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骨愈折汤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旋前方肌损伤30例
2018-11-20唐国根卢建华陆超峰
唐国根 卢建华 陆超峰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 浙江 余姚 315400 3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 浙江 绍兴 312400
笔者采用健骨愈折汤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30例,与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比较术后旋前方肌损伤的改善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筛选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因单侧桡骨远端骨折在本院行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5.43±2.67岁;骨折分型:A2型5例,A3型9例,B1型10例,B3型4例,C1型2例。观察组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37±2.07岁;骨折分型:A2型6例,A3型7例,B1型11例,B3型5例,C1型1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在完善术前准备后均予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常州康辉)内固定术治疗,手术采用Henry入路,术中仔细修补旋前方肌,围手术期均常规予预防感染、补液止痛对症治疗。
2.2 观察组:在掌侧钢板内固定术的基础上,术前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临时外固定,手法主要包括拔伸牵引、折顶、提按端挤;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健骨愈折汤:当归、茯苓各15g,白术、党参各20g,桃仁、川芎、赤芍、菟丝子、续断、桑寄生各9g,生甘草6g。肿胀明显者加用泽泻9g,路路通6g;筋脉痉挛不利者加用木瓜、伸筋草各9g。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两组疗程均为4周。
3 疗效观察
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屈肌腱激惹症状,在拆除内固定后症状解除。拆除内固定时,观察组钢板表面覆
盖的旋前方肌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1,但两组患者在上肢功能(DASH)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旋前方肌厚度比较(±s,mm)
表1 两组术后旋前方肌厚度比较(±s,mm)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观察组对照组30 30 3.70±0.61*3.23±0.58
表2 两组术后DASH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术后DASH评分比较(±s,分)
观察组对照组30 30 16.64±0.54 16.92±0.54
4 体会
当桡骨远端骨折时,本身常伴有旋前方肌的损伤。常见的Henry入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中需对旋前方肌部分切开剥离。在骨折复位固定完成后,旋前方肌的修补可有效覆盖钢板,从而保护屈肌腱尤其是预防拇长屈肌腱断裂,能更早恢复腕关节功能及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中医骨伤早在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就提出了“拔伸、夹缚、服药、再洗”等骨折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肾主骨,而脾主身之肌肉,肌肉的濡养靠脾气运化水谷精微而得。桡骨远端骨折,又以天癸已绝、肝肾不足的老年女性多见[1]。据此,本观察在传统活血化瘀骨折治法上,加以健脾益肾,自拟健骨愈折汤治疗。方中当归活血补血,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茯苓、白术、党参益气健脾,利水渗湿消肿;桃仁、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川芎兼具行气止痛,赤芍兼能清热凉血;菟丝子、桑寄生补肾之阴阳,填精益髓;生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活血化瘀,行气健脾,填补肾精。诸药合用,则脾气健旺,肝肾得充,气行瘀散,四肢荣润。患肢局部代谢加快,血供改善,肿胀消退,组织愈合。