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浴火重生
——半坡彩陶纹饰在现代餐具中的演绎

2018-11-20黎,高

陶瓷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鱼纹半坡人面

高 黎,高 洁

(陕西科技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关键字:彩陶纹饰;现代;审美;再设计

中国的纹样,源远流长,迄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无数的能工巧匠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各种纹样,内容题材广泛且变化多样。新石器时代的纹样,主要体现在陶器上,以几何纹为主,动物、植物、人物纹样为辅,每一种纹样皆表现出了当地的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先民们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吸取灵感,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纹样,这些纹样散发着淳朴、浑厚、豪迈的气息,是实用与美的结合。

1 半坡彩陶纹饰的特征

所谓“彩陶”,是一种绘有黑、红色花纹的红褐色陶器。因最早被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彩陶文化”因此也被称为“仰韶文化”,距今已有七千多年历史。半坡彩陶纹饰一般均以直线为基础,线条粗狂豪迈,多组成三角等几何形状,形成造型写实、质朴、生动的艺术形象,有动物、人物、几何纹等,其中以鱼纹最为习见,为半坡代表性纹饰之一。

半坡彩陶纹饰一般均绘制在器物的上半部分,这与当时人们蹲坐在地上的生活习惯有关。当人们蹲坐在地上时,视线范围恰好处于器物顶部,因此,人们在绘制图案时,多考虑集中在其视线范围内。

2 探究半坡彩陶纹饰之美

艺术之美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石器时代距今虽久远,但从半坡彩陶文化中,我们依然可窥探当时人们生活的情景与情怀:辛勤的劳作、收获的喜悦以及离别的哀伤。且无论器型或纹饰,皆对当今时代有借鉴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是连续之美,连续是半坡彩陶纹样中采用最多的构成方式,一个单元的图形反复多次的出现在一个器物中,以此方式增强纹样的形式感。无论是鱼形纹样还是几何、植物形纹样,经常会用到这一方式;其次为对称之美,但凡对称的事物,往往具有庄严的美感,不仅如此,对称亦会给予人一种静态的安定感,且带来视觉上的平衡感受;再次为异变之美,诸如从蝌蚪到青蛙,从嫩芽至参天大树,半坡彩陶纹饰中鱼纹的变化多样且有趣,从一种到另一种看似完全不同的纹样之间,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超脱的想象力;最后为和谐之美,半坡彩陶纹饰线条粗细均匀,图形疏密适宜,自然图形、几何图形或单独,或融合,相得益彰,故形成独特且和谐的画面。

3 半坡彩陶纹饰中元素的提取及应用

3.1 纹样元素提取准备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代背景下,人们的设计审美观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日常使用器物的审美也趋于简洁化。秉承“少即是多”的当代审美观,笔者对半坡彩陶纹饰进行元素提取再设计,令其更加符合当下审美取向,让彩陶文化可被充分运用于现代设计当中,增添现代餐具的装饰新思路,提升人们美的享受。

半坡彩陶以陕西西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民风豪爽、彪悍,纹样也夹带着陕西劳动人民豪爽的性格特点。因此,在纹样提取重构时,应符合当地人的性格特点,并以现今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

3.2 代表图形元素提取

半坡纹饰多种多样,其中属于代表性纹饰的不占少数。这些纹饰美观、大方,虽说称不上现代极简,但凭借式样独特依然广受关注,人面鱼形纹、鱼纹、人面纹等。这些纹饰不仅独具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只是因为年代久远,陶器上的彩绘纹饰慢慢褪去,导致清晰度不高,笔者在将这些纹饰重新绘制后,意外发现这些纹样竟带有浓厚的现代卡通趣味,尤其人面纹与鱼纹,实难想象这样的纹样已是七千年前的文化产物,如从未见过彩陶纹样,大多以为是来自现代的漫画作品。即使这些纹饰看上去略有稚嫩,但趣味十足,笔者认为如引入现代设计中,或许是一种崭新的尝试(见图1)。

3.3 代表图形元素在现代餐具中的应用

鉴于彩陶文化以陶瓷日用器皿为主,笔者将重新绘制后的纹样分别引入三套圆形餐具中。之所以选择圆形器皿作为设计展示,主要原因有三点:一为使用便易,符合人体工程学。圆形作为餐具最经典的形状,不仅美观,更具备良好的实用性能。用餐时,圆形能够更好的贴近唇部,让使用者更为舒适,且饮用汤水时,因为圆形更贴合唇部这一特点,可以更好的避免汤汁倾漏而造成尴尬局面。二是减少破损。方形或三角型的餐具具有一定的棱角,当餐具被反复端放时易损伤,而圆形很好的避免了此问题。三为易于生产。滚压成型最适合圆形器皿的生产,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被广大生产商喜爱。四是因本研究为试探性研究,以最经典、通用的圆形器皿进行纹饰融合,力求以小见大。

图1Fig.1

图2Fig.2

如图2所示,笔者将人面鱼形纹、人面纹、鱼纹分别融入圆形现代餐具中。人面鱼纹餐具系列中,笔者只取单独纹样摆放,目的是突出其独特的标志感,人面鱼纹是半坡最具特色的纹饰,它严肃中带着一丝趣味感,用它来做标志最合适不过。而人面纹餐具系列如同漫画般的图案,使人会心一笑。笔者将这五种不同的纹饰按照不同方向、不同组合进行排列,且三两一组,营造出一种很随意的氛围,如同人面纹一样,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再说鱼纹餐具,初见此鱼纹便被它吸引,它眼睛朝上,有八大山人画之韵味,于是笔者模仿八大山人的画作,将鱼纹进行如同中国画般的重组,制造大片留白效果,如同鱼儿畅游于水中,别有一番滋味。

