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元素
2018-11-20宋志刚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东济南
宋志刚(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东 济南)
演示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教师做演示实验时难免会出错,但教师处理善后各不相同:有些教师干脆重新来过,根本不给学生以解释,学生一头雾水;有些老师只是寥寥几句,尽量回避实验的失败;有些教师直接就焦头烂额,不知该怎样处理;还有的老师以实验效果不理想敷衍搪塞;更有甚者直接不遵守客观事实进行讲述,学生也难以信服……怎样处理较为合理呢?尤其对于年轻教师的我们,更是一种挑战。结合笔者教学过程中的一次经历,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高中化学探索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中,二氧化硫要现用现制,但笔者在演示过程中,并未出现预期的大量的气泡,后续试验也就无从做起了,学生顿时炸开了锅,“老师做错实验啦!”“与课本上讲的不一样啊?”“二氧化硫哪去了?”“实验不成功,不用上课喽!”……
事实上,作为老师的我们都知道:在本实验中,用到的浓硫酸应该浓度适宜,太浓和太稀都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另一方面,亚硫酸钠固体有可能变质。(当然此次实验前教师应该预做几遍的,以期达到最好的实验效果)但怎样能让喧闹的课堂安静下来,让学生回归到教师的教育管理之下呢?
演示实验本就是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照成了如此局面,我个人感觉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动起来。笔者迅速做出课堂调整,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分组讨论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发动学生“给老师找错误”:从实验准备、操作规范性等各个方面让学生自己分析、分组讨论,然后设计可行性实验。学生分析反馈的情况大致如下:
学生活动结果学生设计学生情况分析教师处理
自己的灵机一动,使得课堂教学结果大不相同,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而结果自不必说,学生最后总结的非常好,而且最终也找到了实验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巧合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次考试当中,一道实验题就有对该实验不成功原因分析的部分,结果本人所教授的几个班成绩该题目的正答率明显较好,试卷订正时,我又结合此案例对学生的操作及实验技巧方面做了一次深入的教育引导,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多动脑—“给老师找错误”,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让学生辩证地看问题,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今后学习的积极性。
有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确定了科学探究的问题以后,从设计实验到实施实验需要“三思而后行”,实验完成以后,还要“行后而三思”。通过对自己探究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与评价,才能使我们不断地获得进步。在发挥化学实验探究学习的魅力的同时,让学生也要让自己在不断地探究过程后,做到“行后而三思”,不光思考总结成功的经验,更要分析发掘出失败的原因,加以改正,这更是宝贵的经验财富。
陶行知先生曾经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年轻教师的一员,缺少的是驾驭课堂的灵活性,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这不仅需要胆识与魄力,更需要智慧与学识。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甚至失败,自己从中寻求出成功的元素,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这也是追求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