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18-11-20蒋慧杰王元鸷

财会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全过程审计工作工程造价

■/蒋慧杰 王元鸷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审计指的是审计机构对从工程建设策划决策阶段开始,到竣工验收及后评价在内的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期的所有经济活动、技术活动、管理活动所支付费用的总和,即该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监督评价,以确定工程造价的真实合法有效性。然而工程造价行业受传统特性和专业特性的影响,其在建筑市场长时间的信息化发展中没有取得较大进步,间接导致造价全过程审计工作不能够高效实施。BIM技术自2002年被引入建筑业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其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宏观的管理理念也被视为建筑业的二次革命力量,因此将其融入到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要加快推进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中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本文立足于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探讨研究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各阶段实施造价审计的应用优势,以提高工程投资建设的使用效益、维护项目建设相关方的利益,促进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廉政实施。

一、浅析BIM技术与造价全过程审计

(一)BIM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1.BIM技术的内涵。据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规定,BIM技术指的是工程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是工程项目信息可以分享的知识资源,为工程项目全生命期的各种决策构成可靠的基础。住建部在2017年5月公布的《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通过BIM技术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以此进行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综合。BIM技术是在CAD技术之后建筑行业的第二次革命性技术,涉及到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等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各阶段工程信息的参数化及模型化。

2.BIM技术的特点。BIM技术连接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信息数据、过程和资源,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持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其主要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BIM技术的特点

(二)造价全过程审计的概念

国际造价管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st Engi⁃neering Council,ICEC)对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定义是,覆盖建设工程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具体内容详见表2)。鉴于工程审计内容繁多复杂、工程建设周期跨度较长、涉及单位较多,单位审计部门组织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实时审计监督,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监督工程项目建设成为预期的效果,实现预期的功能建设。

表2 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内容

二、BIM技术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工作造成的影响

(一)当前工程投资审计的局限性

1.工程造价行业信息化建设滞后,难以加快工程资料数据实时共享的步伐。随着建筑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行业部分工作已经由传统的手工计算过渡到应用专业化软件,然而现阶段的造价管理依然遵循“工程量计算→套价→取费”的基本流程,且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各类应用软件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换,这就导致当前工程造价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依然处于孤岛时代。再加上现阶段的工程信息数据多掌握在直接接触工程的基层员工手上,无法完整的储存在模型建设中,这不仅无法实时提供开展审计工作所必须的信息数据,而且不利于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2.信息存储的碎片化,弱化了工程建设的全面审计。由于工程建设自身体量大、集群多、技术复杂等特点,诱发造价变动的因素越发增多,相应的造价资料数据随之增多。传统的项目资料管理办法下,相关单位在存储造价资料时存在保存不完善、数据难以协同共享等现象,这类资料数据的碎片化导致工程建设的全面审阅和把握工作难以实现。与此同时,受政府编制的限制,难以投入大量的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审计,也难以实施全方位的竣工决算审计全覆盖,再加上各类项目及协审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差异性,仅仅依靠工程建设的基本数据难以全面开展审计工作,这种人员方面的审计碎片化导致审计工作难以实现高效率的“数据交换”。

3.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偏差较大,难以及时做出有效的审计判断。传统模式下,从事工程造价审计的人员必须充分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计价规范,熟悉建筑施工的规范、标准、工艺等专业知识,还需要同时具备审计与造价专业知识。这种情况下,仅接受短时间培训学习的财务审计人员,很难对各类要素单价、施工技术工艺及措施等变动导致的造价变动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受自身工作性质、工程经验及专业软件应用实操技能等内容的局限,部分工程类专业人员也难以及时发现审计问题。因此在工程造价审计信息建设滞后的情况下,本就处于信息弱势地位的审计人员,受自身专业素质的影响,不能够及时获取造价审计必需的资料数据并做出审计判断。

(二)BIM技术的功能体现对工程投资审计的影响

1.工程造价信息实时跟进,加快了审计数据的协同共享。通过应用BIM技术,将精细化的造价管理细化到不同时间、不同构件、不同工序等,提高各方造价数据信息的汇总及分析能力,随时将与造价相关的数据进行填充,根据变更情况及时对工程量和造价做出计算与分析,有利于造价控制和审计原始资料的积累。并通过实时共享BIM信息模型,跟踪检查全过程造价,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得到工程建设参与方的认可,减少审查及沟通时间,消除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无法沟通与分歧,有效提高各方工作效率。

