜兰!我情不自禁发出一声惊呼。前面有棵粗大的老香樟,树桠上生长着两株带叶兜兰,风姿那样清雅秀逸,在如许众多的植物世界里显得多么的卓然不同。小杨只轻轻地笑了笑,轻描淡写说,这算啥?

越往前行,越有兰花的清香气息。当我们绕过一块绿苔斑驳的巨石,忽然间我的眼前如同天幕拉开,大片大片的带叶兜兰以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涌来跟前。翠绿的兰叶,如清碧的山泉一样满山坡流淌,数不清的兜兰花黄绿或黄粉相间,她们在微风中像千万只彩碟,风一吹,就满山坡飞舞。多么奢侈的地方,竟然拥有这么多神奇的兜兰花。

小杨告诉我,这里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带叶兜兰野生群,数量已超过十万株,分布之广、密度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我奇怪地问,眼前这一片并没有十万之数啊。小杨说,这点带叶兜兰,只不过是我们保护区的一小块坡地而已,还不足全部兜兰的万分之一。你看远处,从半山腰到山顶,都长满了带叶兜兰,那里是绝对禁区,即使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不得随便进入。小杨抱歉说,我们的行程只能到此为止了。

能够看到满山坡迎风飞舞的带叶兜兰,觉得人生何其幸福!小杨说,大凡兰花生长的地方,空气湿润,负氧离子含量特别丰富,可以坐在这里吸氧。

那天下午,我坐在一块石头上,呼吸着饱含兰香的空气,整个身子被满坡的带叶兜兰簇拥。我望着她们,她们也望着我,面面相对,花语无限。觉得多年的等待与思念,实在是一种人生的修为,彼此都有了这样的好情致。天地悠悠,世道平阔,满眼都是盈盈不尽的花意。

责任编辑 蓝雅萍

猜你喜欢

乐业山茶天坑
亚洲“天坑”里的“五心”党支部
墨西哥神秘“天坑”面积迅速扩大
萧红墓畔口占
山茶
有一只小狗喜欢“汪汪”叫
职业教育应是乐业教育
去乐业看蝴蝶
曹纪平:一位保险推销员的“乐业”与“忧患”
广西境内现420米深天坑
广西乐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