3.4 以形传形元素提取

以形传形的方式是将原半坡器物上的纹饰截取后再进行重组,使之看上去更加生动、富有韵律感。如图3中第一个器物上的几个菱形纹样,笔者以重复构成的方式将其进行重组后,使其更似鱼形,在运用其几何元素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大有丰收之感。图3中第二个器物上为三角形与直线组合的几何纹样,虽然它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但将直线替换为曲线后,整个造型突出流线美,且随意交叉的线条再加大小不一三角形的搭配,画面更显动感。再者,船型壶为半坡经典器形,器形上的网纹是半坡先民日常生产劳动的反映,但这样的网纹略显单调,笔者将网纹稍作更改,在部分位置适当添加条形线增加丰富感,再以特异构成的方式填入“”纹饰,作用有二:一为打破单一性;二为纹喻义“鱼”,观之有外出渔猎,收获颇丰之感。纹饰亦具疏密变化,营造律动之美。

图3Fig.3

3.5 以形传形元素在现代餐具中的应用

将重组后的纹饰融入现代餐具中,如图4所示。鱼纹餐具是在鱼形几何元素的基础上,不断重复围绕器物一周,使其兼具浓厚的地域风格及利落的现代感,加之器形侈口、鼓腹、线条饱满、底足内置、浑然一体,整套餐具具有厚重、粗犷、朴质、敦厚的特点,体现了陕西独树一帜的风土人情。再观曲线纹餐具系列,线条围绕器物随机游走,曲线使得器物极具动感,而当中由深至浅的渐变又为整个餐具增添不少韵律感。餐具中分布在曲线周围的小三角大小、方向不一,呈随机状分散在曲线周围,便如同在水中跳跃的鱼群,曲线如网,再现半坡人撒网渔猎的生活场景。

图4Fig.4

第三套为网纹餐具系列,纹饰由彩陶船型壶上的网状纹饰演变而来,由于纹饰呈渐变、下落式,因此在与餐具融合中,笔者仅用一个单元格的图案进行装饰,为图饰留下一定空间,避免繁杂琐碎,以求简洁、大气之美。

3.6 以形传神元素提取

以形传神主要是将原彩陶纹饰在进行极致简化的基础上,保留其神韵,以符合现代审美观。如图5中的鱼鸟纹,造型极为繁缛,虽极具特色,但不适应于现代餐具装饰;重构后的纹饰只保留其主要动态,其他以宛转的曲线代替,使其富于运动美感;另一图中的鱼纹则写实性极高,若不加以重构,会影响其更好的融入现代餐具中,笔者首先除去其过于详尽的写实部分,而后在保留鱼形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大小两个部分,不仅提高它流线的美感,亦打破其单一性,显得更为生动。这样的造型不仅更加简洁,且更易于随后的餐具应用;最后一个为半坡彩陶盆中的变形鱼纹,它较之上图已趋于简洁,但若如下图中,将其高度概括为两个三角形,并删去多余部分,更能突出重点。诸如此类简单的造型不仅传神,更适合重新排列重组,营构崭新的审美效果。

3.7 以形传神元素在现代餐具中的应用

鱼鸟纹重构餐具系列(见图6),以悠扬的曲线盘绕在器皿当中,宛若游龙,在动感的基础上增添了野性、粗犷之美;鱼纹系列餐具以重构后的鱼形纹样为基础,进行重复与大小渐变的排列组合,状如鱼群在海洋中畅游,鱼群头尾不相连,除打破其纹饰单一性,还使整个画面更具透气性与空间感。几何鱼纹餐具系列则将重构后的变形鱼纹以重复构成的方式围绕器物一周,拉伸变形后,大小不一的鱼纹形成大小对比,其尖锐感较强,看上去更具现代气息。虽说重复构成是构成形式中最为简单的一种,但这样的排列方式十分适合突出地域性效果,干净利落的纹饰更显陕西人豪爽的性格特色。

图5Fig.5

图6Fig.6

上述餐具,以半坡纹饰的再设计与应用为主题,从具象的鱼纹提取能够作为核心代言功能的基本图形,分别从代表图形、以形传形、以神传形三个方面进行设计融合。为了使这些餐具具有以小见大的特性,笔者并未改动圆形的形态。底色全部采用白色,突显出餐具的洁净。重构后的各种纹饰形态突破了白色略显单调的氛围,使整体更为生动。餐具造型简洁大方,不仅将半坡元素融入现代餐具,且极具现代审美意识。

4 结 语

迄今已有七千年的半坡彩陶文化蕴含着我国祖先们的伟大智慧结晶。彩陶的发展为唐宋及后世繁荣奠定了基础,是华夏历史的重要篇章。笔者希望通过对半坡彩陶纹饰与现代餐具的融合再设计,实现彩陶纹饰从“观物取象”到“制器尚象”的有效转变,把彩陶传统的文化融入现实生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发展。

猜你喜欢

鱼纹半坡人面
「彩陶的随想」
人面何去 桃花且笑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
基于传统鱼纹的中老年女装图案创新应用方法
吉庆有“鱼”——鱼纹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鱼纹瓷
都说西安好 (外一首)
白鹿原民俗村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
神奇的人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