2.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存储集中,便于审计力量集中化处理。基于BIM的造价信息模型存储有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图纸会审、设计变更、会议纪要、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照片、计量资料、工作联系单、施工结算书等大量的项目建设信息,工程建设资料数据与模型构件有效关联,审计人员通过调取模型信息便能获取造价审计所必需的资料数据,方便审计人员对工程建设的全面查阅和把握,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实现了高效管理与协同作业。

3.简化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需求,提高工程造价的审计时效。由于BIM算量软件融入了现行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标准及规范等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软件可根据模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如建筑构件之间的扣减、钢筋搭接长度的计算等。审计人员只需要具备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图纸查看能力,并接受一定时间的BIM算量软件培训就能从事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审计,审计人员借助直观明了的三维信息模型,能够充分把握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资料数据,有效避免审计过程中人员、资料数据的碎片化。

三、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中各阶段的应用

(一)项目决策阶段的审计

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阶段是业主方确定投资方案的过程,该阶段工作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投资建设的成败、投资额控制是否有效以及建设成效的科学合理性。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从这个阶段开始融入BIM技术,利用BIM技术高效准确、直观可视、数据共享的特性在不同程度上简化造价审计工作,化繁为简,节省人力物力。应用BIM技术搭建云平台,实时跟进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模型信息以及数据文件的协同共享,为后期协助审计人员通过关键字检索功能快速提取相关文件数据,极大地节省了信息交流的时间,提高了审计过程查阅文件的效率,节约审计成本。

(二)项目设计阶段的审计

根据相关调查分析表明,在投资决策正确的前提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可达到70%-80%,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工期以及投资效益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BIM模型附带几何对象的属性能力较强,其数据库涵盖了大量的造价指标,审计人员在实施造价审计工作时,不仅可以通过查看不同时段、不同分区的施工图设计进度管理判断工程建设进展,同时还能够快速的从相应的BIM模型中获取项目的参数和指标,准确高效的判断项目概算成本以及核对指标是否合理。

(三)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审计

招投标阶段的审计监督工作利用BIM技术的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BIM软件的清单分析与建模能力。我国现阶段的计价模式是工程量的清单计价模式,审计人员利用BIM软件对BIM模型中丰富的数据信息,迅速提取出工程量信息,迅速精准的核对投标方的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情况以及分析不平衡报价存在的可能性,有效避免错误出现,为招标控制价的审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

施工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由虚拟转为现实的最主要阶段,项目资金的投入是所有阶段中占比最大的。根据实践经验,这个阶段中浪费投资、增加造价的可能性很大,对项目造价的影响度为5%-35%。因此,在施工阶段进行审计监督管理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运用5D-BIM技术将施工进度用三维模式直观精确地描述出来,并根据设计变更实时调整工程造价,审计人员通过调取工程任意部位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等资料信息,实现对造价数据变动的实时掌握。同时通过对比BIM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评判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工期控制、材料采购控制的能力,以及凭借BIM系统的框图出量、出价功能,快速形象的完成量的拆分及汇总并自动生成进度造价文件,为工程进度资金结算审核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造价审计的效益性和效率性。

(五)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

竣工验收、结算和决算与参建单位之间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也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工程造价。该阶段也是进行工程信息分类汇总,造价指标的积累和项目后评价的重要阶段。在造价管理过程中,BIM模型数据库是不断修改完善的,与模型构建相关的合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计量支付、材料管理等信息不断录入与更新,直至竣工结算时,数据库中的信息已经完全可以表达工程的竣工实体。审计人员只需要对竣工结算BIM模型进行检查、抽取指标、核对工程量,无需再重新手工或建模算量,只需要在原有流程事项的基础上,结合BIM技术的优势功能,从BIM模型中调取需求的数据,分类汇总各类数据,做到自动化的“框图出量”,并将综合单价的工程造价分析元素添加到BIM模型中,是相对进度款项的确认,达成“框图出价”。BIM技术的应用对于竣工结算审计,有助于提升竣工决算的准确度,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的电子资料方便保存和共享,同时增加审计透明度。

猜你喜欢

全过程审计工作工程造价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工程造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